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领导者的101个心理谋略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好书,总是能够给人们一些启迪和智慧,让人们学会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人们变得坚韧而更加有智慧。丁兆领编著的《领导者的101个心理谋略》一书,就是这样一本讲述领导者如何更有效地管理下属,深入挖掘员工潜力的实用教程。在管理实践中,您遇到了哪些棘手的问题,遇到了哪些让您感到头痛的员工,您不妨在本书中寻找答案。或许能够让您豁然开朗,让困惑得到迎刃而解,并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内容推荐

丁兆领编著的《领导者的101个心理谋略》是您在管理实践中最实用的宝典。阅读它,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人类史上最诡谲、最强大的心理战术,不露痕迹、迅速地掌握“化敌为友”、结交人脉的方法,激活智慧潜能、提升智慧生存的空间,使得职场领导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最后成为终极赢家。

当然,好书不仅是要让人能够满足其阅读乐趣,更为关键的是能够从中学习到方法和策略,将复杂的事物用简单的方法就能够顺利地解决。所以,作为一本关于职场心理学的通俗读物,既要能够体现出读者阅读的趣味性,更要具备能让读者学习和参悟的哲理性,将各类管理观点寓于实例中通俗易懂地展现出来。

《领导者的101个心理谋略》的宗旨是:做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掌握领导者最实用的心理谋略,精通领导者管人的艺术;运用领导实用心理学,让组织能够基业常青,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本书在编撰的过程中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成功领导者在管理实践中所总结和积累下来的实用性较强的心理谋略案例。这些案例,既可以提高您阅读本书的兴趣,更可以让您在阅读本书中得到更多的思想启迪。

目录

第一章 多学一点心理谋略,才能够坐稳领导者的椅子——管理也是一场心理战

 1.利用“马太效应”:立好名声,好做事

 2.妙用“首因效应”:让员工给你打好第一印象分

 3.善用“近因效应”:能让员工留住对你的美好记忆

 4.用好“权威效应”:下属就会更紧密地追随你

 5.化解“逆反心理”:能够使下属从“不听话”到“变乖”

 6.运用“冷热水效应”:摆起“黑”与“白”两副面孔

 7.利用“锚定效应”:能够让人更乐意地接受任务

 8.巧用“禁果效应”:能够引起员工更大的工作乐趣

 9.培养感恩之心,“尊贤重能”是博得美好赞誉的绝佳手段

第二章 领导者说在“嘴上”,要让下属甜在“心里”——好领导都是员工的“心理整容师”

 10.引入“蜂舞法则”:加强沟通,能够改善管理效果

 11.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12.“保龄球”效应:只要“诚于嘉许”,你就会看到神奇的效力

 13.皮格马利翁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能让你看到成效

 14.避免“踢猫效应”:对下属发泄不满,是最不值得的“交易”

 15.讨厌完美定律:“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

 16.弗里施法则: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

 17.“安慰剂”无药效,但是能够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

 18.注意“超限效应”,语言贵精不贵多

第三章 掌控非语言沟通,用身体语言交流更动人心——管人必不可少的身体沟通心理学

 19.身体语言的妙用:让自己看起来像个领导者

 20.高效团队的窍门在于“微笑”,用微笑引爆员工的潜力

 21.不经意的眼神,是人与人之间的美丽的“信使”

 22.丰富的面部表情,全面地开启另一种沟通的频道

 23.注意你的“小动作”,余情尽在不言中

 24.用好“身体接触”,表达善意和亲密的最好方式

 25.“缺点暴露”效应:有时,真诚要比体面更加重要

 26.小心“波纹效应”:做一个可以笑着“发怒”的人

第四章 避开心理陷阱,练就鉴别“真”才的火眼金睛——选人要跳出第一印象的圈套

 27.韦尔奇原则:称职的领导者,必定是出色的伯乐

 28.特雷默定律:看重人才的优点而不是缺点

 29.避免“投射效应”:不要用你的喜好去衡量他人

 30.消除“刻板效应”: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你的下属

 31.打破“思维定势”,唯“学历”者,只会埋没人才

 32.不要“以貌取人”,长时间观察,才能够真正了解下属的心

 33.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34.用好“信任效应”:大胆地任用你所看准的下属

 35.大荣法则:企业最大的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第五章 摸清下属的性格,根据下属的秉性去安排工作——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能够创造最大价值

