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态高效养鳖新技术
内容
目录
章 养殖鳖概述
节 国内外养殖鳖的历史与现状 /2
一、国外养殖鳖的历史与现状 /2
二、国内养殖鳖的历史 /3
三、国内养殖鳖的产业现状 /3
第二节 我国鳖主产区养殖布局及产业现状 /5
第三节 我国鳖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7
一、乱引种现象严重 /7
二、乱杂交引发种源污染 /8
三、乱留种导致种质退化 /9
四、流通缺乏监管 /9
第四节 我国鳖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9
一、加大鳖良种培育力度,提高良种覆盖水平 /9
二、加快改造传统养殖模式,研发新技术和新模式 /10
三、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 /10
四、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源头把控质量安全 /11
五、加大原产地保护力度,做好原种提纯复壮 /11
六、做好种苗区域规划布局,符合产业长远发展需求 /11
第二章 鳖的种类及分布
节 鳖的分类及分布 /14
第二节 鳖的主要养殖种类 /14
一、中华鳖 /15
二、山瑞鳖 /16
三、泰国鳖 /17
四、珍珠鳖(佛罗里达鳖) /17
五、日本鳖 /17
六、刺鳖 /18
第三章 鳖的生物学特性
节 鳖的外部形态 /20
一、头部 /20
二、颈部 /20
三、躯干 /21
四、四肢 /21
五、尾部 /21
第二节 鳖的内部结构 /22
一、骨骼系统 /22
二、消化系统 /22
三、肌肉系统 /24
四、呼吸系统 /24
五、循环系统 /25
六、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25
七、排泄系统 /25
八、生殖系统 /26
第三节 鳖的生态习性 /26
一、生活习性 /26
二、食性 /28
三、生长习性 /29
四、繁殖习性 /30
第四章 养殖场的规划设计与建造
节 养殖场址的选择 /33
一、环境条件 /33
二、水源水质 /33
三、土壤土质 /34
四、饵料要求 /34
五、地形地貌 /35
第二节 养殖场的规划布局 /35
一、合理布局 /36
二、利用地形结构 /37
三、就地取材 /38
第五章 养殖池塘的结构与建造
节 稚鳖池的设计与建造 /40
第二节 幼鳖池的设计与建造 /40
第三节 成鳖池的设计与建造 /41
第四节 亲鳖池的设计与建造 /42
一、产卵场 /42
二、产卵房 /42
第五节 养殖温室的结构与建造 /43
一、塑料采光大棚 /43
二、封闭加温温室 /46
第六节 养殖场的防盗及水处理 /50
一、养殖场的防盗 /50
二、养殖场的水处理设施 /50
三、水源水处理 /51
四、养殖尾水处理 /54
第六章 鳖的营养需求
节 鳖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 /64
一、什么是蛋白质 /64
二、蛋白质的作用与需求 /65
三、不同养殖模式下鳖对蛋白质的需求 /66
四、鳖体内氨基酸的组成 /67
第二节 鳖对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需求 /68
一、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68
二、鳖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特点 /69
三、鳖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69
第三节 鳖对脂肪的营养需求 /70
一、什么是脂肪 /70
二、鳖对脂肪利用的特点 /71
三、鳖体内脂肪酸的组成 /72
四、鳖对脂肪酸的需求 /72
第四节 鳖对维生素的营养需求 /73
一、什么是维生素 /73
二、维生素的作用 /74
三、鳖体内维生素的组成 /75
四、鳖对维生素的需求 /76
第五节 鳖对矿物质的营养需求 /78
一、什么是矿物质 /78
二、鳖体内矿物质的组成 /78
三、鳖对矿物质的需求 /79
第七章 鳖饲料种类及投喂技术
节 鳖饵料的种类 /82
一、动物性饵料 /82
二、植物性饲料 /83
三、人工配合饲料 /83
第二节 鳖配合饲料的成分与配制 /85
