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正说清代风云人物(Ⅱ经典珍藏)
内容
编辑推荐

悠悠岁月,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转眼已逝去百年。在大清兰百余年的历史岁月里,有无数的风云人物点缀其间,他们的传奇故事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本书选取了清代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33人,并根据其身份地位、行为特征,分别叙述了他们的趣事。

内容推荐

曾经的大清风云人物,包括帝王、将相、名臣、雅士的传奇故事,长久以来被各种历史读物演绎成神话、逸闻,形成了读者对“传奇”的一般认识。

本书不仅仅是以“传奇”的手法描述他们,而是客观地集合了这些人物生平中的一段断真实故事,使读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我们根据读者的阅读要求,精选了60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十三副铁甲创业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十全武功的乾隆帝、浓墨宰相刘墉、铜齿伶牙纪晓岚等等,将他们的生平逸闻趣事汇编成书。书中的故事风格迥异,幽默生动,使读者彷佛看到了这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本书力求通过这些轶闻和趣事,让读者了解基本的历史人物,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培养基本的鉴史能力。

目录

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1812-1861)

直隶总督、慈禧宠臣——荣禄(1836-1903)

抗法名将、黑旗军领袖——刘永福(1837-1917)

一代抗英名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1811-1865)

抗俄名臣、封疆大吏——左宗棠(1812-1885)

清末名将——冯子材(1818-1903)

湘军统帅、绞杀太平军第一刽子手——曾国藩(1811-1872)

晚清大内总管——李莲英(1848-1911)

平民天王——洪秀全(1814-1864)

清末杰出爱国外交官——曾纪泽(1839-1890)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人——魏源(1794-1857)

为官清正的清代汉学家——阮元(1764-1849)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1809-1874)

留学第一人——容闳(1828-1912)

国学大师、美学第一人——王国维(1877-1927)

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1854-1921)

江南才子、一代良臣——袁枚(1716-1797)

清代汉学家、乾嘉学派代表人——戴震(1723-1777)

晚清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

晚清第一才子——梁启超(1876-1929)

清末改良派、保皇派领袖——康有为(1858-1927)

国学怪人、一代宗师——章炳麟(1869-1936)

中国近代化第一人——李鸿章(1823-1901)

铜齿伶牙——纪晓岚(1724-1805)

官场狐狸——张之洞(1837-1909)

忠臣孤子——黄宗羲(1610-1695)

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1836-1895)

洋务运动首领——奕訢(1832-1898)

窃国大盗——袁世凯(1859-1916)

近代铁路第一人——詹天佑(1861-1919)

“双忠格天”、创举船政事务——沈葆桢(1820-1879)

直面鲜血——谭嗣同(1865-1898)

死不瞑目——龚自珍(1792-1841)

试读章节

因豪杰被称圣贤

咸丰帝之时,粤匪成为朝廷心腹大患,益阳胡文忠公治理湖北七年,威名满天下。周围东南万里被贼寇占领的地区,百姓喁喁相告,都说:“胡公援我。”凡是胡林翼公用来考察官吏、理财、养民、睦邻的办法,没有不精绝一时的。然胡公之所以能指挥群英而成为天下英雄,尤其是因为他的遣将用人策略能超越古今之人。

刚开始,胡林翼以道员身份募乡兵击贼,隶属于曾国藩部下。追贼至江西,曾国藩密荐胡林翼的才能卓著。当太平军攻下武汉,清军被打得焦头烂额之时,朝廷把他调至湖北任巡抚。胡林翼率军支援湖北,带领湘军作战连连获胜,扭转了当时的被动局势,不久破武昌城,正式就任湖北巡抚之职。

胡林翼刚起势时就与强敌太平军作战。军队实力较弱,连战不胜,收拢起溃散的士兵。正好罗忠节公泽南,向曾国藩奏请湖北上游之地不可不争。于是曾国藩派罗泽南引所部三千人由江西转战而向武昌前进,连连攻克数城,到武昌附近下寨而垒。朝廷命他听胡林翼调遣。

罗泽南公曾以名儒身份讲学,就是学者所称的罗山先生。曾国藩刚开始办团练时募乡兵,召罗公出山。楚军的规制,都由他亲自制定,罗公门下子弟大多崛起为名将。当时罗泽南以宁绍道台之职赶去湖北救援,胡林翼一见就十分恭敬地行弟子礼。虽然罗泽南当时是作为胡林翼的幕僚,但胡公必称之为罗山先生,事无巨细,都先向他请教然后施行。胡林翼常常询问罗公诸位将军官吏的勇怯优劣如何,据此决定留用或是裁汰。罗公也将自己原先的部队稍稍分一部分给胡公。并渐渐在胡林翼的军队中全部推行楚军规制,胡林翼的军队变弱为强就是从此开始的。

