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绿袖子(精)
内容
试读章节

那些人本来可以幸存,却在最后一刻被吞没。他们的灾难,与别人的不幸很不一样。很少有人理解,被动卷裹,与慷慨投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

1948年,东京郊边一些挨过猛烈轰炸的城市,也开始重建。在伊势崎,铲车向一幢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房子隆隆推来。司机突然发现前面墙上有竖写的一行行如图画的字。他扳上闸,跳下来看个仔细。墙上歪斜着一幅山水画,烧得只剩下三分之一了,还有一台钢琴,已炸烂,看来这是间挺讲究的客厅的里墙。

他凑近一看,全是汉字,有的字能猜,但前前后后连成行,就弄不懂了。他觉得奇怪,便到施工办公室打电话。

美国军警的吉普车马上赶来,从车上跳下几个美国军人,跑上杂草丛生歪斜的石阶。这是冷战开始的年代,日本人已经有了新的盟友、新的敌人。美国军人动作敏捷,神情严峻,他们仔细巡视周围,察看有无异情,对着墙上拍照片。一个看上去能懂文字的人,对带队来的军官说了一些话,他怀疑这些字迹是间谍的联络暗号。

那位军官退后两步,看那墙:笔迹浓淡不一,最早的字已经被风雨洗得很淡,一行行弯弯扭扭的竖排方块字对他来说,只是神秘莫测的符号:

我回长春去找你

我也赶回长春去

我再回长春去

我也赶回

我在找你死活也要找到你

我已经找到你在梦里

就在同一天,在千里之遥的另一个城市长春,另一批人,冷战的另一边,也在清理战争的遗迹,也在惊异于一行行娄似的字迹。

那是个该记住的日子,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这是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建立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街上鞭炮雷鸣,扩音机里是喜气洋洋的秧歌锣鼓。1945年末从日本人主持的“满映”拆走的设备,已经从外省运回,正在重新安装。

就在接装设备时,录音棚技术人员发现女演员化妆室前墙,有一排排歪歪斜斜的字。一群旧“满映”的男女同事,听说了,呼三喊四地拥过来看。他们站进房间里看,先是稀稀拉拉,不一会就挤满人。

门对着空白的窗,右手边以前搁着椅桌,现在只剩下残破的大镜框和震裂的镜子。尖利的碎片还留在墙上,可能都怕被划破手指,也可能一直无人管这阴气森森的房间,墙角挂着蛛网,地上满是尘埃。有人不怕喷得一身灰,去拉开那道肮脏的窗帘,顿时房间变得明亮。

破裂的镜子,此刻照着看热闹的人,他们割得奇奇怪怪的眼睛,统统朝向一个方向一左边光秃秃的大白墙上的一排排浓浓淡淡颜色各异的字迹:

我去东京找你

我也赶回东京

又去东京

找到你才活得下去

马上就要找到你了别急

字行不连贯,语句凌乱。似乎是这个意思,似乎是那个意思。但大部人马上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有个男士显聪明,读出声来。有个头发花白的人进来看了一眼,说很久前,其中有些字就在墙上。此话引来更多的人,一时间议论纷纷,破裂的镜子,扑了一层灰,重叠着太多惊异的脸。

那几年前便开始的故事,凡是满映的人,都耳熟能详,并不新鲜。可是这些浓浓淡淡的字,突然把人们已忘掉的记忆,重新演出一番,就像银幕上又放出了昔日的电影。这时窗外一大块乌云移近,房间里光线诡异。大片的色彩,压低了人的说话声和脚步声。也是的,这慢慢靠近或离开的一双脚,拐一个走廊转一个过道,或许就是另外一双脚,甚至是另外一双剥离了性别的鞋。

1945年三月,长春的日子不像这阵子消停。每个儿子有个命里的娘,当他长大,却发现过去的一切,早就随着尖叫消失。

那个春天,长春还叫新京,飘着满洲国旗帜。人人都明白,十多年来日本占领满洲,似乎这个“共存共荣”的基地不可动摇,可现在是走到了头。盟军强渡莱茵河,俄国军队势如破竹进入东欧。在东亚,英美夺回缅甸与菲律宾,迫近日军本土。轴心国败局无可扭转,这个结束已经开始,这点无论什么人都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个结束将怎样结束。

面临剧变,每个人都打起自己的小算盘。满洲株式会社映画协会的日本总裁兼总导演山崎修治,拼命赶着完成新片《绿衣》。他个子在日本人中显高,脸略瘦屑,鬓角冒出几根白发。他穿着睡衣,一早就在听收音机,边听边整理他的床。和以往不同的是,不想洗澡,感觉肚子饿得厉害,便开始准备早餐。

差不多五分钟吃了两个面包,一杯牛奶。还是觉得不够。他又去厨房取了个生鸡蛋,砸到热腾腾的咖啡里,看着鸡蛋皮上的一层晶莹,用勺搅着杯里的咖啡,喝了一半,取了根雪茄,却放在桌上。这个战前日本电影界有名的欧洲派人物,担任满映总裁,政治责任再大,也没法让他改变生活习惯。

关了收音机,室内静得呼得见心跳。他这才往浴室去,纳闷:还有相当一段日子可以一搏,我的艺术生命还长着呐,为什么心里惴惴不安?

