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
内容
编辑推荐

孙武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吸取古今整理、注释、校勘的优秀成果,对《孙子兵法》全文进行注释,每篇逐一翻译,资料丰富,解说详尽。这是一部青少年学习、研读《孙子兵法》的优秀读本。

内容推荐

孙武的《孙子兵法》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比欧洲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早了近2300年。

《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两种军事思想的斗争,是新兴地主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内容主要涉及对战争的基本原则、作战原则、战略战术等问题的论述。全书共13篇,分别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本书采取分篇介绍的形式,每篇由三大板块组成:原文、注释和译文,参考多个版本,其中原文部分以历史上最权威的著作为底本,准确可靠;注释详尽,简单明了;译文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配图严谨、恰当。

目录

一 始计篇

二 作战篇

三 谋攻篇

四 军形篇

五 兵势篇

六 虚实篇

七 军争篇

八 九变篇

九 行军篇

十 地形篇

十一 九地篇

十二 火攻篇

十三 用间篇

试读章节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它是关系百姓生死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是不可以不认真地考察和研究的。

因此,要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形势:一为“道”,二为“天”,三为“地”,四为“将”,五为“法”。“道”指要让民众和君主在政治上的意愿保持一致,那么,打仗的时候他们才会与君主同生共死,不害怕危险;“天”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等季节气候的变化;“地”指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战地的广阔或狭窄、死地还是生地等条件;“将”指指挥者应具备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法”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军官的统辖管理和职责范围规定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凡是属于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没有不知道的,但是只有完全掌握这些情况的人才能取胜,相反,没有掌握的就会失败。此外,还需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从而来探究战争胜负的形势,即谁施政更清明?谁的将帅更有才能?谁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谁的军纪更加严明?谁的兵力强大?谁的士兵训练有素?谁赏罚分明?我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出谁胜谁负了。

如果接受了我的军事思想,并且任用我领兵作战的话就一定会胜利,那么我就留下来;但如果不接受,却任用我领兵打仗的话就一定会失败,那么我只有离开了。

接受了我的军事思想,我将再从军事上造势作为取胜的辅助条件。所谓“势”,即凭借有利的情况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制定随机应变的策略。

用兵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却让敌人以为不能战;要打却装作不想打;要攻打近处却装作攻击远处;要远袭却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的话就用小利去引诱它;敌人混乱的话就要趁势消灭它;敌人力量充实的话就要加强防备;敌人强大的话就要暂时躲避它的锋芒;敌人易怒的话就用挑逗的方法激怒它;敌人谦卑的话就要使其骄傲;敌人休整充分的话就要使其疲劳;敌人内部团结的话就要离间他们的关系。总之,要在敌人还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进行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出击。战争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断,不可以事先规定或说明。

开战之前在庙算中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多;开战之前在庙算中就预料取胜的机率小,是因为具备致胜的条件少。具备的条件多的就能取胜,条件少的就会失败,更何况一个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就能得出来了。

P7-8

【译文】

孙子说:按照作战常规,出动快速轻便的战车千辆,装载粮草和军械物资的运输车千辆,军队十万,行千里运送粮草,那么前后方的平常开支,招待来往使节的费用,制造与维修作战器械的物资,修缮车甲的花费,每天都要耗资千金。只有作好了这些准备,十万大军才能够出发。因此,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就要求速胜,若是持久的话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城就会消耗人力,长期驻扎在外的话,会使国内的财政资金不足。如果军队疲惫,锐气受挫、兵力耗尽,财政不足,那么其他诸侯国就会趁此困顿局面进攻,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难以收拾这个局面。所以在用兵打仗上,虽听说计谋不足的指挥官速战速决的,却没有见过为使用精巧的计谋而拖延战争时间的现象。战争时间长久却对国家有利这种事情,从未听说过。因此,不能全面了解战争害处的人,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有利之处。

善于用兵的人,不再次征调兵员,不再三转运粮饷;各项军用在国内准备充足后,粮草补给就依靠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军粮就能满足了。

国家因兴兵而导致贫困的原因是长途运输,长途转运军需就会使百姓贫困。靠近驻军的地方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百姓的财资枯竭,财资枯竭的话就会急于应付赋税徭役。民力日益耗尽,财物日益枯竭,国内家家空虚,每家的资财耗去了十分之七。政府的经费,由于车辆的损耗,战马的疲惫,盔甲、箭弩、戟盾、矛橹的制作以及牛、车的征用,而耗去了十分之六。

因此,高明的将领总是务求从敌国解决粮草的供应问题。就地从敌国夺取一钟的粮食,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的粮食;就地从敌国夺取一石的豆茎,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的豆茎。

要使将士奋勇杀敌,就要激怒他们;要鼓励将士夺取敌军的资财,必须用财物奖励他们。因此在车战时,凡是缴获战车超过十辆的,就要奖赏那最先夺得战车的士兵,并且换掉敌军战车上的旌旗,将其混入到己方的车阵中;对于俘虏,要给予他们优待、抚慰和任用,这就是所谓的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持久。

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者。

P15-16

序言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军事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孙子兵法》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比欧洲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早了近2300年。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2500年前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吴国将军),被尊称为“兵圣”。原书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至前512年,是孙武初次见吴王时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司马迁《史记》中有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闻。阖间日: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两种军事思想的斗争,是新兴地主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内容主要涉及对战争的基本原则、作战原则、战略战术等问题的论述。全书共13篇,分别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本书采取分篇介绍的形式,每篇由三大板块组成:原文、注释和译文,参考多个版本,其中原文部分以历史上最权威的著作为底本,准确可靠;注释详尽,简单明了;译文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配图严谨、恰当。

编者

2011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春秋)孙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276646
开本 16开
页数 12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892.25-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25
156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