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魔术师心理操控术
内容
编辑推荐

魔术师心理操控术》——国内首部揭秘魔术师心理操控原理与技术手段的书。

在享受魔术带来的视觉盛宴以及美妙心灵体验的同时,许多观众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的魔术表演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中的秘密在哪里?魔术师真的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吗?为什么在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看魔术的情况下,依然难以发现魔术师隐藏的真正秘密?”这本《魔术师心理操控术》,就是本着这些疑问,对魔术师心理操控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作者金圣荣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依然能够以欣赏的眼光来对待魔术,对待为魔术这门艺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魔术师们。

内容推荐

魔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在享受魔术带来的视觉盛宴以及美妙心灵体验的同时,许多观众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的魔术表演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中的秘密在哪里?魔术师真的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吗?为什么在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看魔术的情况下,依然难以发现魔术师隐藏的真正秘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人加入到了揭秘魔术的队伍之中。当然,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因为魔术一旦遭遇揭秘,魔术的神秘色彩便会荡然无存,人们观看魔术的兴致也会大打折扣。而且,以揭秘为目的的欣赏,终将使观众失去最初的那份惊讶和喜悦交织的美妙体验,取而代之的只有失望和无聊的情绪。

事实上,人们完全可以越过魔术本身,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魔术师语言或者动作背后的意义,通过对魔术师心理操控术的解读,来了解魔术的真正秘密。而这本《魔术师心理操控术》,就是本着这个目的,对魔术师心理操控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为了将魔术师掌控心理阐释清楚,《魔术师心理操控术》中运用了大量魔术师表演的事例,也融入了许多对魔术表演真相的具体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揭示魔术的技巧和秘密,而旨在从心理学角度,对魔术师的心理进行解读。

作者金圣荣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依然能够以欣赏的眼光来对待魔术,对待为魔术这门艺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魔术师们。

目录

Chapter 1

“骗人”是门技术活儿——魔术师的“说学逗唱”

1.魔术其实是一门科学

2.魔术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3.魔术是逆向思维的逻辑学诡计

4.魔术就是给心理学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5.运用观众的错觉效应,制造惊艳的魔术效果

6.魔术:利用暗示效应将人们的思维引入歧途

Chapter 2

心理操控的喜怒哀乐悲恐惊——魔术师是观众的贴心人

1.掌握观众的情绪,将他们带入迷宫

2.用魔术的手法为观众偷来快乐

3.制造气氛,让魔术成为打动观众心理的桥梁

4.和观众进行互动,以便使其情绪高涨

Chapter 3

心理操控技术高低决定成败——魔术师是技术流心理学家

1.变幻的手法产生心理欺骗

2.魔术师转移注意力的表演技法

3.魔术师预言之“变幻现象”

4.以假乱真,迷惑观众的思维

5.用细致入微的表演欺骗观众的大脑

6.光与影的交织是魔术师运用障眼法的“秘密武器”

Chapter 4

心理操控不能“来硬的”——魔术师知道你在想什么

1.每一个魔术师都知道观众在想什么

2.无声无息,魔术师挖掘“自欺欺人”的效果

3.熟知观众心理,助力刘谦攀登魔术表演高峰

4.利用人们的心理定势,降低魔术表演难度

5.伪装自己的表情和眼神,让观众大吃一惊

6.洞悉观众心理,巧妙设计魔术

Chapter 5

错误是心理操控术生存的空间——魔术师对别人错误的利用无人能及

1.魔术的效果取决于对观众注意力的控制

2.魔术师用伪装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3.错误引导:魔术师操控人心的秘法

4.预先准备,巧妙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5.假装让动作合理化,以便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6.用言语台词吸引观众,掩盖令人怀疑的动作

7.转移观众对非正常事物的注意力

Chapter 6

穿衣服的“骗子”更可怕——魔术师的“最炫民族风”

