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春(汉英对照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约瑟夫·康拉德是波兰裔英国小说家,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著有《黑暗的中心》《吉姆爷》等名篇。康拉德有着二十余年职业海员经历,因而小说也以海洋题材颇负盛名。《青春》是根据作者在1881—1883年以二副身份带领“巴勒斯坦”号商船去东方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内容推荐

《青春》是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充满青春激情的小伙子马洛的首次东方之旅。马洛在破旧的“圣地”号货船上任二副,他和同伴经历了水与火的洗礼,勇往直前。虽然“圣地”号后来遭到灭顶之灾,但全体水手分乘救生艇继续前进。马洛指挥最小的救生艇率先抵达陌生的海岸,赢得了胜利。

目录

青春

YOUTH

附:作者简介

 谈梁遇春

试读章节

青春

这件事只能发生于英国,别的地方都不行,因为在英国,人同海可以说是互相贯穿——海走进许多人的生活里面去,人们也都知道一些,也许完全晓得,海上的娱乐,海上的旅行,或者海上挣面包的生涯。

我们围着一个乌木桌子,它反映出酒瓶,红葡萄酒酒杯,同我们的脸孔,当我们倚肘而坐。一个是公司经理,一个是会计员,一个是律师,一个叫做马罗,还有一个是我。公司经理从前是昆威船上的水手,会计员在海上服务过四年,律师——一个值得敬爱的根深蒂固的保守党,高派教会信徒,是一个极好的老头子,一位知耻的君子——曾经当俾·奥公司船上的大副,在从前好日子时候,那时邮船最少有两只桅装了横帆,常乘一阵合式的时令风走下中国海,低处高处都安有许多补助帆。我们大家起始都是靠着商船谋生。所以在我们五个人里面,有海这个坚固的关系,还有同行的友谊,这种亲切之感是对于游艇、航行取乐和其他海上玩意儿的任何热心都不能给的,因为一个只是人生的游戏,而那个却是人生本身的事情。

马罗(最少我相信他自己是这样拼他的名字)说出某一次航行的故事,或者还是说某一次航行史比较妥当些:

“是的,我也见过一些东半球的海;但是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第一次到那里去的航行。你们诸位知道有些航行好像是上天安排好来做人生的解释,它简直可以说是人生的象征。你奋斗,你工作,你出汗,你几乎把自己杀死,有时的确把你自己杀死,只是为着要千一件事情——而结果你不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你有什么错处。你无非什么也做不好,无论大小的事情——简直世界上没有一件事你能够做——甚至于连娶一个老处女,或者把无聊的六百吨煤运到原定地的港口都办不到。

“那次航行从头到尾是个值得纪念的事情。那是我第一次到东方去的旅行,又是我第一次当二副的航行;又是我船主第一次带船。你们会承认这是个极有意思的时候。他最少也有六十岁了;一个身材矮小的人,背宽大,却不很直,肩膀弯着,一只腿比那只腿更往外曲,他有那种绞扭的形态,在田地上工作的人们所常具有的。他有一副像破坚果的家伙的脸孔——下巴同鼻子想相遇,把陷进去的嘴遮住——脸的四围有绒毛一样的铁灰色须发,那好像洒有煤灰的棉织围巾。他这副古老脸孔里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出奇的活像一个小孩的眼睛,具有一种坦白的神情;有些很普通的人们靠着天生难得的纯洁心地同正直胸怀能够一直到死都保存着这种情调。什么使他肯雇我当船员,的确是件奇怪的事。我刚从一条走奥斯大利亚洲的上等快帆船出来,我在那里当三副,他对于上等快帆船好像有个偏见,认为是贵族的,时髦的。他对我说:‘你知道,在这条船里,你得工作。’我说我一向无论到哪一条船都得工作。‘啊,可是这里的工作跟你所说的不同,而且你们这班从大船出来的先生们……好罢!我敢说你干得下。明天来加入罢。’

“我第二天去加入。这是二十二年前的事情;那时我才二十岁。时间过得多么快呀!那是我一生里最快乐日子里的一个。请想一想!第一次当二副——一个真真有责任的职务!我不肯把我这个新任命状拿去换百万家产。大副仔细地把我打量一下。他也是个老头子,但是另外一个派头。他有罗马人的高鼻子,雪白的长胡子,他的名字是马洪,但是他坚持这个字该念做冒纳。他的亲友很有权势;然而他的命运总不好,他老没有成功。

