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楼续梦(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姜凌编撰的《红楼续梦(上下)》梳理、筛选了数十种《红楼梦》续作,各续作大致保持原书七分之一的篇幅。

该书虽十多本删改串联一体,就整体内容的选择和衔接浑然一体,其语言流畅、到位。为红学爱好的青年,阅读红楼梦的续书和了解红楼后续故事提供了一条捷径、一本白话读本。该书可读性强,语言流畅,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同时也是大、中、小学图书馆必备的图书。

内容推荐

  《红楼梦》的悲剧,使千万读者为之惆怅,为之叹息。于是,继《红楼梦》之后各种续作,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尽管没有一本能与《红楼梦》相提并论,但不同的作者在思想见解、生活经验、追求向往、个性风格等方面都迥然有别。他们创作续作时殚精竭虑、苦心孤诣,也使《红楼梦》的世界别有一番天地,可谓「千红」总是春。

为了方便文学爱好者对《红楼梦》续作的学习,姜凌编撰的《红楼续梦(上下)》对数十种对《红楼梦》续作进行研究、梳理、筛选,以大致相当于原书七分之一的篇幅,编成此书。该书特点:保留续作原书主要的情节线索,使节本不仅自身首尾联贯、完整,且能较为准确地再现续作原书故事的情节发展特点。保持续作原书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丰富、完整与生动,不因为节本的有限篇幅而损坏,乃至阉割续书原作主要人物形象的丰富,生动,完整。同时,亦尽可能兼顾其他人物形象的丰富与生动。为了突出续作原书的精粹之处,必须去粗取精、存优淘劣、有时也不得不有意识地在适当地方保留一些本该删节的东西。《红楼续梦(上下)》是一个整体,由各独立的续作组合而成,因此除了应当考虑各独立续作节本的需要,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它们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的相互之间的联系、配合问题。《红楼续梦(上下)》不失为红学爱好者的辅助读物。

目录

(上册)

前言

第一梦

一 续梦缘起

二 恩恩怨怨

三 黛玉修仙

四 金玉良缘

五 好事多磨

六 宝黛完婚

七 重兴荣国府

第二梦

一 魂归太虚境

二 酆都消息

三 宝黛相会

四 生者之恩

五 喜结良缘

六 复生还阳

七 欢聚荣升

第三梦

一 新梦从头说

二 连理同生

三 二次抄家

四 家塾学习

五 荡寇封王

六 考选王妃

七 情爱婚姻

第四梦

一 梦中之梦

二 袭人拜母

三 贾琏出家

四 联姻获盗

五 萍水相逢

六 苦心孤诣

七 各遂其愿

八 荣府售宅

九 起身回南

十 欢聚祝府

十一 家风重整

十二 宝钗出征

十三 尾声

第五梦

一 受职持家

二 金童玉女临凡

三 抓周及第

四 择婿联姻

五 宦情种种

六 奉诏迎婚

七 建坊旌善

第六梦

一 别开生面

二 黛玉重生

三 奉旨成婚

四 宝钗被休

五 晴雯成仙

六 荣府兴隆

(下册)

第七梦

一 重补离恨天

二 心静梦灭

三 黛玉返乡

四 宝玉出家

五 宝钗之死

六 凤姐作媒

七 奉旨完婚

八 黛玉当家

第八梦

一 三处消息

二 喜事盈门

三 滞留人间

四 入主芙蓉城

第九梦

一 平儿之死

二 邢大舅问斩

三 三界诸事

四 会聚芙蓉城

第十梦

一 死死生生

二 鱼水之乐

三 礼让分财

四 推己及人

五 极尽欢娱

第十一梦

一 重新入世

二 各有苦衷

三 黛玉进京

四 珠玉姻缘

第十二梦

一 贾氏重兴

二 设祭潇湘馆

三 拜相隐居

四 四美联姻

第十三梦

一 手记传世

二 辞世出家

三 支撑窘局

四 联捷生子

五 持家成婚

六 重会历练

七 请罪奉养

八 文治武功

九 大团圆

试读章节

话说惜春、紫鹃见晴雯复生,又说起贾政如何遇见宝玉,如何惩治一僧一道,释放生魂,宝玉不日可回等事,即便赶到王夫人房中,敲开门进去。谁知王夫人床边明灯犹灿。原来老太太亡过后,王夫人为了老太太遗言,因喜鸾、喜凤父母双亡,即过房过来,看做亲生一样。只这两个陪着王夫人,到晚上也回房去了。王夫人独自拥衾呆坐,正在出神,想着老太太托梦告诉他黛玉还阳的事。两个人便把晴雯之言逐一细说。王夫人不觉喜欢极了,连忙赶过来看晴雯;又派人喊了宝钗,连喜鸾、喜凤姐妹也过来了。

