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国文人相轻史(从夏多布里昂到普鲁斯特)
内容
编辑推荐

文人也是人,他们也追求荣耀,也追求金钱。尤其在19世纪生活的文人,那个时候书籍和报刊的发行量猛增。荣耀和金钱作怪,文人们毫无留情地开展你鱼我肉的竞赛。时光过去。今天看来,他们之间风风火火的争斗真是太有趣了。这一点,也正是安娜·博凯尔和艾蒂安·克恩这两位年轻的作者想发表的。让我们一起渡过美好的时光,让过去过去吧。《法国文人相轻史(从夏多布里昂到普鲁斯特)》由李欣译。

内容推荐

“您有敌人吗?”这是1832年11月18日巴尔扎克写给同行欧仁·苏的信里最关心的问题。欧仁·苏用同样的语调回答道:“哦,敌人,有啊,一大堆呢!”十九世纪报刊大行其道,文人们更加难以摆脱追名逐利的俗套。作家之间相互仇视和嫉妒的原因五花八门,巴尔扎克指责雨果利用记者对他进行攻击;雨果和大仲马因戏剧演出发生争执,最终翻脸;拉马丁靠出卖压箱子底的作品维持生计,沦为同行的笑柄;龚古尔兄弟总在斥责别人抄袭他们——说福楼拜模仿他们的未完成过去时用法,左拉剽窃他们的小说主题…一文人们总认为别人都是浪得虚名。雨果四处批评《红与黑》用的是方言。评论家圣勃夫(即所谓的“圣垮夫”)和布洛瓦对胆敢有任何挑衅行为的作家进行无情的打击。朱尔·勒纳尔坦言:“别人的成功让我难受,如果是名副其实我就更加难受。”这些人都是精于语言之道的作家,普通读者对他们的爱恨情仇饶有兴趣,无论是智慧和火花、狡诈和蔑视、谎言和欺骗,这本《法国文人相轻史(从夏多布里昂到普鲁斯特)》读来都觉得津津有味……

《法国文人相轻史(从夏多布里昂到普鲁斯特)》由安娜·博凯尔和艾蒂安·克恩这两位年轻的作者编写,由李欣译。

目录

第一章 动荡的三角关系

第二章 玩弄文人的女人

第三章 他人的成就

第四章 明天上头版

第五章 今晚在剧院

第六章 战斗的神经

第七章 成为和已经成为

第八章 入选法兰西学术院

第九章 参与政治

第十章 神圣的仇恨

第十一章 傲慢与虚荣

第十二章 文人的怪癖

第十三章 派别之争

第十四章 内部争斗

结束语

感谢

附录:主要作家简介

试读章节

好马配好鞍。世纪伟人雨果就是从诗歌和感情纠葛两方面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随着他在文学界的名气不断增大,不可避免地树了不少敌人,其中包括小他两岁的圣勃夫。此人是那个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之一。

他们两人之间的憎恨只因一个人——雨果的妻子阿黛尔。阿黛尔·雨果,婚前姓富歇。

人们对阿黛尔和圣勃夫之间短暂的暧昧关系已经说得够多,也猜测得够多了。我们在此就不再重述从这件近乎传奇的事件中演绎出的各种细节,而是要探寻对于主角之一的圣勃夫来说,仇恨到底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他在此后二十余年间创作的源泉。

简单来说,圣勃夫和雨果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这件事是一个所谓爱屋及乌的典型例子。雨果是丈夫,阿黛尔是妻子,但雨果似乎比阿黛尔更能吸引圣勃夫,阿黛尔似乎只是附带的战利品而已。

雨果和圣勃夫因文学而相识。尽管他们各自的说法不尽相同,但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因圣勃夫在《环球》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颂歌与杂诗》的评论文章而在1827年有了第一次接触。他们之间很快就建立起友谊,而且关系越来越密切。圣勃夫愈发随便起来。雨果的寓所位于田园圣母大街,圣勃夫是那里的常客,有时甚至一天去两次。

雨果和阿黛尔1822年结婚。圣勃夫一开始就拜倒在阿黛尔的裙下了吗?并非如此。他当初甚至没太注意她,因为他的钦佩和崇拜之情都投向了雨果。雨果则非常受用这位无比忠诚的追随者的崇敬之情。

可惜这样的和谐局面没有持续太久。雨果全身心投入到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之中,并在诗歌和戏剧上不断取得成功。1830年,雨果的作品《艾那尼》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巨大成功。而圣勃夫的诗集《约瑟夫·德洛姆的生活、诗歌和思想》和《安慰集》并未得到预期的认可。他心怀苦楚,蜷缩进撰写文学评论的工作当中,却发现围绕在雨果周围的小圈子正在不断扩大,这让他非常气愤。年轻一代如戈蒂埃和内瓦尔等正在侵占他的地盘,在雨果周围形成新的包围圈。他们的崇拜让雨果昔日的友谊黯然失色。圣勃夫开始嫉妒,觉得自己被雨果抛弃了。他像失宠的怨妇一样向雨果写道:

