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内容
编辑推荐

海阔编著的《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深度透视五位《红楼梦》管理人物,睿智剖析企业真实案例,通俗诠释管理情商理论,指一条路,达到中庸和谐的管理境界。

在《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这本书中,海阔结合管理案例,把《红楼梦》里五位代表性人物的性格进行了详尽的剖析,给企业管理者上了一堂新鲜、生动又实用的管理案例教学课。

内容推荐

红楼梦中,贾母、平儿等高、中、基层管理精英,在管理上不温不火,总能找到人心的平衡点,将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运用的不露声色,达到了冰火相容,理性与感性贯通的完美境界。红楼管理情商。

如今,把名著与经管问题结合起来的书有许多,但《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这本书却另辟蹊径,可读性与实用性兼顾,把小说艺术与管理学说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深入解析“红楼”人物的管理情商,结合企业的真实案例,揭示了中国式管理的精髓。

目录

自序:成功的配方海阔/1

序:看透人性才会赢鲁培康/7

第一章 探春:乐观是最好的药/l

 管理人物档案/1

 深度透视/2

 “洗底”,其实没那么难/2

 “滥情”=浪费感情/10

 大是大非,是面照妖镜/15

 实战宝鉴/23

 阳光快乐,才能一生平安/23

 情商密码/27

第二章 王熙凤:金钱与人心,哪个是救命稻草/29

 管理人物档案/29

 深度透视/30

 种下仇恨收灾殃/30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36

 自己给自己挖陷阱/45

 实战宝鉴/50

 不灭的灵魂/50

 情商密码/54

第三章 宝玉:从顽石蜕变为美t/55

 管理人物档案/55

 深度透视/56

 感化顽石的技巧/56

 权力,恶劣情绪的孵化器/63

 突变不如暗变/75

 实战宝鉴/83

 用一生的时间去修炼/83

 情商密码/87

第四章 贾母:人剑合一的绝世高手/89

 管理人物档案/89

 深度透视/90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90

 “万能胶”/95

 专心“放风筝”/99

 实战宝鉴/105

 舍小我,所以从容/105

 情商密码/108

第五章 平儿:智者的心胸是被冤枉撑大的/109

 管理人物档案/109

 深度透视/110

 将心比心/110

 相对公平/121

 一时的得失算不了什么/133

 实战宝鉴/137

 把平凡化为非凡/137

 情商密码/140

附录:

 红楼管理情商宝典/141

试读章节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作为一个管理者,有一个常人都羡慕的东西——那就是特权。所以,在遇到对手与自己争夺利益的时候,作为管理者大都要碰到一个难题:要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击对手。

多数人都选择了这条路,可这样做会有一个明显的副作用——你的威信受到挑战和威胁,而且这种副作用要持续多年,甚至一辈子。

孤独的斗士

王熙凤初入贾府的时候,与贾琏也有过一段恩爱的日子,当时,小两口不顾众人的议论,大白天也在一起亲热,令周围的人特别羡慕。

贾琏是个好色贪婪、不念旧的人,但王熙凤没有看清他的真面目,以为只要把缠在他身边的女人赶走,就能夺回他的心。

所以,面对一个个情敌,王熙凤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她们个个击破。

首先,她严管平儿,让她只有小妾的虚名,却一年也不能和贾琏亲热一两次。

 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在此之前,王熙凤与贾琏的关系就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痕,有贾琏和鲍二家的对话可以为证。

鲍二家的:“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

贾琏:“她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的,又能怎么样呢?”

鲍二家的:“她死了,你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

贾琏道:“如今连平儿她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屈不敢说。我命里怎么就该着跟这个‘夜叉星’相克呢。”

王熙凤没有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撒泼大闹起来,贾琏此时竟然拿起剑来要砍王熙凤。王熙凤跑到贾母那儿,本以为贾母会保护自己,替自己出气。可一心想在管理上抓大放小的贾母对此事并没在意。竟然把此事当成了笑话来讲:觉得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贾家的主子年轻时都这样,她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只是象征性地让贾琏当着众人给她道了一下歉,对贾琏竟然一句有点力度的批评都没有。

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王熙凤这么一大闹,把这件丑事弄得地球人都知道了。鲍二家的丢尽了脸面,被逼无奈,上吊死了。