当下一众人,俱赶到晴雯炕边。王夫人便在炕沿上坐下,拉着晴雯的手,问些还阳的事等,晴雯少不得又把事情说了一遍。王夫人、宝钗等听了,俱各喜笑起来,真如宝玉已经见面一样。王夫人便将晴雯的手放了,说道:“好孩子、真个这样,你便是我的亲生女儿,宝玉回来便留在他房中,回明老爷,叫你们一辈子过活。”这晴雯生来性气刚强,胸中受不得一毫委屈,虽只死后重生,却也性情不改,便说道:“多谢太太恩典,往后不撵就够了!”众人尽皆吐舌,只有紫鹃暗笑点头。

晴雯复生后直过了一周时,到第二日巳牌时分,黛玉方叹了一口气,舒开眼来,便怯怯的道:“我的紫鹃妹妹呢?”紫鹃连忙上前道:“紫鹃在这里。”紫鹃直乐得心花四开起来。黛玉瞅了一瞅,又怯怯的道:“晴雯呢?”紫鹃道:“好了,将就也起来了。”王夫人上前叫一声甥女,黛玉便一声儿不言语。李纨上去,黛玉便说道:“好大嫂子。”宝钗上去叫林妹妹,黛玉也叫一声宝姐姐。只有薛姨妈老人家恐怕烦他神思,拉住香菱并喜鸾姐妹,只远远的站着。再守了半日,黛玉也就能一口气喝了三五口极稀的人参粥汤。众人渐渐的放心起来。外面又请了四十九位法师,虔诚礼拜念经,结坛做功课。再将潇湘馆内细细的洒扫一番。这紫鹃真如孝子一般,同床共歇,无夜无明,衣不解带。再几日,晴雯也能起来了,搬来潇湘馆问候黛玉。可怪,黛玉性情古怪,自回生之后不喜别人,只有紫鹃、晴雯是他心爱,随便举动总要这两人,其余只有李纨到来也爱见面,便宝钗母女,也觉得生分了。动便听见人来,先叫紫鹃下了帐钩,面朝里睡。王夫人侍他倒像见了贾母一般,倒反没脸。王夫人却不敢怠慢,一则想起从前自己许多不是,竟是活活的害他一般;二则知道贾政的手足情深,林姑太太止遗一女,幸喜回生过来了,稍有怠慢,恐贾政回家不依;三则老太太示梦已验,分明与宝玉有缘,而且两府规模俱要在他手中兴旺;四则宝玉果真回来,定要与黛玉见面,若将黛玉轻忽,宝玉仍要疯颠,为此不知不觉时刻来窥探,倒比伺候贾母加倍小心。无奈黛玉不瞅不睬,王夫人只得忍气吞声。

一日,王夫人正在黛玉房中,忽听见焙茗一片喧笑之声,直撞进来。王夫人便喝:“这小奴才闹什么?”这焙茗便带着笑打一千,叩喜说道:“恭喜太太,宝二爷同老爷回来了。”王夫人便笑得说不出来,急问道:“在那里?”焙茗便将贾政家信呈上,王夫人看了信,又将家信高声唸起来,要黛玉听见的意思。信中之言却与晴雯之言一样。谁知黛玉竟一毫不在心上,直等到王夫人去后,悄悄的告诉紫鹃、晴雯说:“往后我耳朵里不许人提那两个字。”两人俱各会意了。

王夫人等待不及,即唤焙茗带伶俐马牌子选了快马迎将下来。这焙茗得不的一声,出得宅门,一片声备马,一辔头直跑出去。一径跑过卢沟桥,又跑过二十多里,迎着贾政、宝玉等。贾政听了黛玉、晴雯复生的事大喜;宝玉更喜得放声大笑,几乎跌下车来,幸亏得焙茗扶住。

