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读契诃夫
内容
作者简介
伊利亚·爱伦堡,1891年1月14日,爱伦堡出生于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人小康家庭。中学时加入社会民主工党的布尔什维克派(即后来的布尔什维克党),后来遭到沙皇宪兵的逮捕,保释出狱后只身流亡法国巴黎,脱离了党组织,开始从事文艺活动。1915-1917年间,爱伦堡受聘担任莫斯科《俄罗斯晨报》和彼得格勒《市场新闻》驻巴黎的战地采访员,于1916年出版诗集《前夜的歌》,同时经常到法、德前线进行实地采访,根据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材料,写了许多有关西欧战争情况的通讯和报导文章。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爱伦堡回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爱伦堡曾在苏维埃政府的社会保障部、学龄前儿童教育处和剧场管理局等部门任职。1921年,爱伦堡再度出国。他作为苏联报刊驻外记者长期住在国外。期间,除写通讯报导外,主要从事文学活动、文艺理论研究、文学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爱伦堡回到莫斯科,出生入死进行战地采访和报道。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等大大小小报纸及广播电台,几乎每天都发表和广播爱伦堡的反法西斯政论文章或通讯特写。“二战”结束后,他创作了《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巨浪》三部长篇小说,前两部曾荣获斯大林奖金。同时,他积极从事靠前和平事业,还被推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副。1949年2月,所有的报刊突然停止发表爱伦堡的作品,他的名字也被从评论家的文章中删去。此时斯大林去世,爱伦堡躲过了“清洗”。1960年,爱伦堡动笔写作《人·岁月·生活》,并在苏联《新世界》杂志上连载。不久这部作品就在靠前外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在我国也曾影响巨大。1967年8月31日,爱伦堡在莫斯科病逝。
目录
我读《重读契诃夫》——代序









附录 惜别樱桃园
内容推荐
《重读契诃夫(精)》是一部中俄两国学者共同向契诃夫致敬的作品!
本书的作者——在1940年代驰名俄罗斯和欧洲的记者、评论家伊利亚·爱伦堡说:“我一生一世都怀抱着对契诃夫的爱……”有名俄文翻译家、契诃夫专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珍藏了半个世纪的珍爱之书:“10年前的。我终于决定将这本给了我很多教益与感动书翻译过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读契诃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伊利亚·爱伦堡 著;童道明 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51475
开本 32开
页数 14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6千字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06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0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