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相信——这是一部开启和影响年轻干部历程的书;这是一部开凿政事境界的书;这是一部心心对接的书;这是从大地上长出来的书。
你可以不读,但你读了便会啜到灵魂的泉水,你的身体便会散发出生命的幽香。
这是一个哲理的世界;这是感悟的天空;这是实践的山川;这是来自第一线的第一只眼的穿越。
想成长吗?那你最好把它翻开……
图书 | 第一只眼--年轻干部自我修养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请相信——这是一部开启和影响年轻干部历程的书;这是一部开凿政事境界的书;这是一部心心对接的书;这是从大地上长出来的书。 你可以不读,但你读了便会啜到灵魂的泉水,你的身体便会散发出生命的幽香。 这是一个哲理的世界;这是感悟的天空;这是实践的山川;这是来自第一线的第一只眼的穿越。 想成长吗?那你最好把它翻开…… 内容推荐 一个人年轻,你不知道在他生命的历程里会发生什么样惊天动地的事情;一个干部年轻,你不知道在他岁月的长河里会升起怎样遮天蔽日的风帆。 因为长期从事干部管理,职业的本能使作者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有着更多的关注、思考和不尽的期待。 生活中没有一个英雄是从阁楼里走出来的,“社会就是书,实践就是教材”,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是“大地的建筑”!作者把这个观念带到了这本书中,在书中他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这些事例闪烁着实践的光辉,展示着大地的深厚、苍莽与辽阔。 目录 自序:海拔的高度 第一篇 生命的灵魂 心中的绿洲——举起信仰的旗帜 你有什么样的背影——领导廉洁与社会文明 不要“恋栈”——让权力神圣起来 要把水端平——关于以政策公平保障社会公平问题 张良谋国 韩信谋生——“领导”是一种为民执政的事业 第二篇 要有一个守护神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关于立身之本 在阳光下工作——谈拒绝“潜规则” 依人者危,臣人者辱——独立人格谈 你必须有的感情——关于仁爱 属于命脉和根基的东西——谈诚信 不要有“坏”的第一次——慎初琐见 危险的“完全同意”——民主集中制刍议 第三篇 用什么决定你的命运 肩膀应该是铁打的——领导什么者5得扛起来 一种最有价值的东西——让观念与时俱进 精神上的英雄——自制的力量 不能“婴儿化生存”——给女性领导加油 是水清澈,是火通红——对性格差异的理解 有一个词叫“热血喷张”——永远激情 有一种冻死是不会老的——永恒的年轻 自强不息的力量——什么叫坚强 比天空更宽阔的——宽容赋 第四篇 最漂亮的“聘礼” 规律是不能抗拒的——按科学发展观去工作 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实践永远是最重要的 一个先决性的条件——融入到工作对象中去 心在其中,身在其外——距离的辩证法 有一种办法会使你走得更快——妥协的辩证法 打开彼此心灵的门窗——关于沟通的艺术 一件既要有“胆”又需要“谋”的事情——如何对正职说“不” 靠什么不出现“高速公路现象”——规章制度一、二、三 句句有内容——你会“讲话”吗 第五篇 你的“SOD”蜜 阳光总在风雨后——当你与“机运”擦肩而过时 “软起首”——在新官上任的时候 懂“我”——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片儿静静的绿叶——向谦虚敬礼 人性深处的渴望——对平等的思考 “家和”万事兴——要把手变成一只拳头 一个最好的习惯——学习六谈 把自己当成公众人物——请主动接受监督 生活在绿色的世界里——交友的原则 春风要度“玉门关”——如何对待异性的感情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择偶寄语 附:《苍生大政》主人公肖哲川从政言锦 试读章节 你有什么样的背影?——领导廉洁与社会文明 现在人们对各种腐败现象都十分痛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共提出了6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一条就是腐败现象问题。我觉得所有领域的腐败都是社会的毒瘤,都必须切割下去。但首先必须解决好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有一个学者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位中国记者问一位外国老人一个问题,那位学者说,我听了之后非常沉重。记者问那个老人,你们国家的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环境意识,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做不到?这位老人沉默半天,做了这样的回答:我们的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接着这位学者感慨道:孩子不是听着父亲和长官的教训长大的,只要你的父亲,你的长官行为非常端正,行为文明程度非常高,够了,后一代肯定跟着你走。 朱自清写过一篇著名散文,很巧,叫《背影》,写他父亲的。