 36.德尼摩定律:金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

 37.不值得定律:人只有做符合自己的事,才会更加积极

 38.贝尔效应:给下属创造“展露”才华的机会

 39.“100—1=0”定律: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精英

 40.遵守短缺元素定律:集中所有的力量,解决团队里的“短板”

 41.运用“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

 42.头脑风暴法则:让下属自己开动脑筋想问题

 43.协同效应:合理配置,能够充分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第六章 运用群体心理,领导者能有效凝聚团体共识——激发心理共鸣,创造上下和谐的信赖关系

 44.用活“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

 45.避免“华盛顿合作”现象: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46.利用“近因效应”:情感来源于相似、互补与相知

 47.善用“人际吸引增减原则”:与下属相处的“黄金法则”

 48.妙用“从众心理”:团队有多大的感染力,员工就有多大的潜能爆发力

 49.雷尼尔效应: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员工就会给你高效的工作回报

 50.同体效应:把员工当做自己人,员工才会与你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51.重视“80/20原则”:用关键的少数,带动整个团队

 52.向员工描绘愿景,共同目标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第七章 把握心理平衡,领导者才能更容易地说服人——管人要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

 53.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54.留白效应:“宽容”能博得下属的爱戴和敬重

 55.情绪ABc理论:员工心情好,事情才能做得更好

 56.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57.尊重原则:你给下属留面子,下属就会给你更多的面子

 58.熟知“交互原则”:领导者要让下属感知到你的关心

 59.谨记“铁轨法则”:领导者亲此疏彼不可取

 60.皮尔斯定理:多隐一寸锋芒,就多一分机会

 61.古狄逊定理:好领导的形象就是“呆若木鸡”

第八章 用好心理诱导,把下属引导成你想要的样子——领导者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62.员工的“模仿心理”是一柄双刃剑,要懂得引导

 63.红苹果效应:身教重于言教,行为要比语言更重要

 64.多用“邻里效应”:要把下属变成你坚实的“支持者”

 65.用好“登门槛效应”:搭好“梯子”,下属就能够顺“梯”登上“巅峰”

 66.“垃圾桶”理论:有效地解决员工偷懒的问题

 67.“YES/BUT定律”:不愿答应的事情,要先接受再拒绝

 68.情感征服定律:情感有时要比利益更能打动人心

 69.饥饿效应:有了“饥饿感”,才会更有“味道”

第九章 实施心理加压,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管人要善用“压力”,促进下属的进步

 70.飞轮效应: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71.蘑菇定律:“破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

 72.马蝇效应:引进“活跃分子”,激发团队成员的无限活力

 73.冰淇淋哲学:用“逆境”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斗志

 74.帕金森时间定律:有了紧迫感,工作才会有效率

 75.利用“承诺和一致原理”,迫使他人履行自己的承诺

 76.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必要的权利,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77.赫勒法则: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没有工作的动力

第十章 避免“零和游戏”,让下属与自己各得其所——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78.绕开“竞争优势效应”:共赢,才是最大的赢

 79.玉山法则:小处尊重个人,大处重视团体

 80.换位思考定律: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别人,能给他人好感

 81.成就需要理论:用“参与式”管理,满足员工的成就需求

 82.用好“边际效应”,最小的投入能产生最大的回报

 83.异性定律:“两性”在一起与“同性”在一起,有很多的不同

 84.墨菲定律: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85.磨合效应:完美的契合,来自于必要的割舍

第十一章 领导者有“野心”,才能有卓越的成就——卓越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野心家”

 86.杜根定律:让你握有一张永久有效的坐票

 87.吉格勒定理:气魄大,方可成大:起点高,才能至高

 88.懒蚂蚁效应:领导者的任务是实时注意市场动态

 89.防范“隧道视野效应”:放弃小利,才能获得长远利益

 90.避免“羊群效应”:敏锐的判断力,能够掌控成功的契机

 91.注重“创新效应”:从细微的市场机会中,不断地去创新进步

 92.哈默定律:“敢想”就有市场,没有卖不掉的“梳子”

 93.快鱼法则:速度要比实力更重要

第十二章 集中命令系统,培育“制度高于一切”的理念——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

 94.应用“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95.注意“蝴蝶效应”:1%的错误,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96.看透“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97.小心“同花顺效应”:领导者发布命令时,不能含糊其辞