一、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86
二、鳖配合饲料的配方 /94
三、饲料配制要求 /96
四、饲料的制作与配制方法 /97
第三节 活饵料的培养与获取 /98
一、水蚤 /99
二、螺蛳 /100
三、蚯蚓 /100
四、蝇蛆 /101
五、黄粉虫 /104
六、饵料鱼虾 /105
七、昆虫 /105
八、果蔬 /106
第四节 鳖饵料投喂方法 /106
一、投饲量 /106
二、投饲次数 /107
第八章 鳖的人工繁殖与育种
节 雌雄鳖的区分 /110
第二节 鳖的性腺发育 /111
一、卵细胞的生长发育 /111
二、精细胞的生长发育 /113
三、鳖性腺的周期变化 /114
第三节 亲鳖的选择 /115
一、亲鳖的来源 /115
二、亲鳖选择的时间 /115
三、亲鳖的年龄 /116
四、亲鳖的体重 /116
五、亲鳖的体质 /116
六、雌雄配比 /117
第四节 亲鳖的培育 /117
一、亲鳖放养前的准备 /117
二、亲鳖的放养要求 /119
三、亲鳖的饲养管理 /120
第五节 交配时间和交配行为 /122
一、交配时间 /122
二、交配行为 /122
第六节 鳖卵的收集 /123
一、产卵场的准备 /123
二、产卵行为 /123
三、鳖卵的收集 /124
第七节 鳖卵的孵化 /125
一、影响孵化的因素 /125
二、人工孵化 /126
三、孵化注意事项 /128
四、鳖卵的发育过程 /129
五、人工诱发稚鳖出壳 /130
六、稚鳖的收集和暂养 /130
第八节 鳖的育种技术 /132
一、鳖的品种 /132
二、引种驯化 /132
三、选择育种 /133
四、杂交育种 /134
五、转基因育种 /136
第九章 稚鳖、幼鳖的培育
节 稚鳖室外培育技术 /138
一、培育池要求 /138
二、放养前的准备 /139
三、稚鳖的放养 /140
四、饲养管理 /141
五、水质调控 /142
六、科学防病 /143
七、日常管理 /143
八、越冬管理 /143
第二节 稚鳖的温室培育技术 /144
一、温室的要求 /145
二、鳖池的要求 /145
三、放养前的准备 /146
四、稚鳖放养 /146
五、投喂管理 /147
六、水质管理 /149
七、日常管理 /150
八、病害防治 /151
第三节 幼鳖的培育 /152
一、放养前的准备 /152
二、放养要求 /153
三、放养密度 /153
四、饵料的投喂 /154
五、水质管理 /155
六、日常管理 /155
七、病害防治 /156
第十章 成鳖养殖
节 池塘主养 /158
一、养殖条件 /158
二、养殖前的准备 /159
三、幼鳖放养 /160
四、养殖管理 /161
第二节 鳖鱼混养 /162
一、鳖鱼混养的优点 /162
二、哪些鱼类可以鳖鱼混养 /163
三、鳖鱼混养池塘准备 /163
四、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 /163
五、日常管理注意要点 /164
第三节 鳖虾混养 /164
一、鳖虾混养的优点 /164
二、池塘要求 /165
三、放养模式 /165
四、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166
第四节 控温养殖 /166
一、养殖设施建设 /167
二、温室的要求 /168
三、气温和水温的控制 /169
四、控温养殖注意事项 /170
第五节 稻田养殖 /173
一、稻田养殖概况 /173
二、稻田养殖的意义 /174
三、稻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 /175
四、放养管理 /176
五、放种前后注意事项 /176
六、饵料投喂 /177
七、日常管理 /177
八、水稻栽培与田间管理 /178
第六节 藕田养殖 /178
一、藕田养鳖的优点 /178
二、养殖模式 /179
三、田块准备 /179
四、莲藕种植 /180
五、鳖养殖 /181
六、病虫害防治 /181
第七节 茭田养殖 /182
一、茭白的生长特性 /183
二、茭田改造 /183
三、放养管理 /184
四、秋茭栽培要点 /184
五、夏茭栽培要点 /185
六、养殖过程管理 /185
七、捕捞收获 /186
第八节 网箱养殖 /186
一、网箱养殖优缺点 /187
二、养殖环境 /188
三、网箱制作与设置 /188
四、放养管理 /189
五、饲养管理 /189
六、日常管理 /189
七、及时捕捉 /190
第九节 庭院养殖 /190
一、庭院养鳖的优点 /190