满映的配音室不大,但设备是全套德国进口,功能第一流。墙上的银幕正在放尚未加声带的毛片。山崎修治想起他未喝完的那杯冲了生鸡蛋的咖啡,以及在清晨时留给自己的那个莫名的疑问。他嘴角露出一丝不让人留意地冷笑,其实无需多捉摸,根本就不存在值得恐慌的事!他正在做的这电影,会是他在中国的最后一部电影,将给满映八年一个句号。他戴着白手套的左手握成一个拳头,当初的决定当然是对的:他自己指挥乐队,以便让电影能及时制作完成。

散散乱乱的调音声中,这个拳头搁在面前的乐谱上。他拿指挥棒的右手抬了起来,整个乐队像箭搭上了弦,他左手的拳头也抬了起来,猛地朝乐队摊开,如武士剑出鞘一样,乐声轰然响起。在第一段雄壮的合奏之后,舒缓的旋律渐渐展开。音乐从地底涌起,在天花板上旋转着退回,由他一把兜底收起来,又撒开去。他快乐地看见全场的眼睛都闪亮起来。

有听凭他控制的音乐真好,山崎心里一个感叹,这是最美的一段变奏,他习惯性地在此半闭上眼。音乐回到最后的一个展开,等着从回旋往返中跳向预知的目的地。但是那熟悉之极的音符在一个回旋后,突然开出了轨道。山崎像迎面被人击了一掌,惊奇地睁开眼睛,马上明白是一个圆号手吹错了半个节奏,他眼光扫向左旁那个圆号手。他的手从空中直指过去,乐器错错落落停了下来。圆号手却一点没有发现是自己的错,虽然把圆号放下,一张脸上一点反应也没有。

P3-8

目录

第一部分 绿袖子

第二部分 记忆中的十一幅图

第三部分 答作者疑难九问

附录

序言

虹影

那个才貌双绝的女作家带我去光复北路的伪皇宫。皇后婉容抽鸦片的蜡像,做得太真,而且背对着门,吓了我一大跳。站在回廊上,我对女作家说,你看天井里的这棵树,住在这儿就霉运缠身。宫廷是欧式的,却阴森森,毫无富丽气氛。那个下午,我始终迷惑得喘不过气:鬼魅就在四周走动。

那个末代皇后,她好像有好多话要对我说。是她,又不是这唯一的她。就像我身边的这女子,我爱她,想象我们在从前的年代,甚至前世就相知相识。

近几年来,几次因为小说《K-英国情人》牵连的苦事去长春。我是《夜来香》迷,总觉得调子中别有凄情。长春成了一个让我又爱又怕的梦。

去年冬天,朋友从日本回来。他让我为他写一个小说,写一个男孩在东京迷失。我说若写,一定得让他从长春出发。

写作过程中,我去信问那女作家几个关于长春的问题,其实我想问她:你能不能做故事的开端,让我们只在旧长春见面。在梦里我们穿着绿衣,在梦外我们也穿绿衣。人们以为我们穿黑衣,他们永不知道他们色盲。

内容推荐

《绿袖子》由虹影编著。

《绿袖子》讲述了:

抗战末期,日本人在长春办的“满映”制片厂厂长山崎决定以一部爱情电影《绿衣》作为终结,并提拔中日混血女演员玉子做主角。山崎在配乐彩排过程中对乐队里一个不按乐谱演奏的中俄混血少年圆号手小罗发火。其实,这次事件只是小罗为引起玉子对他的关注。玉子心中认可小罗的演奏,并在正式录制的时候不自觉地按小罗的谱法演唱。

空袭突然来临,玉子与小罗一起避入防空洞,两人不可避免地相爱了。苏军轰炸长春,玉子因被“满映”起用,被指为汉奸,小罗为玉子辩护,却被指为俄奸。两人一放逐,一关押。

东北战火延烧多年,小罗因狱中粮食紧缺而出狱,开始了与玉子在废墟般的东京和围城般的长春之间,冒死寻找彼此的旅程。

编辑推荐

虹影编著的《绿袖子》讲述了一段女长男少的畸恋,一段不停找寻的爱情!

辗转千回,你总在我前头,我留言,我告诉你,我的下一个目的地,是你告诉我你在的那里。

东京和长春,再远的路途,我不怕,我知道,我就要找到你。生命里,我们也许已经擦肩了那么多次,可是,我一定要找到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绿袖子(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虹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62320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7
13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