她娘家的亲戚还要告贾琏。可此时,王熙凤对此事却一点也没在意,对林之孝家的说,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只管叫他告去。告不成咱们,咱们反告他个“以尸讹诈”罪。

贾琏怕出事,求了舅舅王子腾,这才摆平了此事。

这件事发生后,因为王熙凤打了平儿,李纨和贾府的姑娘们也不支持王熙凤的做法。

李纨还别有深意地对王熙凤说:“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的身份只该换过来。”

在鲍二家的与贾琏偷情的这件事上,王熙凤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她成了一个孤独的斗士。更可惜的是,当王熙凤听到丈夫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时,并没有进行任何反思,仍然一味地撒泼吃醋,把自己慢慢推向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她所做的努力,除了损害自己的形象和声誉外,其实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跌份”,没什么大不了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理团队时就如同下围棋,要想好整体的布局,作好战略规划。其次还要最少能估计到后三步的发展态势,不吃眼前亏。

最后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则:要学会弃子,放弃不重要的东西,保住自己最该保住的地盘。要不然,路就会被走死。

 按正理说,以上这些做人做事的智慧,王熙凤都是懂的,可当时的她太自负了。所以,不可能腾出心思来想这些事。

当王熙凤听到贾琏偷偷娶了尤二姐这件事的时候,王熙凤没有意识到自己婚姻的实际状况:她自己本身得了严重的妇科病,已不能再生育。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不能生育男孩,就等于给丈夫续娶找到了最合理、最冠冕堂皇的理由。王熙凤再有权力和能力,也无法和整个社会的舆论和价值观抗衡。

她和贾琏的关系已到了危险的边缘,再往前走一步,就会掉下悬崖。与其动用权力进行一场没有意义的家庭斗争,还不如学会放手,另寻其他出路。这样,即便改变不了什么,但最起码不会死得那么难看。

王熙凤却没理会这些,她绝不手软,当时想的估计只有:不能输,不能“跌份”。

在应对情敌尤二姐的时候,王熙凤可谓把自己拥有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

她先是利用自己与衙门的密切关系发动了一场诬告,唆使原来与尤二姐定亲的张华,状告贾琏一大堆的罪状,什么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等,并借此声势,大闹宁府。结果,王熙凤不但出了气,把尤氏母子揉搓得跟面团似的,还讹来了五百两银子。

同时还通过这个官司,在贾母面前散布了尤二姐嫌贫爱富、不贞洁等行为和罪状,让贾母开始讨厌尤二姐,不替她撑腰说话。

接着,王熙凤又发动自己身边的丫鬟、婆子,散布流言,打击尤二姐,同时又利用给尤二姐看病之机,把尤二姐怀的孩子打了下来,最终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  ‘

事后,为了能灭口,凤姐甚至又让仆人兴儿想办法把张华害死,斩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幸亏兴儿觉得人命关天,非同儿戏,所以便编了个理由骗过了王熙凤,不然,又会留下一个大祸端。

在这次“除尤行动”中,王熙凤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她导的这出大戏“张弛有度”,合情合理,除了兴儿没杀张华这点失误外,几乎没有一点破绽。

尽管这样,贾府上下,尤其是贾琏还是嗅出了王熙凤杀戮的味道,两个人的关系就此走向绝路。

而且这件事不但让王熙凤彻底失去了在贾府的人心,也成了贾府抄家时的罪证。

在企业管理中,有许多人都和王熙凤类似,为了面子花钱费力地做着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竞争,最后,得到了一时的痛快,却失去了整个世界。其代价过于惨重。

P36-40

序言

看透人性才会赢

文/鲁培康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副总编兼管理版总编)

作为一个为企业服务的策划人和培训师,最苦恼的是:我国市场过于复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几乎所有先进的管理理论都难以完全适应我国特殊的国情。

所以,做咨询时,每个案子都要量身定做,难以套用那些现成的案例。不但自己累,客户也觉得累。

现在,许多企业在商战中都很重视找咨询策划公司来做智力支持,有一部分企业确实枯木逢春,但很多企业不但颗粒无收,反而损失惨重。原因在于:这些咨询公司的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不透,不能将东西方文化精髓完美融合。