因贾政孝服未满,王夫人便命人将贾政行李一总铺设在老太太房中,就老太太卧榻旁边另放一榻;也就在碧纱橱里替宝玉安一小炕,恐他旧病未改,仍旧厌弃妻室,且就此养神一回。自从焙茗迎出去的时候,便即铺设妥当,连火炕、香炉也都轻轻的暖着。这宝玉到了自家门口,虽觉害臊,免不得丑媳妇终见公婆,也就讪讪的跟了贾政一直来到后堂,免不得在王夫人、薛姨妈前请了一个安。他两人便如拾得珍宝一般,直喜得眉花眼笑。随后李纨、宝钗、喜鸾、喜凤、环儿、兰哥儿次第来贾政前请安,贾政一一拉起。贾政又拉了兰哥儿的手道:“好孩子,你替祖宗争气,我很疼你,你妈也乐。”这王夫人便拉住宝玉的手道:“宝玉,你倦不倦?”宝玉正在害臊,就乘机说道:“倦得很。”王夫人便望着宝钗将左手小指一掐,宝钗会意,便叫莺儿上来伺候宝玉。这宝钗本来大方,看见宝玉回来,暗中喜欢,却也不形词色,便同薛姨妈回房。这里众人都散,李纨仍旧到潇湘馆去了,只剩兰哥儿跟了贾政。

说话间,天色就晚将下来。王夫人问宝玉可要喝什么?宝玉说不要了。王夫人就在老太太房中,同贾政吃晚饭,说些家常闲话。又说起巧姐儿周家的亲事,是刘姥姥说起的,两下儿都愿意,只等老爷定夺。贾政有了酒,触起舟中恨王熙凤的心事,便冷笑了几声道:“这巧姐儿呢,难道不是咱们家子孙?况且从小儿在这边生长,就同你我的孙女儿一般。只是他的妈干的事情还成个人么?好好两个府第,祖上功勋,险些儿被他败尽了。”王夫人终是护短,便道:“人也过去了,老爷也忘怀些罢。”贾政本来秉公,又一路来想到王夫人只念姊妹不念姑嫂,而今还抵死的回护他内侄女儿,也就忍耐不住。还亏得贾政有涵养,虽则胸中不遂,终究相敬如宾。正要开言,刚才打发兰哥儿去潇湘馆问黛玉好,这会儿恰来回话道:“刚才将爷爷的话告诉奶奶,林姑娘正睡着养神,不时间醒了,奶奶就俏悄的告诉了。奶奶叫回上爷爷,说林姑娘说当不起爷爷问好,挣得起来再来请安。爷爷明早要去,也当不起。”贾政点头。因为宝玉不吃晚饭,就叫兰哥儿在旁边一同吃饭,把一碗松瓤鸡皮燕窝汤移在兰哥面前。这贾政本来心上有事,又巧巧的兰哥儿传将黛玉的话来,忍不住就说道:“太太,你休怪我,我在宝玉回舟的那晚,一晚不曾合眼,想起无边的心事来。”贾政说完这两句,便将舟中如何爱怜黛玉、如何痛恨王熙凤等言语逐一逐二尽数说将出来,也还添几句恨毒在内,只惹得王夫人、宝玉两下里淌泪不住。兰哥儿与莺儿呆呆的是一是二都听了。王夫人道:“老爷说的话呢,也没有驳回。就是我呢,也不过顺了老太太,没有什么私心在里头。但而今林姑娘呢,依旧在我们府里,宝玉也回来了,这回要圆全也还容易。只是林姑娘到底性情傲些,也要他心肯才好。”贾政也淌起眼泪道:“我从前这个姊妹,说不尽意合情投。我一听见他有了这女孩儿,却与宝玉的年纪相当,心里就动。到后来手足割断了,留下这一个外甥女儿,愈觉的动心。及至见了他,心里不知疼的怎样似的。只是宝玉这孩子傻又傻不过,两下里比评起来,也配他不过的。只想老太太作主定了,谁知事到其间偏闹出个琏儿媳妇来,闹鬼闹神,弄出许多话把。如今甥女儿是回过来了,你还说他傲呢,他还不该傲呢!我而今也不管什么,只等他的哥哥林良玉来,我当面替他说这里头的言语。他是个女孩儿,我怎么说得。你既愿意,你只与珠儿媳妇慢慢的商议便了。”王夫人也就揉揉眼说:“我也是这么想。”这番议论,直把个宝玉乐得了不得;却难为了莺儿,想起来把我们姑娘怎么好?贾政又同兰哥儿说了几句话,便叫各人散了歇息去。

兰哥儿遂到潇湘馆请李纨的晚安,也就到帐外请了安。黛玉已能久坐,也回了好。兰哥儿便同李纨到外间,将贾政言语学与李纨。紫鹃听了也就学与黛玉,黛玉只冷笑了几声,倒像个各不相关的光景。随后李纨母子去了,潇湘馆便关上门。