散文的开头就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从父亲的背影看到的是一种沧桑和枯老。我想我们的整个社会在领导干部的背影上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能看到挺拔的背影、能看到可以称作脊梁的背影,但也时常会看到许多佝偻不堪、猥猥琐琐的背影! 这个例子让我想说的是,社会所有问题的出现,不能简单地责怪出现问题的领域。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出了问题,那么所有领域都可能会春问题。 十几年前我曾和父亲探讨过一个问题,我问父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么多人吃不饱饭、吃不上饭,很多地方树皮都让人剥光了,可为什么社会秩序还基本正常?为什么犯罪率没有明显提升?人都快饿死了,发生哄抢、劫货、偷盗的情况应该是正常的,可只看到有人描述挨饿的情景,却没看到有人描述“混乱”的情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父亲听完我的问题,静想了一下后说道: “那时大家都在挨饿,”我还是不解,都挨饿就会“文明”吗?这时父亲脸上呈现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表情,他的语气告诉我,他叉回到了那个年代 父亲再次解释道:“我说的都挨饿是指做领导的同普通老百姓一样,都在挨饿?那时主席、总理都不吃肉了,粮食也定量。”我不再问了,因为我明白了,虽然父亲说出的不会是全部的原因,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个社会要“文明”,要有良好的风气,首先掌握社会公权力的人要“文明”,要有好的风气,要有经得住检验的行为准则,“有权”的人如果不做“好事”,怎么可以要求“无权”的人去做“好事”呢?你要求他他就能那么去做吗?他会说你州官可以放火,我百姓为什么不能点灯? 现在有的地方有领导专住区,有的叫市长楼(地级市),有的叫市级楼,就是市一级领导住的二层或三层类似别墅武的楼房。当住房实行货币化后,这实质是一项很大的“福利”。有一篇材料曾介绍了一位市委书记坚决不住市级楼的事。 市委书记是新到这个市工作的,这个市的市级干部都住进了200平方米的市级楼。他调转之前,市里又盖了几幢,是给新提拔和新调转市级领导准备的。 办公室主任让他选房子那天,他愣了半天,他想到了一个词——贫富差距。现在贫富差距现象比较突出,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已经住别墅开小车了,而相当一批在职和下岗的职工还住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人们把这种连片房子叫棚户区。住在这里的,冬季有不少家庭连暖气费都交不起。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保证社会公平。要让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要让他们的心理达到一定的平衡,而要达到这种平衡,除了给他们解决更多的具体问题外,作为领导干部,还不能往富有的那一边靠。你不往那边靠,老百姓一般就不说什么了,否则天平就会失衡。他还在心里掂量,市级楼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这么使用纳税人的钱合适吗?最后他决定坚决不住市级楼,而且不允许再建市级楼。 领导干部的道德形象如何,在今天来讲主要是廉洁自律形象如何,这个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处在社会文明的核心、动力位置上。好的形象会示范社会、引领社会、净化社会,相反,不好的形象就会涣散社会、瓦解社会、污浊社会。没有一个社会不是盯着领导者的背影的,我曾看到一个小笑话,这个笑话让人“笑”得心疼,疼得流血。一个教育局长到一所学校视察,学校贴出了一条标语,刚看到这条标语时教育局长很高兴,当看完后,勃然大怒,登车绝尘而去。那条标语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它的后面还有两个字:局长。这是什么背影啊?年轻干部,你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背影呢? 背影不是阴影,背影是可以背负着阳光,同阳光一起灿烂的!《东方红》这首歌谁都会唱,但不知道我们认真想过它的歌词没有。第二段的歌词开头是:“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什么叫照到哪里哪里亮?就是共产党给人民带来的是光明,是美好的东西,而不是黑暗、丑恶的东西。正是你能带来这些好的东西,能够闪烁出灿烂的光芒,人民才发自内心地唱这首歌,才坚定不移地跟着你走。 中国人从来都是用生命的感受来理解一切的,他不看你正面的嘴怎么说,说什么,他就看你的背影,就看你的背影是直还是佝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把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书记”在旧时是最小的官职,人们把它叫做“书记官”,它相当于今天的文书、秘书。一篇文章讲,为什么共产党选择最小的官称、与老百姓最近的官职作为党的各级负责人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的称呼呢?