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在北大发声 "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实录 第2辑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意蕴》《中西诗学的汇通》《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电影文化之维》《影像当代中国》《艺术的本体与维度》《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意研究》《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现代卷》《新世纪华语电影研究:产业、美学与文化》等。 目录 序 北大的批评传统:“我是学者,我要发声!” 前言 一、个案聚焦 讲 底层写作与影像的诗意表达——纪录电影《我的诗篇》对话 第二讲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可能与局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对话 第三讲 中国体育题材影片发展前景——电影《谁是球王》对话 第四讲 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的类型、路向与文化问题——电影《战狼2》对话 第五讲 当代中国影像的诗意表现、历史想象与 “中国学派”问题——《不成问题的问题》《妖猫传》研讨 二、艺术前沿 讲 作为类型的艺术电影 第二讲 中国电影的产业升级与美学建构(北大人文论坛) 第三讲 如何理解怪物——怪物的历史与未来 三、文化会诊 讲 中国当下喜剧电影的艺术、产业与文化 第二讲 全球化下幻想类电影的想象力问题 第三讲 中国电影的编剧模式与美国受众的欣赏习惯 跋 “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坚守与凝望 内容推荐 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源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有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为其创办人,沙龙以传承北大学术批评传统为主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该沙龙自2014年重新恢复举办至今,已举办数十场专题活动,主要围绕文化、电影领域的前沿话题展开学术探讨。《在北大发声:“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实录(第二辑)》为“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实录的第二辑,一辑自出版后,在业界产生了良好口碑。此次辑录的沙龙实录,继续以原创的学术批评,针对当下文艺现象,发出学者的有力之声。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一部分“个案聚焦”,既关注坚守艺术表达的偏小众的纪录电影、艺术电影,也对话卖座的商业影视大片。第二部分“艺术前沿”,探讨数字时代的电影发展走向,以及中国电影的产业升级等具有前瞻性的话题。第三部分“文化会诊”,就影视批评、编剧模式、中国电影走出去等热点文化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北大发声 "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实录 第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旭光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087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000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