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放牛/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三昧文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小放牛》是叶广芩“京戏系列小说”的最后一篇,说的依旧是北京的过去和现在,关于这类话题似乎总是说不完,只要生命演绎着,便不会枯竭。《小放牛》说的是一种心灵的放飞,这种放飞尽管艰难,尽管曲折,却是认定本意,是无法遏止的精神追求。不管是清末在寿康宫里演牧童哥的小太监,还是在改革时代在养老中心扮演小村姑的五姐姐,人生的命运或蹇或舒,他们都从《小放牛》中让心灵得到了舒展,“达天地之和,饬万千之物”,这里难得的精神解放,是人生的大美状态!

内容推荐

《小放牛》是《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之一,由叶广芩所著。

《小放牛》讲述:家境贫寒的张文顺13岁便进宫当了太监,在宫里时,他经常和别的太监一起给老太妃唱京剧《小放牛》,唱《小放牛》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抚慰。民国后,他娶了一个带着幼女的寡妇,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后来到了新社会,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然而奴才生涯和身体的残缺成为他内心抹不掉的阴影,因为看不惯现实种种,进了养老院,最后在一个寒冷的除夕夜里悄然死去……

本书还收录叶广芩其他几部作品,包括《黄连·厚朴》、《梦也何曾到谢桥》、《后罩楼》、《雨》、《对你大爷有意见》等。

目录

卷一 小放牛

卷二 黄连·厚朴

卷三 梦也何曾到谢桥

卷四 后罩楼

卷五 雨

卷六 对你大爷有意见

试读章节

卷一:小放牛

牧童哥,你过来,我问你,我要吃好酒哪里去买哪哈咿呀咳?

小姑娘,你过来,你要吃好酒在杏花村哪哈咿呀咳!

——京剧《小放牛》

我母亲生了三个女儿,按兄弟姐妹的顺序排是十二、十三、十四。按叶家的女孩论是五、六、七,我就是那个老七。我常自比为叶家“七仙女”,喜欢看的戏是《天河配》,也就是牛郎织女,逢到七月初七,要躲到葡萄架底下去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北京人都这么糊弄小孩子,其实全是瞎掰,人家真有什么“悄悄话”也轮不到我们去听。我们家跟着我到葡萄架底下干这种傻事的只有一个,我的五姐姐。五姐姐比我大不少,本来我母亲说生两个足够了,她已经不年轻,可不知怎的,在四十多的时候又突然来了个我,用父亲的说法我是“拉秧”的瓜。开始还不明白什么是“拉秧的瓜”,后来才知道,敢情是长不熟天就冷了,扯断瓜秧,残留在上头可怜兮兮的青瓜蛋子。倘若说“拉秧的瓜”智商欠缺,傻了吧唧去听牛郎织女说话尚有情可原,五姐可是结了婚的,五姐这个老完家的媳妇不住婆家住娘家,永远是一颗童心,永远长不大。在叶家的孩子中,与我厮混时间最长的当属老七,其次就是五姐了。五姐在娘家迎接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并且参加了街道的一系列宣传活动,成为积极分子,后来还入了党,说她是我们家三姐之外第二个投身到革命队伍的人,应该没错。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在此之前参加革命的属于老干部,待遇要比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的高,到老了是离休,不是退休,北平解放在1948年11月,所以我们家的离休人员只有五姐一个。

作为老干部的五姐有过两次婚姻,儿女不少,到老年却显得有些孤单。不是没钱,是没人,老龄化问题如今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要面临的严酷事情,如果能成为原五姐夫占泰那种不理世事的超脱半仙儿也好,能像后五姐夫王连长那样先老伴而去,落个大松心也好,怕就怕半死不活,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地挨着,沉闷啊!沉闷的五姐在北京复兴门的高楼上过着平淡的晚年,每回给我打电话都要抱怨,抱怨儿女的不孝,抱怨北京的污染,抱怨菜价的上涨,抱怨兄弟们的冷漠……我劝她多去看看仍旧住在戏楼胡同的原五姐夫,她说,当然是常去的,爱情不在友情还在,他今年的被褥还是我给拆洗的,紫阳老家送来的上好米酒,我也全给他送去了……