所以,我觉得,做咨询的人,除了要深入研究德鲁克、波特、里斯、特劳特等人的理论外,一定也要多研究我们本土文化先贤的思想,如孔子、庄子、曹雪芹、吴承恩……

中国这些先贤们的观点虽然不是“专家”,写的东西也不是“专业学说”,但他们适应我们的国情、风俗、文化,灵活运用,会妙不可言。

如果完全照搬西方的理论,则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其原因如下。

首先,我国市场变数太多。

我国还不具备传统经典市场营销理论所要求的理想状态,现在市场上问题一箩筐:政企不分、行业垄断、恶性竞争、地方保护……许多企业人士的管理思维总是受到众多因素的束缚。

所以,各个行业涌现出的先进管理手段一直难以被吸收利用,整个管理学界一直陷在简单、保守、僵化的泥潭当中。

在咨询界,不只是我们国内这些咨询策划公司受此困扰,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4A公司也为此事而头疼,如奥美、智威汤逊、精信、麦肯、电通、电扬、BBDO、李岱艾等,大都面临严重的水土不服的问题,他们都在努力做大胆的尝试,让西方管理理论与东方智慧完美结合。

其次,看透人性才会赢。

在改革开放初期,商战的杀伤力一直比较小,轻的损失几千几万,严重的也就是一个企业的“曲终人散”。但如今,我国加入了世贸,商战已由企业对企业转为国家对国家、盟国对盟国。

商战再不是“冷兵器”和单发火器构成的“轻杀武器”,而是各种自动火器构成的“重杀武器”。商战失败后,受影响的会是一个国家的某个行业,甚至是国家的整体经济。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特别显著的例子。

在过去,商业战场很小,也很紧凑,多数都能看到两支或多支大军厮杀的身影。现在的商战却往往看不到对手的身影,甚至不知道对手是谁。

可能是一个股票操盘手或是拥有大量游资的金融家,也可能是控制多家媒体的传媒大王,就能把一家甚至多家企业打得落花流水。现在许多国家的企业领导人一听到美国华尔街三个字就腿软。

所以,在商战中要想获胜,就要对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大胆变革,同时在提高自己的管理情商上多下功夫——毕竟,在商战中,看透人性才会赢。  如果想研究透中国人的人性,就必须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在对人性的挖掘上,《红楼梦》可谓达到了极致。曹雪芹在刻画人物时,抱着客观的态度,冷静地分析了人物的优缺点,对我们的营销与管理极具指导意义。

比如,贾琏费尽心力偷娶了尤二姐,二人过了一段神仙似的日子,尤二姐又怀了孕,还是个男胎。贾琏马上就要实现打压王熙凤的目的,获得更大的家族管理权。

可王熙凤却趁其不在,将尤二姐接入家中,关门打狗,不露痕迹地将其消灭掉。

在企业管理中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老板费尽心机地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来了人,本指望让对手的一些经验在本公司开花结果。可没过多久,公司内的王熙凤们便在谈笑间将空降兵赶出门外,且让他们还有苦说不出。

这就是老板们对人性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负面后果。

在《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这本书中,海阔结合管理案例,把《红楼梦》里五位代表性人物的性格进行了详尽的剖析,给企业管理者上了一堂新鲜、生动又实用的管理案例教学课。

如今,把名著与经管问题结合起来的书有许多,但《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这本书却另辟蹊径,可读性与实用性兼顾,把小说艺术与管理学说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对于红学的管理学价值,国内的开发是较晚的。日本人却比我们要早得多。在《红楼梦》问世不久,他们就已将其作为研究中国普通话的基础性资料,后来又扩展为对中国政治、经济、人文研究的重要资料。

在国内,也是最近几年,才将红学提升到国学的地位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我希望海阔能唤醒这一池春水,有更多的人能从管理学的角度对红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红学完全不愧于商战全能兵书的称号,有了它的滋润,我们才会创造出原汁原味的本土营销管理实战理论,而且这种营销理论不会与实践发生任何排异反应。

书评(媒体评论)

海阔首创的“中国风”式的人格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沟通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方面,此书让我受益匪浅。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总裁 卢文兵

海阔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用商业竞争的眼光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管理心理学真谛,值得商界人士深读。

中国式十三型人格,帮您慧眼识人。

——瑞年国际董事长 王福才

海阔用轻松、幽默、感性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复杂、艰深的当代心理学理论精髓,很值得研究品味。

——哥伦比亚国际学院中国管理中心主任 范丽梅

海阔创造出了最适合中国人应用的实战派人格分析理论。

——《职场》杂志资深记者 刘龙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97701
开本 32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