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黄道婆文化研究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共有论文31篇,主要着眼于黄道婆文化专题研究。相关学者从黄道婆生平籍贯、黄道婆纺织技术的来源、黄道婆对我国古代棉纺业的贡献以及其文化精神在现当代的构建与传承等方面,对黄道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本书逻辑严谨,论据充分,结构较为清晰,语言通顺,引文资料翔实,凝聚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观点颇有见地。 作者简介 陈光良,1951年生,海南三亚人,1977年中山大学经济系毕业,分配到广东民族学院政治系任教;发表论文48篇,出版专著和合著4部,主持和合作承担的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 目录 南传“棉路”与海南棉织文明探源——关于黄道婆研究的一份背景资料 再谈黄道婆向谁学艺——兼及学术研究与历史文化资源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与我国海上丝绸之路 从黄道婆事迹论及黎族棉纺织业史 元代有关黄道婆文献的解读——兼议黄道婆在崖州向谁学艺 黄道婆真诚、包容、创新的人文精神特质 崖州被乌泾被蓝印花布被 黄道婆的北归与元初海南 黄道婆与中国古代的棉纺织业——兼论三亚市建立黄道婆纪念馆的必要性 黄道婆文化精神及其弘扬 从普通劳动妇女至荣登神榜的黄道婆 邻里之间,能者为师——从传承黄道婆精神追溯中国早期的社区教育 古崖州是中国棉纺织技术的源头 关于建设黄道婆文化公园的构想 创建黄道婆纪念园的思考 黄母恩泽遍华夏——近年来徐汇区传承弘扬黄道婆精神的做法 共生与共赢:黄道婆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路径 黄道婆研究之我见 黄道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技术的研究 龙被与黎族纺织史——以“五龙出海图”龙被为例 黄道婆传播海南植棉织布文化技艺及其历史意义 关于黄道婆学习棉纺织技术的几个问题 崖州是黄道婆的大地母亲 南宋后期吉阳军城的一波发展——兼论黄道婆的棉纺技术或有海外来源 黄道婆研究的若干问题再探讨 黄道婆迁徙崖州时寓居村落考 黄道婆文化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黄道婆乃崖州人氏 黄道婆籍贯刍议 黄道婆改革后的捍弹纺织之具与黎族原始捍弹纺织之具的比较 20世纪以来黄道婆研究综述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道婆文化研究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光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63236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4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6.1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