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艺矩阵 : 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作品解读. 第二卷
内容
商品介绍

观照现实的多维文艺图景

————关于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成果的印象及意义

东莞文艺创作群在近年的强势崛起,既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东莞主流文艺创作者在诸多领域产生的影响是全国性的,他们之所以能形成一种气候,除了创作者个人的才情之外,更受益于4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时代潮流与地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创作资源,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让东莞自始至终扮演着先锋者角色。东莞特定的时代社会语境和政府主导的激励机制,给了文艺创作者丰沃的土壤、想象空间和施展平台。

当前,“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是这座城市新的发展定位。在国家推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代机遇下,东莞市正朝着“高品质文化引领型城市”的目标努力前进,可以说,东莞文艺事业的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蓬勃繁荣时期。

丰沃的文化土壤造就了东莞数十个重点文艺创作基地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文艺创作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文学、影视、美术、音乐、舞蹈等领域,形成繁花盛放、硕果累累的格局。

文艺创作也需要以时间节点为坐标,以历史方位总结过往并展望未来。为此,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重要历史时间节点为契机,策划出版《文艺矩阵——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作品解读》系列文丛,无论于东莞本地而言还是放在全国的文艺坐标系中,都很有必要。因为东莞城市发展到今天的成就,zuiju代表性地诠释了新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光辉历程。本书让读者比较真实地了解了文艺作品表现下的东莞精神和气质,以及东莞人用文艺演绎的中国故事。这些作品无不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以观照现实的视角直面当下,关注现代人的悲喜欢忧,聚焦城市的沧桑巨变,展现了创作者的才情与诚意。更重要的是,本书以评论解读的方式,不仅让我们见识东莞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作品衍射出的时代变革过程中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文化学和社会学参考意义。

在《文艺矩阵——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作品解读》中,收录的评论文章,既有对个案作品的阐释解读,又有对东莞文艺发展整体状况的现象梳理,揭示了基地作品地域视角的个性特征以及时代精神的表达。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独特属性,文化同样如此。东莞拥有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底蕴,这是文艺创作者们获得灵感与活力的源泉。同理,对本土资源的自觉遵守,方能让作品的性格独一无二,拥有属于自己的“筋骨”。纵观这些基地作品,有不少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反响,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性。文艺创作取材大多源于现实生活,立足本土能够充分把握题材内涵及历史维度,也更能让作品找到生命支撑点,从而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

反映时代精神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价值取向。我也欣喜地发现,东莞文艺创作者在作品中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对时代精神的思索与主张。在改革开放的语境中,时代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改革精神的本质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通过《文艺矩阵——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作品解读》可以看出,东莞的文艺创作者中,他们有的用音乐表达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与向往,有的用文学反映南粤大地时代进程中人们历经的世事沧桑;有的用美术再现东莞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展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

艺术创作、生产、展演和研究,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播与沉淀能产生引领和示范作用。东莞在迈向岭南文化精品名城的途中,必然需要凝聚人才,从内因激励和外因扶持方面多维驱动,让文艺工作者回归到对艺术本身的挚爱,潜心创作,方能生产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由此观之,东莞重点文艺创作基地的创作者们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欣喜。不管过去取得怎样的成绩,文艺创作者还是需要沉下心来,思想上继续关注现实,关心当下,关怀未来,艺术上不断追求创新,大胆摒弃模式化、概念化的东西,同时还要高扬时代精神,烙上时代印迹,唤醒时代回音,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作品。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

陈少峰

序言

总序

凤栖于梧,鸣于高岗

——为东莞文艺创作的优异成果欢呼/金元浦  1

序言

观照现实的多维文艺图景

——关于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成果的印象及意义解读/陈少峰  4

第一章  叙事与想象——东莞文学创作基地作品解读 / 001

游走于湖湘文化与现实观照的生命史诗

——试论陈启文的小说创作/曾海津  003

在生活的伤口挖掘精神的骸骨

——浅析苗族青年作家陶青林的中篇小说集《刀锋上的鱼水》/侯平章  015

那些被时代碾轧过的伤痕印记

——读陶青林中篇小说《如影随形》/李荣仁  022

灰暗世界里的光

——评林培源短篇小说集《钻石与灰烬》/许泽平  025

在自己的路上行走

——读薛永钧的诗集《在柳絮纷飞的日子里》有感/浪??河  039

女性意识观照下的精神自传

——读莫小闲诗集《时光书》/何超群  045

身体漫游中的地理空间建构

——评莫小闲新诗集《岭南记》/杨庆祥  051

用原初的散文诠释桥头的自然和美

——读陈广城《文学的温存》/侯平章  057

他笔下的人物热气腾腾

——谢松良小小说印象/申??平  061

一座诗歌城市的断代档案/百定安  065

寻找烈火的注脚

——读林汉筠《遇见红水河》感想一二/张四连  073

莞城电影:透过萤火之光,发现更大世界/陈亚伟  079

第二章  舞台与人生——东莞戏剧曲艺创作基地作品解读 / 085

《南国雄狮攀高峰》创作心得/刘?影  087

秦川小品:要像巫婆般看到幽灵/陈?玮  093

安冬的相声江湖/曾炳光  099

木鱼新唱幸福歌

——谨以此作品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叶建波??李小玲??叶柏年  107

厚街星空下的一树繁花/王?飞  115

第三章  文学与阐释——东莞文艺评论创作基地作品解读 / 121

城市化浪潮与文化地理视域

——论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许燕转  123

视界与视像——论柳冬妩的“打工文学”研究/韩传喜  133

新时代莞香文化的微缩百科全书

——《莞香文化导论》评介/王彦斌??梁燕红  141

第四章  传统与当代——东莞书画摄影创作基地作品解读 / 145

写形·写神·写意·写心

——读黄泽森水墨人物画有感/陈瑞林  147

秋影寄趣??风月无边

——蕴藏在关坚山水画中的美学话题/王??嘉  157

追溯历史车辙,彰显时代荣光/亚?炜  161

策源之地,静赏风雅/祝成明  167

工意兼具自然天成??古意雅趣宁静致远

——读李志国花鸟画近作/任道斌  173

不居其华/周?刚  177

直冲云霄/陈朝生  181

鸢飞鱼跃的形意世界

——刘洪镇书法探微/皮佳佳  185

纸上小天地??胸中大情怀

——观《澄怀——熊曦山水画册》/肖立军  191

投身爱的炼狱

——叶向明作品的一种解读/李人毅  197

为民工画像,为时代立印/植凯鹏  205

影像“大城”的惊鸿一瞥/邓立民  211

第五章  音乐与梦想——东莞音乐创作基地作品解读 / 215

实现中国梦的音乐创作途径及其成功要素/丛韵涵  217

原创音乐剧《虎门销烟》的人物造型创作/刘红曼  225

启蒙精神与当代审美的艺术呈现

——音乐剧《王二的长征》文化解读/毕中林  233

音乐剧《酒干倘卖无》:唤起人们的敬畏与爱/彭海霞  240

第六章  曲艺与少年——东莞少儿文艺创作基地作品解读 / 245

儿童舞剧《爸爸的礼物》艺术魅力探析/刘?红  246

东莞舞蹈世界里的铿锵玫瑰/沈先荣  252

传统文化传承领域的一面旗帜/邓立民  257

浅谈曲艺社团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中的功能与作用

——以广东省麻涌镇成功开展曲艺社团活动为例/李??华  263

动人的舞蹈,成长的乐土/张?梅  27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艺矩阵 : 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作品解读. 第二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458447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