1.服装,魔术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空中抓牌,还是衣服中抓牌

3.魔术师的外套别有洞天

4.魔术师的衣袖:隐藏道具的绝佳位置

5.千万不要小看魔术师的衬衫

6.藏在领带里的秘密

7.观众最易忽视的魔术师的佩饰

Chapter 7

用幻觉控制心理——魔术师操控心理的“终极武器”

1.巧妙运用视错觉,让眼见不一定为实

2.知觉错觉,魔术师得以“欺骗”观众的终极武器

3.利用注意力的特性,使观众产生错误认知

4.变化盲视:看看你忽略掉了哪些细节

5.无意盲视:魔术师为观众呈现精彩瞬间的重要法宝

6.重复动作的目的,是魔术师不能说的秘密

7.魔术师的秘密:让观众的眼睛比自己的手更忙碌

Chapter 8

“完全自由”心理选择的真相——魔术师的“现实扭曲力场”

1.观众的选择还是魔术师的选择

2.运用数学规律强迫观众做出选择

3.魔术师的“鱼和叉”效应——针对观众选择结果大做文章

4.心理魔术的精髓——运用意念强迫左右观众的选择

5.催眠魔术,用语言创造意念强迫的奇迹

6.利用短时记忆原理来干扰观众

7.被人忽视的道具和被人误会的“观众”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魔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古老的文化,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未解事物的猜测和幻想。即便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自然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但魔术却并没有因此而淡出舞台,魔术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因为对于就在众目睽睽的情况下发生和完成的魔术,人们仍旧很少探究到其中的奥秘所在。也正因为如此,魔术和施展魔术的魔术师,在人们心目中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甚至将魔术师当作具有超能力的人来崇拜。

事实上,正如魔术师自己向人们所坦诚的那样,魔术的确是一种并不神奇的舞台艺术。许多魔术表演,都是以自然科学的规律为背景,再加上巧妙的构思以及魔术表演者精湛的演技而完成的。在自然规律以及魔术表演者的演绎下,魔术向人们展示了一些似乎违反常规的假象,这种假象使得人们为之好奇,却无法解开其中的谜底,因此加剧了魔术的神秘色彩。

在人们日常观看到的魔术表演中,很多节目都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为了增强魔术的神秘色彩,人们常常会运用到局部燃烧、分解、化合等手段。比如在舞台上燃起五颜六色的火焰,使白花突然变成红色,使红色的水变得清澈,或者是在镁光粉燃烧的强烈闪光的瞬间,魔术表演者腾身隐遁等,都是运用到了自然规律,运用到了物理或者化学原理。

有些魔术表演,运用的是数学方面的知识和原理。比如运用速算知识。

一位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时,拿出一副扑克牌,他从观众中挑选出一位志愿者,要求这名志愿者随意抽取一张扑克牌并记下点数。随后,他要求这名志愿者在这个点数的基础之上乘以2,得出数字之后再加上3,随后以结果乘以5,最后再以乘积减去数字25,在完成一系列的运算之后,这名志愿者按照魔术师的要求说出了运算结果为50,魔术师于是信心满满地告诉这名志愿者,他抽中的牌点是6。在此过程中,魔术师当然是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语言,甚至会配合许多故弄玄虚的表情,而在观众们都大呼惊奇的时候,魔术师往往要为自己精湛的演技而开心了。因为在这个魔术中,魔术师通过表演而淡化了魔术中真正蕴含的科学原理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这个原理事实上可以通过一个运算方程式来解决:假设观众抽中的牌点是X,那么得出方程式5×(2x+3)-25=50,魔术师只要将这个方程解开,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不难发现,脱掉魔术的外衣,这也只是一道普通的数学演算题而已。这种速算当然是比较简单的,而那些规模较大的魔术中,也同样要借助数学演算知识。比如在一个叫做“刀柜”的魔术节目中,魔术师请女助手站在一个刚刚能够容纳她的小立柜中,随后,魔术师关上小立柜的门,把看起来非常锋利的数十把钢刀一把一把地插入到柜子当中。在亲眼目睹魔术师将钢刀都插到小立柜中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女助手非但毫发无损,而且从柜顶拉着吊环升了起来。而魔术师再次打开小立柜的门的时候,人们依然能看到其中明晃晃、紧密排列的钢刀。这个节目的设计也离不开数学知识,具体说来,它是魔术师根据数学等积原理设计出来的。