 98.提倡“热炉法则”: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99.手表定律:给员工太多的指示,只会让员工无所适从

 100.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透明度,强化员工的自我约束机制

 101.奥卡姆剃刀定律:效率的真谛,就是化繁为简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5.化解“逆反心理”:能够使下属从“不听话”到“变乖”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心理态势,所以也称为逆向心理和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生活中,有时越是被提示不可做的事,人们就越是会想尝试一下,所以当某件事被禁止时,人们反而会对此产生更强烈的向往。人们会认为这种行为被禁止,自己行动的自由就被束缚了,因而就要产生逆反心理,就越是会以各种手段来谋求恢复被禁止的自由。

比如:大人越是告诫青年人不要酗酒、抽烟,这反而使他们越发地学着偷偷地喝酒、抽烟;还有,在生活中,越是短缺的商品人们越是千方百计地去购买,或是看到了某条禁止的报道之后,心里面反而会产生一种想去尝试的感觉。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就来自于逆反心理。

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和辛德兹两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在某大学的男洗手间里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其中一块牌子署名为“大学警察保安部长”,并以严厉的口头警告:“严禁胡乱涂写”;另一块牌子署名为“大学警察区委员”,并以相对柔和的语气声明:“请不要胡乱涂写。”每隔两个小时换一次警告牌,然后调查挂牌子的洗手间里被涂写的数量。

结果,挂着“严禁胡乱涂写!大学警察保安部长”的牌子的洗手间被涂抹的情况反而更加严重。这就说明了越是被严加禁止,越是摆出权威,参与涂抹的人也就越多。

对于有些人,在某种事情上你越是禁止他去做,他反而越发禁不住地去做,尤其是性格倔犟的人更会如此。反之,你放手不管,说“你尽管去做吧”,他反而不愿意服从于你的指示了,或者他在内心里起了一种怀疑,结果就不去干了。所以,当领导者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在很多情况下“操纵人心”,管理也会变得“易如反掌”。

比如:在迪斯尼乐园里游玩,你会发现园中根本没有烟灰缸,所以有人问管理员:“这里是禁止吸烟的吗?”而管理员却会回答:“不,不禁烟,吸烟也是可以的,烟灰请直接往下丢就行了。”但是,当你看看清洁的四周围,你根本发现不了任何一个烟蒂,因此当一些游客想抽烟时,就会觉得不应该在这一尘不染的地面上丢下烟蒂了。所以,在迪斯尼乐园,吸烟的人很少。虽然很多人在平日里毫不在乎地乱丢烟蒂,但是当他们被管理员公开地一说“请丢”时,反而倒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所谓领导的艺术也恰恰体现于此。当一名下属心中存在有抵触情绪的时候,就算你所讲的话再有道理,他也有可能仍然无法听进去,并且有时还会把你的好意当成为恶意。要说服这样的下属,领导者就最好选择这种“迎合”式的策略,这样就可以让原本不愿意和你交流的下属和你有了继续说话的机会。

比如:正当一个盛夏的中午,某工地的工人们正在乘凉休息,这时一位监工走上去就把大家臭骂了一顿,说拿了工钱坐着不做工是不对的。这样做,工人们可能会因为害怕监工而站起来去工作了,可是当监工一走,他们便有可能又停手了。因为那位监工不了解人们的心理,用一种强硬的态度,反而会使得人们产生逆反心理,更要与你作对,最终导致事与愿违。

但是如果改变一种方式,监工走过来不是训斥,而是走上前去和颜悦色地说道:“天气真是太热了,坐着休息还是不断地流汗,这怎么办呢?朋友们,现在这些工作是很要紧的,我们再忍耐一下赶一赶活好吗?我们早点干好了,早点回去洗一个澡后休息会更舒服的。”这样,工人们很可能就会一声不响地忍着暑热去工作了。

人们在激动的时候,往往会以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所面临的人和事。而这样的方式却往往会使被处置对象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失望情绪,进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样反而会置自己于更不利的地位。所以,在这种时候,领导者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感情,让处理问题的方式艺术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北宋真宗年间,军马副都指挥史张敏奉旨训练骑兵。由于他军令过于严厉,不注意有张有弛地结合,官兵们都难以承受,于是谋划兵变。朝廷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真宗亲自召集宰相王旦和大臣们商议对策。