紫鹃、晴雯都在黛玉床前学着贾政诉说凤姐,还牵枝带叶一直的说起袭人许多不是来。黛玉自回转之后,每听见他两个人议论从前宝玉做亲一节,黛玉只管听了,从不则声。而今听见他们说起袭人来,黛玉不知不觉从靠被上侧转来,说道:“别人罢了,怎么袭人也有多少隐昧,我倒要听听。”紫鹃冷笑道:“好,你两个人怎么知道,不要说晴雯妹妹是袭人断送的,连姑娘也是他害的。”黛玉道:“我这番恍恍的听见你们说他嫁什么蒋玉函去了,他从前到底造些什么话?你说得这等凶险。”这紫鹃提起了袭人,直把无明火升将起来,把雪白桃容红云飞满,便簌簌的掉下泪来,使劲的说道:他好不狠毒呢!姑娘身体才好些,不要听了气苦。”黛玉听了道:“你们当我什么样人,我这番回过来,各人定了个死主意,饶你说什么,关我什么?我只要晓得袭人怎么样狠毒,他就狠毒到晴雯,怎么到我身上?”紫鹃冷笑道:“说起来,你两个人也就分拆不开。”黛玉道:“这又奇了。”紫鹃当时忍不住便将贾政痛打宝玉之后,太太叫袭人去细细盘问,怎样说晴雯妹妹狐狸似的花红柳绿的爱打扮,怎样的美人肩水蛇腰,怎样的眼睛也像林姑娘,行步儿也像,怎样的引诱宝二爷,怎样的告诉太太防不了宝二爷要和谁作怪,怎样的就撵了晴雯,也要将宝玉搬出园去。“姑娘你想,这句话说到哪里去?怎样的宝玉打坏了有人……”紫鹃说到这里便顿住了口,几乎将“有人眼睛哭得葡萄似的去看他”说出来,只恐黛玉害臊,连忙缩住,黛玉心里也明白,眼圈儿就红起来。这紫鹃便即改过口来说道:“怎样的太太就拍拍他,喜欢的了不得。说:‘好孩子,从今以后交给你,分我的月钱给你。’这话从前头鬼鬼崇崇似的,往后哪一个不知道?还说他不狠毒呢!我是直性到底的人,不能捏造一字。姑娘,你也不要气苦。”黛玉听了这番说话,倒也并不在念,只呵呵笑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晴雯便淌泪不住。这时候黛玉精神已经复原,爱和他两个人闲话,便三人同床,说了一夜。

紫鹃便就问他两个人死后魂魄在哪里安顿,方晓得全是老太太求了观世音带在宗祠内的。紫鹃也将两府里查抄时许多苦楚,及老太太、王凤姐、鸳鸯过去光景,并薛姨妈家事,史姑娘守寡坐功,传说已经得了大道,整整的说到四更。紫鹃打量黛玉一番,而今光景与从前大不相同,毫无系恋,真个换了一个人似的。又遇着晴雯只管根究宝玉,紫鹃索性将宝玉当他荚蓉神做祭文祭他,又黏住我问姑娘,被我几次不理,怎样的跟了老太太、太太来此痛哭,怎样遇空便黏住了我问姑娘可曾留甚言语,怎样的又搬到外间炕上将五儿当了你,半夜里说起遇仙。晴雯听见了,想起咬指甲换棉袄的情分,竟汪汪的淌下泪来。黛玉反冷笑起来,说道:“呆丫头,你还这么呆。你真个转了一世还梦不醒呢!”紫鹃本意也替宝玉可怜,想替他打动黛玉,谁知黛玉铁石似的,摸不定他定了什么主见。一直谈讲到鸡啼,三个人方睡了一睡。等到醒来,李纨已经到了,日色也高了。