“至于船主,他有许多年头都在海岸上来往的小船里,后来到地中海去,最后走进西印度群岛的商船。他从来没有绕过好望角。他只能写出麻糊的字,根本就不大注意写字。这两位当然都是极好的海员,夹在这两个老汉之中,我觉得像一个小孩子跟两个当祖父的人们一起。

P1-4

序言

几个月前,受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辑邀约,为他们精编的一套民国名家经典译丛作序,并收到电子初稿小样。虽执教英文近30年,翻译专业书籍、英美小说、杂文等文字量近200万字,但为学贯中西的大文学家、民国时期精英才俊郁达夫、徐志摩、林徽因等人的译作写序,岂敢?故几番推辞,不敢承约。但手中拥有了这份来自故乡的电子书小样,我如获至宝。在北欧夏日极昼极长的日光里,工作之余,悠闲地坐在斑驳树荫下、湖边草坪上或街边咖啡座里,我先睹为快。捧书细读,重温英汉对译的妙与美,我似乎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与我少年时起就崇拜的冷峻的郁达夫、才情的徐志摩和美丽的林徽因在方方正正的中文里相遇啦!我在字里行间感受民国时期那股清新的译风,在诗化的素美语言中玩味彼时翻译的乐趣,徜徉在看似信手拈来却也处处机巧的篇章中,时空仿佛凝滞在那精读时刻。

年少时,也曾读过英文原著小章节。一路走来,人生中年,在英语语境中深入到久远的原著,伴着波罗的海海边的余晖,我再一次理解郁达夫作品《沉沦》与他的译作《幸福的摆》的某种关联。主人公华伦徘徊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命运从悲喜转为平和,仿佛那身边大海,时而惊涛拍岸,汹涌澎湃,而后又归于平静安详,不禁抒发感叹:这就是人生啊!

某个晴朗的周末,我在湖边草坪席地而坐,像个12岁的小姑娘般充满好奇地读完了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撰写、林徽因译就的《古代的人》。房龙像个博学的圣诞老人,精巧细致地引领读者走入历史长河,贴切的行文勾画人类进步的面面观。而时年22岁的美丽才女林徽因用她缜密的逻辑、精致的文字、纯熟的译法再现原著风格。读她的作品如同欣赏她设计的精美建筑,那样灵动,那样飘逸。

徐志摩的诗才尽人皆知,他的字句清新、意境优美和神思飘逸,历来是文青们效仿的典范。美慧的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尔人格的精华给了诗人灵澈,他们惺惺相惜。最适合在一个绵绵细雨的日子,捧一杯咖啡或清茶,读《园会》,品《一杯茶》,看《理想的家庭》之模样。诗人用他如诗般的音律,典雅的人名转译,神奇点睛之笔,重现多位栩栩如生的欧美人物形象,亲切而又陌生,仿佛老上海城隍庙游园会,走来一群曼妙的蔷媚,谈着雨夜的翡冷翠……

快生活时代,让我们的思想、思绪慢下来,品读经典,体会文字语言的译介之美。让这译介的“媒”引领我们走入东西方文化的“国际理解”之中吧!

张东辉

(英语教授、维尔纽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于维尔纽斯

2016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他(康拉德——编辑注)的著作都是以海洋做题材,但是他不像普通海洋作家那样只会肤浅地描写海上的风浪:他是能抓到海上的一种情调,写出满纸的波涛,使人们有一个整个的神秘感觉。他对于船仿佛看做是一个人,他书里的每只船都有特别的性格,简直跟别个小说家书里的英雄一样。然而,他自己最注重的却是船里面各个海员性格的刻画。他的人物不是代表哪—类人的,每人有他绝对鲜明的个性,你念过后永不会忘却,但是写得一点不勉强,一点不夸张.这真是像从作者的灵魂开出的朵朵鲜花。这几个妙处凑起来使他的小说愈读,回甘的意昧愈永。

——梁遇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春(汉英对照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约瑟夫·康拉德
译者 梁遇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87876
开本 32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26
CIP核字 2016276275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180
11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