图书 | 中国规划机构70年演变 兼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浩,城市规划博士(师从邹德慈院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委委员,邹德慈院士工作室主任研究员,教授级不错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 目录 前言 章我国规划机构的建立及发展过程 1.1引言 1.2前中财委时期:国家规划机构的初步建立(1949~1952年) 1.3后中财委时期:国家计委与建工部的双重领导(1953~1954年) 1.4国家规划机构的逐步升格及多部共管(1955~1957年) 1.5国家规划机构的重大调整(1958年)及后续演化 1.6苏联专家对我国规划机构建设的建议及影响 1.7几点粗浅的思考 第2章“城市规划”术语定名考 2.1城市规划前辈的相关回忆 2.2陈占祥先生的两次谈话及岂文彬先生的翻译工作 2.3苏联专家穆欣、巴拉金及其专职翻译 2.4“城市规划”定名的内在原因——靳君达先生口述 2.5苏联专家穆欣谈话记录——关于城市规划定名的档案查考 2.6“城市规划”定名决策的重要领导:负责建工部城建局筹建工作的贾震先生 2.7粗浅的思考 第3章我国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化 3.11950年代: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规划的“初创” 3.21960~1970年代: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规划的“波动” 3.31980~199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计划的转型、城市规划体系的完善及国土规划的试点 3.41990年代中期以后:多部门、多类型规划的“分野” 3.5几点初步的认识 3.6进一步完善国家规划体系的粗浅建议 第4章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规划转轨的历史经验 4.1推进城市规划改革的紧迫要求 4.2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规划成功转轨的历史经验 4.3若干重大议题的思考 4.4推进城市规划改革的断想 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我国规划机构与规划体系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调整与变化。本书从规划历史研究的角度,对我国规划机构与规划体系的建立、发展和演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披露了一批珍贵史料,揭示了若干历史规律,并对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提出多项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国家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阅读借鉴,广大城市规划、空间规划及相关规划工作者学习了解,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城市史、建筑史和城市规划史研究参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规划机构70年演变 兼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33496 |
开本 | |
页数 | 1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4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984.2-2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1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