王旦说:“这件事如果责怪张敏,那么今后别的将帅怎么再带兵?而现在如果马上逮捕策动兵变的人,就会震动京城引起众人的不安和恐慌。记得陛下几次想任命张敏为枢密使,现在如果能够提升他,则既解除了他的兵权,又会使得谋反将士安定下来,事情就会平息下来了。”

宋真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左右的大臣说道:“王旦善于处理大事,是难得的好宰相。”

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应该是善于节制自己的感情的。因为,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会面临着各种一触即发的局面。在这种时候,如果不作一些软化处理,而是以硬制硬,那么就很可能点燃一把大火。

就像王旦,如果他把那些意图兵变的人逮捕起来,由此就有可能引起混乱,这种局面可能会比兵变还要更加糟糕。所以,王旦换了一种输导的方法,将张敏提升了一级,这样既缓解了张敏的激动情绪,也使得叛军失去了首领,由此便可不战而胜。

所以,作为领导者,一定要熟知这一心理倾向,不要总是严厉地训斥下属,大吼大叫,偶尔说说:“不必那么认真也可以啊!试试看吧!”倒有可能让“不听话”的员工变得更加“乖”。

P14-16

序言

心理学家莫利儿曾说道:“人是心理的动物,其情绪、价值、思考、意念和抉择,莫不被环境、教育和经验所左右。”

有些领导者善于洞察人心,揣摩人性:他即使不给下属什么恩惠,却也会变着法子叫下属对他“感恩戴德”。这是得益于他们掌握了职场心理学原理的缘故。

作为领导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原理和心理谋略,这样才能够针对不同个性的员工,用适合于他们的方式进行沟通和管理,并有意识地提高员工的职业意识、工作满意度,以及自我激励意识,从而更加充分地调动出员工内在的工作积极性。

正所谓:“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识水性,成功要懂人性。”如果一位领导者能够掌握更多的职场心理谋略,那么他就能够掌控下属的心理变化、左右下属的情感,帮助下属在被动的局面中摆脱困境,在主导地位上能够运用心理谋略去影响与控制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在工作中,每个人看问题和处理事物的方法也都不尽相同,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同和矛盾。对于领导者来说,管理的关键是“管心”,管住了人心、抓住了人心,也就抓住了管理的核心,就能够让员工主动地发现自己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解决好各类问题。

一本好书,总是能够给人们一些启迪和智慧,让人们学会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人们变得坚韧而更加有智慧。《领导者的101个心理谋略》一书,就是这样一本讲述领导者如何更有效地管理下属,深入挖掘员工潜力的实用教程。在管理实践中,您遇到了哪些棘手的问题,遇到了哪些让您感到头痛的员工,您不妨在本书中寻找答案。或许能够让您豁然开朗,让困惑得到迎刃而解,并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本书是您在管理实践中最实用的宝典。阅读它,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人类史上最诡谲、最强大的心理战术,不露痕迹、迅速地掌握“化敌为友”、结交人脉的方法,激活智慧潜能、提升智慧生存的空间,使得职场领导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最后成为终极赢家。

当然,好书不仅是要让人能够满足其阅读乐趣,更为关键的是能够从中学习到方法和策略,将复杂的事物用简单的方法就能够顺利地解决。所以,作为一本关于职场心理学的通俗读物,既要能够体现出读者阅读的趣味性,更要具备能让读者学习和参悟的哲理性,将各类管理观点寓于实例中通俗易懂地展现出来。

本书的宗旨是:做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掌握领导者最实用的心理谋略,精通领导者管人的艺术;运用领导实用心理学,让组织能够基业常青,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本书在编撰的过程中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成功领导者在管理实践中所总结和积累下来的实用性较强的心理谋略案例。这些案例,既可以提高您阅读本书的兴趣,更可以让您在阅读本书中得到更多的思想启迪。

哲人说过:“要走成功路,先读成功书。”一本好书,就是您直接走向成功、创造辉煌的金钥匙;与更多的成功者对话,您必然会得到成功者睿智的指点,使您的领导生涯更富有活力,极大地提升您作为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让您能够无往而不胜。

编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领导者的101个心理谋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兆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00202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3-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