我让她到西安来跟我住些日子,她不来,说她不喜欢西安,一吃羊肉泡她就想起王昭君,想起“万里腥膻如许”的句子,怎么得了!亏我能在西安这样的地方一待四十年。我告诉她,羊肉泡和万里腥膻没关系,王昭君是从西安走出的,她到了出产羊肉、羊绒的地界,但是她不代表羊肉,不代表腥膻。五姐说她在内蒙搞过“四清”,王昭君名义上是埋在了呼和浩特,其实刚走到包头附近就跳河自杀了,那儿还有王昭君的墓,为什么跳河,还不是因为吃不惯那羊肉!王昭君在包头自杀的事我没听说过,反正五姐是不来西安,不但不来,还让我到北京去和她住,我说我还没有退休,走不开。她说,你那个工作退不退都一样,不管怎么说你都得回来,北京毕竟是你老家,多少知青都办回来了,我就纳闷,你怎就不想着回来,你回来了,我的心就踏实了。

回不回北京不是我能说了算的,在这里咱们且搁下回北京的事,我先跟您说说我五姐的故事。五姐在解放初期和张安达一块儿演过《小放牛》,张安达跟我们家常有走动,虽说曾经当过太监,但没有一点儿坏毛病,很随和朴实的一个人。莫姜临死之前亲口跟我说,她跟张安达一块儿在寿康宫敬懿太妃跟前当过差,她是把张安达当娘家人看的。我想,这怕也是张安达一直和我们家保持联系的一个原因,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相关照着,惦记着也是人之常情。

五姐和张安达的结局属于殊途同归,他们先后进了托老所,不同的是张安达1958年进的“街道敬老院”,五姐二十一世纪进的是“养老中心”,两人先后相差了四十多年。

我到养老中心去看望五姐。

在青山坞下了长途汽车,有电瓶车在车站等候,司机说是专程来接这趟车的,从这儿到“杏花深处”还有一段路。

下车的除我之外还有两个年轻人,我们三个坐上了那辆带有观览性质的电瓶车,都说“杏花深处”的服务还挺周到,要不这段路程得走四十分钟。司机说只要公共汽车到站,有人没人他都得来接,虽然十之八九会落空,可也不能不来,这是接待科的规定,“杏花深处”的制度严格至极,谁不遵守就要扣分,分数是和工资挂钩的。

车沿着山道慢慢开,树荫渐浓,司机的话也渐多,给大家介绍说左边那座圆顶的山叫猫耳山,后头那座尖的叫鼠须峰,鼠须峰有大溶洞,正在开发修索道,将来这里的旅游前景辉煌而灿烂……

车上的男的对女的说,上个月咱们到西山给你爸爸看坟地也是坐的电瓶车,景致跟这儿差不多。

女的说,你找抽是吧!这回可是给我妈找养老的地界儿,我妈还硬朗着哪.一顿能吃俩馒头,离坟地还差得远!

男的说,都是依着山坡建的,就是有气儿没气儿的差别罢了。

司机说,“杏花深处”北边也有公墓,要是你们同时选中了,有气儿没气儿的都住在这儿,能随时见面。

大家都不说话了。

P1-3

书评(媒体评论)

叶广芩写景状物,举重若轻,笔下常带沧桑感、人情昧,这形成了她的文章特有的魅力。

——著名评论家 雷达

就我的印象,无论叶广芩的家族小说,还是写陕西民间乡土的小说,都有一种独特、深刻、个性化的体验。令我往律惊讶的是,这个出身于不平常家族的一个格格,一个把自己遗落为平民的贵族后裔,能够把昨天和今天的生活写得如此真切。她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中,达到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创造。

——著名作家 陈忠实

不能不承认,有些人天生适合做小说家,我指的不独是才能,还有条件,家族的变迁,时代的起落,经历的曲折,这诸多个“气场”顶着,那滚烫的熔岩终会有一天喷涌而出。无可置疑,叶广芩正是这众多火山中的一个。

——著名评论家 何向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放牛/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三昧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广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1011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