除了数学知识,魔术中也常常运用到物理学中的力学、光学以及电磁学的知识,特别是在舞台布景以及舞台效果方面,物理知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魔术师在舞台上塑造的人或者大体积物体忽然消失、又突然出现的离奇效果,主要就是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常,魔术师会在表演之前,事先在舞台上的不同位置安装一些方向不同的大镜子,而由于经过了特殊的设计,所以观众不会感觉到镜子在舞台上的存在。在魔术师表演的过程中,会有助手负责移动镜子,而随着镜子的移动以及灯光的变换,就会产生很多使观众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将立柜中的洋娃娃变成小孩甚至放大成成年人,或者将成人缩小很多倍,又或者造成美人鱼、人头鸟等稀奇形象。

而魔术师还将心理学、生理学甚至天文学以及气象学的知识应用到了魔术表演当中。其实在那些看起来似乎没有蕴含着什么科学原理的魔术当中,往往就能看到心理学知识的影子。比如,魔术师当着观众的面,用一把剪刀将一根绳子剪成了好几个部分,但是当一位观众牵着被剪断的绳子的一头,并把它拉长的时候,却发现眼前的绳子完整无损,并没有被剪过的痕迹。这个节目似乎无任何科学道理可言,然而事实上,魔术师却在表演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科学知识。由于观众对魔术师在制造假象这一事实心知肚明,因此,从魔术师上台开始,观众们就会睁大眼睛盯住魔术师,他们企图将魔术师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中,以此发现魔术师的“机关”,从而揭开魔术的秘密。而在观众高度集中精神盯着自己的情况下,魔术师要想不留痕迹地完成整个表演,就必须要借助一些方法,比如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等,以将观众的注意力导向与“机关”相去较远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魔术师要和观众进行的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而魔术师要想成功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要想在不露任何破绽的前提下完成魔术表演,就必须要非常清晰地了解观众的心理,在表演过程中,魔术师就是通过对观众心理的分析和利用,通过看起来毫无意义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语言、动作甚至是道具等,来最终完成魔术的展示的。P3-6

序言

魔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在世界魔术史上,人们从中外文化差异的角度,将魔术分为中国古典魔术和西方魔术。中国古典魔术注重魔术师的手法以及力量,而西方魔术,则更注重手法与灯光以及舞台效果的结合。

自古以来,特别是在新中国尚未成立之前,中国古典魔术和杂技一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随着电影、电视事业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将对这种古典艺术的喜爱逐渐转移到了电影、电视上,而中国古典魔术,也因此迎来了一个衰退期。

1986年,美国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在中国录制了大型魔术《长城魅影》的电视特辑。在大卫神奇般地穿越坚固的长城时,在场的观众无不惊讶地瞪大了双眼——他们想不明白,大卫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在节目录制现场,观众们除了对大卫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也对西方这种绚丽多彩的艺术有了初步的印象。

