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华夏传播研究 第4辑 |
内容 | 作者简介 谢清果,男,哲学博士,历史学(传播史方向)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社会整合平台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研究》,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海峡传媒交流与政治互信研究》等各级课题10项,已在《台湾地区研究》《台湾地区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 目录 华夏文明与传播学 媒介学视阈下中国礼的传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张兵娟 王闯 3 从形式直观到社群真知——民间清明祭祖的符号学阐释 张兢 25 清代民间报房的兴起与京报的传播 孔正毅 刘梦石 39 中华文化与媒介呈现 讲好中国故事并不容易:从《舌尖3》的表意机制看其传播效果 李卫华 65 泛娱乐化时代下中华传统文化言说的实践与思考 吉峰 75 浅析电影叙事中民俗符号的运用及其情感表达 ——以贾樟柯《山河故人》为例 韦俊全 86 华夏传播与新媒体研究 网络迷因扩散传播影响因素研究——以“锦鲤”为例 董倩 曾润喜 101 文化自信背景下儒学新媒体传播效果研究 张璠 匡兰 132 华夏传播史研究 作为媒介的“寓言”及其传播学启示 王婷 153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思想根源(二)——东周之前的思维特征 贾兵 17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对变法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魏海岩 200 透过“招牌纸”管窥近代广州商业与社会 ——威廉 亨特《天朝拾遗录》阅读札记 陈谦 王晓雨 222 传播学视域下中国古代檄文中的政治修辞 ——以魏晋六朝时期为例 蔡觉敏 曹蓓蓓 石小雨 238 华夏传播研究札记 从巴黎圣母院火灾想到中国古典小说的传播史 郑学檬 257 华夏传播学术史钩沉 朱立:在海外教“中国传”四十年 ——家国故事、地缘政治以及思想碰得吱吱叫的课堂 王彦 265 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发展简史(1993—2019) 谢清果 279 华夏传播研究动态 “一带一路”倡议与华夏文明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 田素美 305 传播史研究范式的可能性——兼评《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 杨映瑜 315 内容推荐 本书为华夏传播研究(第四辑),通过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整理了近来年华夏传播学领域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论文,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华夏文明与传播学 、中华文化与媒介呈现、华夏传播与新媒体研究、华夏传播史研究、华夏传播研究札记、华夏传播学术史钩沉、华夏传播研究动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华夏传播研究 第4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清果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936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6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