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历时句法研究/中国语言学书院语言学研究与探索文库 |
内容 | 作者简介 徐丹,法国索尔蓬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INAL CO)特级教授法国国家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人。1987年至190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就职。200年10月被选为法兰西大学研究院院士(Senior Member of University Instituteof France)。其研究领域属汉语句法、出士文献、语言类型学、语言接触。 目录 第一部分 傳世文獻的句法研究 漢語裹的“在”與“着(著)” 關於漢語裹“動詞+X+地點詞”的句型 從北京話V“着”與西北方言“V的”的平行現象看 “的”的來源 從動補結構的形成看語義對句法結構的影響 一一兼談漢語動詞語義及功能的分化 “使”字句的演變一一兼談“使”字的語法化 先秦漢初漢語裹動詞的指向 某些具有[±給與]意義動詞的語法化 趨向動詞“來/去”舆語法化 一一兼談“去”的詞義轉變及其機制 談“破”一一漢語某些動詞的類型轉變 “是以”“以是”一一語法化與詞彙化 第二部分 出土文獻的句法研究 上古漢語後期否定詞“無”代替“亡” 也談“無”“毋” 某些出土簡帛文獻裹所見的趨向動詞“來”和“去” 從《戰國縱横家書》看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 從《戰國縱横家書》看西漢時期的稱數表達 從《戰國縱横家書》看西漢初期複數概念的表達 西漢初期的概數表達 從《戰國縱横家書》看古漢語裹的施受同辭 古漢語裹的縱向時間表達 《戰國縱横家書》裹所見的空間詞及其表達 後記 内容推荐 徐丹著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历时句法研究》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传世文献的句法研究。其中兼有方言材料的佐证,在研究句法的同时,音韵学,文字学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证据。语言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偏重某一领域,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更深入,但是其他的领域应该是能参考的就要尽量地挖掘。这样的研究方法只能是有益而无害。本书的第二部分集中在出土文献的研究上,尤其是对《战国纵横家书》这一文献的研究。这部文献大概是公元前195年的写本。出土文献的材料更可靠、可信。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对比、互校,对勾勒出历时句法的概貌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历时句法研究/中国语言学书院语言学研究与探索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作者:徐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558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8 |
CIP核字 | 2017297071 |
中图分类号 | H141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