后来罗泽南公全力进攻武昌,他求胜心切,企图乘机攻入城内,结果被太平军炮弹击中,受重创,三日后薨于军中。胡林翼公为之痛苦,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罗公长子,提拔其老部下李忠武公续宾代领其军,勇毅公李续宜佐之。二李,是先前罗公很看重的弟子,沉稳冷静有军事才能,胡公像对待兄弟一般礼遇二人,军队粮饷渐增,不断招募士兵,终于攻克武昌,尽收湖北诸城。

不久强势进攻江西九江,将沿江以瞰金陵,直逼南京。当时李公父母都已年老,需要照料,二李因为不能归省奉养而感到遗憾。胡林翼为二人将其父母接来,每日晨昏必定前去看望,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每天写信告知二李其父母的状况,二李皆感激而愿为胡林翼尽死效力。

等忠武公李续宾攻克九江,继续向东进军,军队更是锐不可当,士气旺盛。正好碰上敌军援兵陈玉成、李秀成部闻讯赶来回援,李续宾部被陈、李太平军反包围,战于庐江三河镇。数千精锐全军覆没,李续宾也被击毙。当时因太夫人去世,胡林翼正在家里治丧,朝廷有旨让他百日后结束守孝再处理军政事务。忽然信差送来一封急件,他拆开一看,大惊失色,得知三河败讯,听闻忠武公已死,遂立即投袂而起,提前结束丧期,赶回武昌。胡林翼将军务大事交给勇毅公李续宜,修整守备,吊死者疗伤者。并且对李续宜说:“迪庵自任灭贼,而赍志长瞑。吾誓为前功,以报死友于地下,当与弟勉之。”迪庵,是忠武公的字。李续宜也受到鼓舞,于是日日夜夜训导其将士,立志为兄报仇。

胡林翼也更加奋发图强。往南解宝庆之围,往北征战奠定淮西之地,在挂军岭大败敌军悍将陈玉成之部。太平军又转战湖北,胡林翼率军再次平定,于是他的功勋卓著,声望大震,不过数年又被擢升为安徽巡抚。

先前跟从曾国藩起势的将领中,罗公、李公,大都以陆军称强。胡林翼军中专领水师的将领则有杨岳斌公、彭玉麟公等,功勋声名与罗李不相上下。既然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都为胡林翼所用,他手下的水军三师诸将也奉命协助曾国藩作战。先后支援湖北,分布于长江、汉江之间。  此时各路士兵将领聚集,本地军与援军抵牾,难免有矛盾,言谈中也往往说不到一块儿。胡林翼公尽心尽力调和各方关系,努力使之求同存异,发粮饷必丰厚,奖励推荐也更加积极,务必要扬善表功来联合诸多外地将领,使之全心投入战事。诸位客将军也都亲附胡林翼公与曾国藩公等。

曾国藩久居江西,对政务管理不够,权势轻粮饷绌,良将少,他的势力更加孤弱。胡林翼已经与曾国藩联手,且掌握重兵饷权。所以在悉心经营湖北的同时,大力支持曾国藩,源源不绝地提供粮饷。湖北既已平定,就派遣诸将领回江西支援,受曾国藩调遣,于是曾国藩再次军势大振。

曾国藩历来能知人善任,他所赏识提拔的多为贤良俊才,胡林翼常常请教曾国藩某人是否可用。只要听到曾国藩有一言夸奖,就百方推荐,助其一臂之力,唯恐不尽力。或者把他召人自己军中派给官职加以重用,当时胡林翼所擢升任职于军中的,又有忠勇公多隆阿,现今的一等子提督鲍超。

多隆阿生性颇好嫉妒,但兵事老练,智勇双全。鲍超是后起之秀,凭借骁勇果敢克敌制胜,战功尤其多。二人不相上下,胡林翼趁机激励他们从而使双双为己所用。胡林翼对多隆阿说:“鲍超愚蠢,虽强悍,但有勇无谋,非兵家所推崇。全赖将军你荫庇,他才有今日。鲍超的功劳,都是你的功劳啊,幸好你始终在他身边帮助。”转而对鲍超说:“多公说你勇而无谋。如果你能奋力争取功名并长久保持,不就可以让所有人都闭嘴了吗?要努力啊!”后来,二郎河之战,敌军石达开兵力众多,精锐强干,鲍超抵挡不过将要撤退。胡林翼写了一封信派遣骑兵飞驰送去前线告之:“敌寇之患深重矣,像我胡林翼这样的人,生死无足轻重。但是你威名盖世,应当自重,尽量不要退却。”鲍超于是更加奋力战斗,遂获大捷。胡林翼公知多隆阿、鲍超二人都很好胜,就各给他们万余兵卒,独当一面敌军。二人争相以战功相比,所以他们的功勋都是诸将领中最多的。