从近期发生的事情来看,您的生命正在经受周围人的折磨,您失去了快乐,仇恨却有增无减,往日的友谊也离您而去,您身边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愚蠢而疯狂的人……我为此感到痛苦,却只能怀念过去,还不得不向您挥手告别,躲藏到某个不为人所知的角落里……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腼腆的圣勃夫受到伤害之后,改变了对自己偶像夫人的态度。渐渐地,他对自信、温柔的阿黛尔萌生了幽幽的爱意。阿黛尔的美貌令人炫目。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宛若慈蔼的女神。在缪塞的影响下,圣勃夫在社会底层妇女面前早已是情场高手,也习惯了明码标价的爱情,但他的伎俩在应对上流社会贵妇时仍显得捉襟见肘。但这一次,这位文学评论家却发现阿黛尔对自己的忧郁十分关心。圣勃夫知道自己很丑:“头上长着几根稀松的红棕色头发,耳朵扁平,长得挨到了腮帮子上的胡子。额头上天生就有很多皱纹,脸色枯黄,两颊却泛着怯红。鼻子小而上翘。目光有神,但眼睛长得不是地方。嘴巴贪吃却没有文采。下巴缩向脖子,上面胡乱散落着几根胡须。整个人矮小短粗。”但阿黛尔并不介意,只对这样的描述淡然一笑。她正经受丧母之痛,却发现丈夫只专注于不断上升的文学事业,这个圣勃夫倒比丈夫更能理解自己。

从1829年起,圣勃夫开始在《约瑟夫·德洛姆的生活、诗歌和思想》中以近乎直白的方式表达对美丽的阿黛尔的感情。她隐约感到这种过分亲密的关系可能会带来危险,但对方朦胧、含蓄的话语让她放松了警惕,况且他又那么乐于倾听自己的伤心事!圣勃夫认为“一头嫉妒的狮子”把阿黛尔困住了,“还侵占了自己在她身边的位置”。但他坚持为爱情而战,甚至模仿《克莱芙王妃》中的情节,半遮半掩地向雨果吐露了自己痛苦的感情状况。雨果起初十分吃惊,但他是个非常理智的人,随即便近乎虚伪地大度起来,建议阿黛尔在他们两人之间做出选择。正如圣勃夫用疯狂的笔调给雨果的信里描述的那样,随后他们之间的冲突定期爆发,但雨果仍把圣勃夫当做家中的亲密朋友,即使遭到拒绝也坚持不改:

您看到了吗,我很失望,也很愤怒!我想杀死您,想置您于死地。请原谅我这些可怕的冲动。

在圣勃夫心里,这份对头号敌人妻子的感情让他百般纠结。他选择了参与如此危险的游戏,而这其中对雨果的敬仰之情到底起了多少推波助澜的作用?雨果在所有涉足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凡成就,圣勃夫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企及。他是否想通过某种手段从雨果身边夺走点什么?

用圣勃夫的话来说,“最后的较量”可以开始了。他们两人达成一项协议:圣勃夫每次来看阿黛尔时,都必须有雨果在场。但没过多久,雨果就厌倦了这种可笑的监护人角色。他相信阿黛尔不会出轨。但他所不知道的是,从1831年7月开始,他的夫人就开始和圣勃夫秘密约会,而且已经确立起情人关系。然而这两个男人之问却一直维持着基本的礼节,因为不管怎样,他们仍是同盟,雨果也不得不考虑圣勃夫在文学界日益重要的地位,因为圣勃夫正逐渐成长为一位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其文章及偏好都极具影响力。

1833年,决裂终于发生。1月初,雨果遇到在他的戏剧《枭欤》中扮演小角色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她二十六岁,年轻貌美——典型的鸭蛋脸,樱桃小嘴显得很有肉感,黑黑的杏眼投出温柔的目光,中间还夹着一丝忧郁。雨果被她征服了。一个月后,她成了雨果的情人。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五十年后她与世长辞。P4-7

后记

在此,我们谨向出版商埃莱娜·菲亚马致以深深的谢意。在本书创作过程中,她始终陪伴着我们,用和蔼、宽容和高效率的工作支持着我们。

我们还要感谢贝特朗·马沙尔教授和阿兰·瓦扬教授,他们为本书的校订工作提供了宝贵支持。

最后,我们要对我们的家人致以最真挚的谢意,并谨以此书感谢他们的支持和资助。

感谢所有的朋友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国文人相轻史(从夏多布里昂到普鲁斯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安娜·博凯尔//艾蒂安·克恩
译者 李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43640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5.4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