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与旧社会决裂的决心,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绝不当官僚,绝不做欺压百姓的老爷。“书记官”,这是党的背影,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背影。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光辉的背影。P7-10 序言 一个人年轻,你不知道在他生命的历程里会发生什么样惊天动地的事情;一个干部年轻,你不知道在他岁月的长河里会升起怎样遮天蔽日的风帆。 因为长期从事干部管理,我几乎每天都要同我们地区的干部进行息息相闻的交流,职业的本能使我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有着更多的关注、思考和不尽的期待。我认为,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上,可能没有比年轻干部的成长更重要、更具有战略意义的了,就像人类的希望在于年轻的一代一样。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年轻干部茁壮成长,执政队伍人才辈出,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要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未来10年、20年对领导人才的战略需要,科学制定和认真实施干部培养规划,切实抓好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这是极有远见的论断。 我没有能力从领导科学角度对年轻干部成长进步规律做出理论性的提炼和总结,但是,对这一问题长期的接触和关注,使我有了一些经验和阅历上的优势,把经验和经历的感受“抖搂”出来,也许更容易开发出“亲近”的功能。 我是从事具体干部管理工作的,这种工作性质使我更看重实践对年轻干部成长的作用。生活中没有一个英雄是从阁楼里走出来的,“社会就是书,实践就是教材”,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是“大地的建筑”!我把这个观念带到了这本书中,在这里我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这些事例我敢说它闪烁着实践的光辉,展示着大地的深厚、苍莽与辽阔。 在大量的事例中,有几个摘取于我2007年5月出版的长篇小说《苍生大政》中。因为这里没有更多的提炼的过程,一定意义上讲,它不是创作,而是对生活版本“直接”的移植和复制。同时我还把《苍生大政》主人公肖哲川说的话整理成“言锦”放在书的最后。肖哲川是一个忠诚信仰的领导干部,是一个胸可沃日、大爱无际的领导干部,是一个永远仆伏于苍生的领导干部。他的“言锦”会洞开我们心灵的窗扇,从而迎来阳光和蓝天的涌入。 我的观念还使我选择了“实用主义”。我无力也无意追求庞大和面面俱到。在这本书中,我坚决地选择了只写我认为对年轻干部最有用的东西。信仰和信念是生命的灵魂;品格是人生的保护神;性格是命运的把手;才干是最漂亮的“聘礼”;修养是最美丽的保养。它们是生命的基因!是生命的蛋白质、维生素!当然我对“有用性”的判断不一定准确,但判断属于“能力”问题,怎么写属于“思想”问题,我就是这样一种思想。这样做至少可以减少对别人时间的浪费,如果幸运的话,它还可以显得醒目一些。醒目是会产生记忆的。 在这本书中我更希望表达的是一种观念而不是技艺。我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观念是第一位的,技艺是第二位的,观念是发展、变化和创造的法则。基于这一点,这本书中基本没有操作的流程,没有“规定性的技术动作”。没有这些,才会有可能有那些。 有一本书叫《第三只眼》,书名含有客观的、外在的观察、监督之意。书名深刻而漂亮。它对我的打动和启发,使我愿意为此书起一个“临摹”性的名字——《第一只眼》。当然,以此为名,绝不仅仅因为它漂亮、醒眼,而是由于它有一种量身定做般的合适。我在这本书中做的不是别的,而是内在的观察,是一种身在其中、心在其内、情在其里的倾诉和思考。 我的能力决定我无法把这本书写得更好,但作为一个组织工作者,我真切地盼望年轻干部会成长得更快、更好!时代的走向、走速和质量决定于他们! 我的家在渤海之滨,海平面往北,地势逐渐走高,最后是高山峻岭。每每看到这道道山脉,我便会想到一个概念:海拔的高度。而当我看到年轻干部时,这个概念便会“活”起来,“动”起来,看吧,我们的年轻干部正在一步步离开海的平面,正在踏上大地,走上高原,登上山巅…… 作者 2008年10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一只眼--年轻干部自我修养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旭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3348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3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42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