2004年,大卫·科波菲尔再次来华,这一次,他仍旧是用他的魔术艺术征服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但不同的是,他这次的魔术并不是要穿越长城,而是通过魔术来治疗疾病,具体做法是向理疗师教授小型魔术,再由这些理疗师将魔术传授给患者,通过这种方式,大卫使很多患者走上了康复之路,而这也加深了中国观众对西方魔术的印象。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很多魔术师将中国古典魔术和西方魔术相融合,创造了深受人们喜爱的,融合了现代艺术和科技成果的现代魔术。在这个时候,魔术的中西方界限已经不那么明显,而这种融合的趋势,在一些年轻魔术师身上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很多年轻魔术师将一些现代艺术感较强的魔术搬上了银幕,而刘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09年,台湾魔术师刘谦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通过春晚一炮而红,成为家喻户晓的魔术明星。春晚很快过去,而刘谦和他的魔术,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不只如此,因偶像的力量,观众们迅速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魔术热潮。正因为如此,自2009年以来,以刘谦为代表的一批魔术师通过春晚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以致观众们不但欣赏到了精彩纷呈的魔术表演,也不断得到心灵的美妙体验。也正因为魔术的魅力,以刘谦为代表的魔术师不断成为央视春晚以及各地卫视春晚的座上宾,而魔术也成为观众们除小品之外最为期待的节目。

然而,在享受魔术带来的视觉盛宴以及美妙心灵体验的同时,许多观众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的魔术表演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中的秘密在哪里?魔术师真的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吗?为什么在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看魔术的情况下,依然难以发现魔术师隐藏的真正秘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人加入到了揭秘魔术的队伍之中。当然,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因为魔术一旦遭遇揭秘,魔术的神秘色彩便会荡然无存,人们观看魔术的兴致也会大打折扣。而且,以揭秘为目的的欣赏,终将使观众失去最初的那份惊讶和喜悦交织的美妙体验,取而代之的只有失望和无聊的情绪。

事实上,人们完全可以越过魔术本身,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魔术师语言或者动作背后的意义,通过对魔术师心理操控术的解读,来了解魔术的真正秘密。而本书,就是本着这个目的,对魔术师心理操控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全书分为8个章节。在第1章,作者试图对魔术以及魔术师的心理进行深入的解读,通过对魔术历史、魔术定义、魔术本质等问题的探索,揭示了魔术的实质,扒开了魔术披在心理学外的神秘外衣;在第2章,作者对魔术师操控观众情绪的心理密码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魔术师的小戏法、魔术手法以及制造气氛等魔术师常用的表演方法,揭秘魔术师打动人心的秘密武器;在第3章,作者写到了魔术师诱导观众的变幻手法和表演技巧,通过对魔术师变化手法和表演技法的列举和分析,总结了魔术师以细节取胜的表演心理;在第4章,作者主要对“魔术师如何知道观众心理特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探讨魔术师洞悉观众心理的技法,凸显了魔术师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在第5章,作者详细解读了魔术师在分散观众注意力时所用到的心理技法,从而对魔术的重要原理——错误引导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魔术师表演时华丽的衣装除了做装饰,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用途呢?答案就在本书的

第6章内,在这一章,作者以列举的形式,对魔术师变幻莫测的服装饰品伪装手法进行了分析,从而使人们对魔术师服装饰品背后的意义获得初步的了解;魔术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利用注意力以及认知的特性,从视觉等角度来营造使观众产生错觉的氛围,以使观众的思维沿着魔术师预期的方向发展,而在第7章,作者将通过解读魔术师那些声东击西的掩饰性肢体语言,通过对魔术师各种表演技巧的分析,揭示魔术师引导观众思维的终极武器;魔术师在表演过程中,常常会请志愿者来辅助自己的表演,在此过程中,志愿者会按照魔术师的要求作出一些选择,在志愿者看似自由选择的背后,魔术师又做了什么干扰性举动?在第8章,作者将对心理强迫这一魔术师重要心理操控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为了将魔术师掌控心理阐释清楚,本书中运用了大量魔术师表演的事例,也融入了许多对魔术表演真相的具体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揭示魔术的技巧和秘密,而旨在从心理学角度,对魔术师的心理进行解读。

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依然能够以欣赏的眼光来对待魔术,对待为魔术这门艺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魔术师们。了解了魔术师的心理,观众更应该了解魔术师的不易,更应该在欣赏魔术时,对魔术师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这不只是对魔术师的尊重,也是对魔术这门艺术的尊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魔术师心理操控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圣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91174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3236922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