贾政刚才上朝谒祖回来,便带了人参养荣丸及参膏燕窝片来,自己到床前来看黛玉。黛玉从李纨、兰哥儿先后来说,又听见兰哥儿学的言语,心里着实感激贾玫,无奈与宝玉匹配一节,与自己毫不相干。此刻见贾政亲来,心里感激,口里转不能语言,只望着贾政掉泪。贾政叫一声“我的儿”,也就不能言语,坐下来拉着黛玉的手,也只有掉泪。这两个人心头各有千言万语似的,只说不出来,惹得众人皆发怔了一回。黛玉哽咽了半晌,方说出一句道:“我的良玉哥哥在哪里?”贾政明晓得他是举目无亲的意思,又见黛玉的眼泪如泉水一般泻下来,就一手扯下擦手绢子替他拭泪,一面自己揉眼,也哽咽了半晌,说道:“赶年内外会试前总到。”随说道;“你想着你亲生这一辈子也没了,只我是谁?你想亲生,你不要生分了我。”黛玉就点点头。贾政自己本来怕伤,又恐伤坏了黛玉,便慢慢的立起身来,对着李纨道:“我很知你们情分,总来林妹妹也不是外人,你疼他,就如孝顺了我。”李纨连声答应。

正说话间,王夫人也来了,也叫晴雯过来磕了一个头。贾政倒细细的看他一看,真真是晴雯一模无二,连描容也没有这手段,心里惊异了一回,便说道:“你同紫鹃都是老太太的旧人儿,我很知道你们心里念着老太太,便十分的用心服侍林姑娘。你们心里也明白,这林姑娘并不是外人,你们总跟定林姑娘,我一辈子另眼看你,并不薄待了你。”贾政这句话无非打动黛玉,要将宝黛圆全,紫、晴侧室的意思。无奈黛玉自己定了一个抵死不回的主见,心里头虽则感念贾政的实心,此等言语竟如东江西海一样。贾政说完了,再说道:“你们明白?”他两个人玲珑剔透似的,如何不知道,也就脸儿上红一红,回一句“明白”。贾政便自去了。

且说宝玉在碧纱橱中,一夜哪曾合眼,悄悄的拉着莺儿问些话。先听见袭人嫁了蒋玉函,不胜叹息。宝玉在莺儿面前不好意思,略将宝钗问了几句,便即根究黛玉近日如何动静。莺儿也不肯隐瞒,便说道:“二爷你还问怎的?你还不知,林姑娘这番回过来,变了一个人似的。”宝玉吓了一跳道:“变成什么?”莺儿道:“他这人材呢,不必说了,照旧一样。从前还不肯吃药,不肯将养,这会子药也肯吃,将养也肯将养,性气也平和。”宝玉道:“这不变好么?”莺儿道:“变是变好了,只有一句话……”宝玉道:“什么话?”莺儿道:“我打常听见,不许人说起‘宝玉’两字,就恨你到这个地位。”宝玉吓了一跳,慢慢的淌泪道:“恨是该恨的,但不能剜出我的心来!”莺儿道:“我劝二爷也看破些,还说二爷回来后若到他那里探一探,立刻就要搬出去。”宝玉哽哽咽咽的道:“搬到哪里去?”莺儿道:“听说等他家良大爷来,就要搬去。”宝玉这一惊不小,心头乱跳,四肢渐渐的热将起来。莺儿懊悔不迭。宝玉又央及道:“我而今也不敢到潇湘馆去,我只要晴雯、紫鹃来看看我,容我说一句话。”莺儿道:“二爷说得好容易,他两个近日好不金贵呢!林姑娘同他时刻不离,太太也不去使唤他,我敢去拉扯?”宝玉道:“紫鹃呢,罢了!晴雯难道也变了,也跟了林姑娘一路儿?”莺儿道:“就算晴雯心上有二爷,如今现在林姑娘那边,又是回过来的人儿,也是女孩儿,怎么无缘无故跑到这屋里?况且老爷在这屋里,还比在先老太太的时候,姑娘们尽着往来么!”宝玉想莺儿的言语果然有理,不能驳回,只在枕上流泪伤心不住,心里总想着黛玉,不知存什么主见。越想越烦起来,便叫莺儿将盖被尽数揭掉了。莺儿吓了一跳,将宝玉额上一摸,又自己额上一拭,觉热得许多!