二、庭院养鳖池塘准备 /191
三、庭院养鳖放养管理 /192
四、庭院养鳖投饲管理 /192
五、庭院养鳖日常管理 /193
六、庭院养鳖病害防治 /193
七、庭院养鳖起捕运输 /193
第十节 围栏养殖 /194
一、养殖地址的选择 /194
二、围栏设施的设置 /195
三、成鳖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96
四、成鳖的捕捞 /198
第十一节 大水面增养殖 /199
一、人工增殖 /199
二、人工半精养 /200
第十一章 中华鳖病害及其防治
节 中华鳖病害发生的原因 /204
一、环境因素 /204
二、机体因素 /207
三、病原体因素 /207
第二节 鳖病的特点与检查 /210
一、发病特点 /210
二、检查方式 /211
第三节 鳖病的治疗方式 /212
一、注射法 /212
二、口灌法 /212
三、口服法 /213
四、涂抹法 /213
五、浸浴法 /214
六、挂篓(袋)法 /215
第四节 常见的鳖病及其防治 /216
一、鳃腺炎 /216
二、红脖子病 /217
三、鳖疖疮病 /219
四、腐皮病 /220
五、白底板病 /221
六、爱德华菌病 /223
七、白毛病 /223
八、鳖的血簇虫病 /224
九、钟形虫病 /224
十、脂肪代谢障碍病 /225
十一、营养性肝病 /225
十二、水质不良引起的疾病 /226
第十二章 中华鳖的捕捞与运输
节 中华鳖的捕捞 /228
一、干塘集中捕捞 /228
二、滚钩 /228
三、钩钓或卡钓 /229
四、针钩 /229
五、下笼(或下篮) /230
六、探测耙 /230
七、鳖枪 /230
八、地笼 /231
九、灯光照捕 /231
十、摸鳖 /231
十一、网捕 /232
第二节 中华鳖的运输 /232
一、鳖卵的运输 /233
二、稚幼鳖的运输方法 /233
三、亲鳖的运输方法 /234
四、成鳖的运输方法 /235
五、运输中的注意事项 /236
第十三章 鳖的营养与烹饪
节 鳖的营养价值 /239
第二节 鳖的药用价值 /241
第三节 鳖的烹饪方法 /243
一、选购鳖的方法 /243
二、烹饪方法 /244
第四节 食用禁忌 /250
参考文献 /251
内容推荐
目前靠前养殖户已从高密度养殖开始尝试向生态养殖、半野生、仿生态等养殖模式过渡,但大部分养殖户对生态养殖的理解不一和标准不一,造成实际操作过程中差异性大,鳖品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本书为适应当前高效渔业发展的需要,普及中华鳖等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系统地介绍了鳖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场的规划设计与建造、养殖池塘的结构与建造、鳖的营养需求、鳖饲料种类与投喂技术、鳖的人工繁殖与育种、稚鳖、幼鳖的培育、成鳖养殖、病害及其防治、鳖的捕捞与运输、鳖的营养与烹饪等技术,并列举了一些养殖模式与实例,内容贴合实际,对普及生态高效养鳖技术及推动我国鳖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采用双色印刷,同时配有90幅高清彩图,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科学易懂,可供水产养殖单位、养殖户和相关专业院校师生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态高效养鳖新技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刚主编
译者
编者 彭刚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353610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000
出版时间 2020-1
首版时间 2020-02-01
印刷时间 202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22
CIP核字 2019215617
中图分类号 S966.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9.8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