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4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力图通过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学、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文学档案等栏目,在更广阔的学术平台上整体把握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以强化问题意识、倡导学术锐气,极富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李怡,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先后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毛迅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承陈瘦竹、叶子铭、许志英先生等。1984年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近年来在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目录
特稿
“中国现代文学与韩国”新文献扫描
错置的启蒙主义者
——伪满洲国时期作家古丁论
新视界汽笛七八样击柝有派别
——也谈鲁迅作品的音乐性
可读与可信:新闻散文化与文学纪实化的互鉴审思
有限的分裂
——论《走出“彼得堡”!》对上海工人作家的再评价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生存焦虑及阶段性缓释
《家》的潜在文本论
“大文学”视野
民国游戏赋研究
回到鲁迅本身重新理解鲁迅
民国教育部学术评奖活动及其文学史料价值
从胡风的读后记出发重新进入《生死场》
《自题小像》与鲁迅早期的民族国家意识
“家庭”是如何“进步”的?
——试析赵树理早期小说中的“家庭”叙事
郭沫若研究知识分子、城市与公共领域:郭沫若的广州体验及其思想转向
双重“无产”的体验:论1923—1925年间郭沫若的文化选择
民国文学研究论郁达夫的伦理意识与作家姿态
“艺术是情绪之物质底形式”
——论向培良对俄苏文艺理论的接受
朱湘与新月诗派的关系考辨
时务风气与戊戌时期歌体诗的创作
——以《湘报》为中心
论沈从文创作的“青岛影响”
共和国文学研究到底寻到什么
——以“寻根文学”为例反思当代文学话语的本土化建构
幻象中的探寻:五六十年代台港现代派诗人共同体
拨开“迷雾”见草原
——《草原雾》版本研究
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历程与创作风格
大轰炸图景下的“国民诗意”
——评范稳新作《重庆之眼》
著述·综述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第九卷》的瑕疵与补订
鲁迅研究、郭沫若研究的新视野与新突破
——“鲁迅、郭沫若与近代以来的民族复兴运动”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鲁迅研究会第五届年会综述
编后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4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怡,毛迅 主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109732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0千字
出版时间 2018-05-01
首版时间 2018-05-01
印刷时间 201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2-55,I206.6-5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