到了第二日,王夫人从黛玉处回来,听说宝玉身上不好,便吓慌了,连忙摸了一摸,走出来问莺儿,知道原故,只得来屋伴他。一面叫快请太医,也不等宝玉开口便自己来安慰他,叫他心宽,说黛玉已回过来了,老爷又定了主意,他现在这府里,还飞到哪里去?若说晴雯、紫鹃这两个人,等太医瞧过了,马上就叫他们过来。宝玉听了,也就顾不得臊,便道:“很好,快去罢。”

太医瞧过宝玉,说病症轻得很,两帖便愈了,王夫人也就放心了。只是要请紫鹃、晴雯过来,却碍着黛玉,颇费踌躇。宝玉又叫莺儿不住的打探、催促,王夫人直觉得走不是坐不是的。

P4-9

序言

《红楼梦》的悲剧结局,使千万读者为之惆怅叹息。于是,各种续作便应运而生。尽管它们没有一本能够与《红楼梦》原作相提并论,且良莠不齐,但不同的作者思想见解、生活经验、追求向往、个性风格等都迥然有别,他们殚心竭智、苦心孤诣的创作,也使“红楼梦”的世界另有一番天地,万紫千红,令人目不暇接。要而言之,这些续作不仅使《红楼梦》的故事别开生面,令人拍案称奇,开怀解颐,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续作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见解、美学趣味等等;在艺术上除了这样那样地继承、发扬了《红楼梦》原作的传统,往往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之处。《红楼梦》的续作,就这样构成了《红楼梦》发展史与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中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部分。

醉心于《红楼梦》的读者,自然也会关心《红楼梦》的种种续作。但因为它们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出版有限,有的早已绝版,甚或只是海内孤本,读者要想对《红楼梦》续作有所了解,并从中有所收获,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近年国内虽有出版社钩沉集逸,整理出版了 一些《红楼梦》续书,但它们一来卷帙浩繁,二来鱼龙混杂,对于专门的研究者或许大有裨益,对于一般读者却似乎不大实用。为使一般读者能够一书在手,即可勾弦提要,不仅能对各种《红楼梦》续作的轮廓、线索、形象人物、主要艺术特色等有个大致了解,且能够取精用宏,充分吸取这些续作的精华营养,事半功倍,笔者遂仿效茅盾先生节写《红楼梦》的榜样,从数十种续作中选出十三种,以大致相当于原书七分之一的篇幅,编成此书。

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制定了以下几条原则,作为自己节写的根据:

一、保留续作原书主要的情节线索,使节本不仅自身首尾联贯、完整,且能较为准确地再现续作原书故事的情节发展特点。

二、保持续作原书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丰富、完整与生动,不因为节本的有限篇幅而损坏,乃至阉割续书原作主要人物形象的丰富、生动、完整。同时,亦尽可能兼顾其他人物形象的丰富与生动。

三、为了扩大节本的内容涵量,使节本的有限篇幅能更多地展示续作原书所反映与表现的世态人情、生活面貌等,结合主要情节线索,尽可能地保留原续作书中的相关章节,有时即便有枝蔓或“赘疣”之嫌,也往往予以相当的笔墨。

四、为了突出续作原书的精粹之处,必须去粗取精、存优汰劣、删繁就简。但为了能全方位地展现续作原书的面貌,不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集腋成裘、以瑜掩瑕之讥,有时也不得不有意识地在适当地方保留一些本该删节的东西。这种考虑,在内容、形式、情节,艺术,乃至细节等方面,往住都有所表现。

五、为了展示续作原书的全貌,在叙述、描写、遣词造句等方面,一如原样,一般不作任何改动;即使不可缺少的笔者概述、穿插、缀合,也尽可能“仿古”,力争与原作融为一体。

六,因为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充分再现续作原书的面貌,又限于节本的体例,只能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由此自然难免有繁处不胜其繁、简处又过于简略之嫌。笔者尽可能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以弥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七、最后,本书是一个整体,由各独立的续作组合而成,因此除了应当考虑各独立续作节本的需要,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它们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的相互之间的联系、配合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各节本自身看来需要保留的东西,就全书而言却可能导致重复,只好割爱,一种是从各节本独立看来虽可有可无的内容,从全书看来却可以扩大内涵、丰富特色,便留存不删了。

经过上述处理之后,能否真正实现笔者悬想的目标,符合读者的需要,自然只有等待读者的裁判了。

书评(媒体评论)

平生所恨有三:一恨鲫鱼刺多,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张爱玲

《红楼梦》,我一生一世都在看下去。

——三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红楼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贾宝玉”和“林妹妹”,这也确是实在的。

——鲁迅

大观园里的年轻女人们个个都有着她们的美,因为她们的灵魂很少受到伤害,所以长得也好看。即使林黛玉,她的悲哀也是明净的,病态也病态得缠绵悱恻,并不歇斯底里。与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比,黛玉的确忧伤得很健康。

——胡兰成

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真假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真假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

——胡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楼续梦(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59613
开本 16开
页数 6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988
CIP核字 2012280529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43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5
165
4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