湖北正处于四方要冲,为太平军必争之地,应当严加守备。胡林翼公于是调兵遣将,出谋划策,并大力筹饷,改漕运,通四川之盐,以厘金、盐课为主,调整税收。每月得饷金四十万两,养兵五六万人,驱除群寇。他又说守疆土不能局限于本区域,应当去境外作战。于是又分兵援救江西、援湖南、援安徽、援河南、浙江,没有一件事不以天下大局为重。而天下豪杰,也都不去其他省份而聚集到湖北。一时间,胡林翼以善战闻名天下,像都兴阿、舒保、刘腾鸿、萧翰庆等人,都是胡公麾下的。

胡林翼公知人善任,能体察将士的隐衷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有的家在数千里之外,胡公就替他们给家里寄回每月资用的银钱。慰问他们的父母,衣物良药,每月每年都送到家中。胡林翼曾说天下无不可造之才,只有那些沾染了官场腐败与满清军队陋习的人,一概不纳入军中。对于忠诚质朴而有志向节气的人,即使没有什么巨大的功绩,奖励也必定超过其军功。而对于懦弱贪生怕死,不务实,败坏军政的人,从严惩罚。因此众人无不感激他的知遇而服其治军之道,没有不乐于为他所用的。

李续宜勇毅公曾告诉曾国藩:“胡林翼公待人多血性,易感情用事。但是也不能不讲权术啊。”曾公回答说:“胡公并非无权术,而是待你们这些将领出于至诚之心,像对待兄弟一般。”李续宜笑着回答说:“但是即使并非出于至诚,我等还是会为他尽力效忠,剿灭贼寇的。”当时将帅如此同心协力,所以才有最后的成功啊。

P9-12

序言

清朝覆亡虽已九十多年了,但是清朝的“故事”却始终牵动着人们的思绪,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在近年掀起的“清史热”中,清史著述层出不穷,既有各种人物传记、传奇,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专史,雅俗并存,令人应接不暇。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林林总总清史著述很少对清朝名人逸事进行系统地发掘和梳理,而这些逸闻趣事实际上从另一面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名人们的生活与思想,是我们认识清朝名人的又一个窗口。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本书作者编写了这部《正说清代风云人物》,以便于广大读者集中了解清朝各类名人背后的故事。

《正说清代风云人物》总计选取了清代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59人,并根据其身份地位、行为特征,分别叙述了他们的趣事。由于帝王、后妃的事迹有史书详细记载,所以书中关于他们的逸闻相对多些。普通名人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较少,描写篇幅相对少些。考虑到一般读者熟知清代帝王后妃,故此书颇为注重对名臣名将和普通名人的描写,以期补偿读者对他们了解的不足的缺憾。

此书不同于人物传记,在体系上并不完全依时间先后排列人物,在写作手法上也不按人物事迹发生先后顺序撰写,而是混合相间,以展现生动的逸闻为重。同时,又为了让读者对每个人物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在个人选闻之前,都对该人物生平作了一个简介。此书也不是历史小说,并不着力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而是通过选择这些人物风趣的事迹,进行细致生动地描写,再现当时人物特有的生活情景,让读者看到一个个活灵活现、性格各异的清代历史人物。

此书虽然不是学术专著,但也绝非戏说历史,而是严肃的历史读物,因此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史实性。此书人物逸闻并非凭空杜撰,而是依据前人编辑的清代人物相关传记与事迹写成,具有较大的真实性。

二是趣味性。此书既为逸闻趣事,所以在内容上专门选择生动有趣的历史事迹,而避免枯燥无味的故事。

三是客观性。任何历史人物都有两面性和争议性,政治人物尤其如此。历史上肯定的伟大人物,也有他平凡或者灰暗的一面。即使被历史否定的反动人物,也有某种人性化的一面。因此,此书通过讲述清代各种各样人物的逸事,来展现他们真实的形象,还原他们历史中的本来面目,而不对他们进行评价。

四是全面性。此书所选人物,除了皇帝、后妃外,还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等各种人物,他们的逸事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清代历史的一个侧面。

五是行文简洁明快,雅俗共赏。

在有关清史的读物大量涌现的今天,希望这部《正说清代风云人物》的问世,能再向大家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清代历史知识,让大家看到这些风云人物的另一面,并给大家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带来轻松、娱乐和精神享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正说清代风云人物(Ⅱ经典珍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黎萍//李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6323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