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葆,1963年生,1982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会长。在中国近现代史、高等教育研究等领域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多种。主要代表作有《鸦片与近代中国》、《中国毒历程》、《传统城市的近代命运》等。
武黎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助理、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持南京大学校史口述历史计划。
图书 | 我的高考 |
内容 | 作者简介 朱庆葆,1963年生,1982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会长。在中国近现代史、高等教育研究等领域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多种。主要代表作有《鸦片与近代中国》、《中国毒历程》、《传统城市的近代命运》等。 武黎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助理、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持南京大学校史口述历史计划。 目录 序 朱庆葆 前言:一场无声的革命,一代人的青春之歌 武黎嵩 口述编 在希望的田野上——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校友的高考口述 时代成就了我们 贺云翱 口述 居处水乡,龙门一跃 陈仲丹 口述 时代弄潮儿 周 沛 口述 从首饰工人到大学生 陈谦平 口述 什么时候奔向梦想都不晚 龚 放 口述 我要把书读到底,看看是个什么样子 潘 毅 口述 我们为什么而做学问 童 星 口述 从代课教师到大学教授 黄卫华 口述 从大学梦碎到大学梦圆 丁柏铨 口述 从种菜知青到博士教授 左成慈 口述 改变命运的选择 张立新 口述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 周同科 口述 两次高考,一生奋进 陈红民 口述 理想是船,高考是帆 张红霞 口述 三十年的轮回 肖 敏 口述 燃起梦想,照亮了希望 吴稚伟 口述 高考赐予我那数学之外的礼物 冒 荣 口述 知识饥渴时代的学习 张 捷 口述 十六岁上大学 秦亦强 口述 追忆编 追逐命运的曙光——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七七、七八级校友的高考追忆 苦等录取通知的煎熬 陈益民 我亲手撕毁了一件独一无二的文物 管永星 懵懵懂懂的高考经历 胡友祥 准考证中的难忘岁月 李友仁 抓住命运的一线曙光 陆 华 花甲之年忆高考 孙 鸿 五兄弟见证高等教育史 王虎华 蜜月里新娘送我上大学 徐瑞清 我的高考传奇 杨冬权 终于挤上了末班车 郑会欣 后记 单雨婷 内容推荐 本书是1977、1978级高考学生的高考口述实录。由南京大学“家·春秋”口述历史团队选择南京大学历七七、七八级的20位校友讲述自己对于高考的记忆。通过1977/1978级高考生的口述,我们可知:高考,是维持社会公正和正义的最基础与最公正的制度。高考制度本身所承载的社会正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的高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庆葆主编 |
译者 | 武黎嵩,单雨婷等整理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415066 |
开本 | 24cm |
页数 | 2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文学爱好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南京大学校史口述历史丛书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9.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