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枝繁叶茂,余韵袅袅
内容
内容推荐
古代诗学注重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交融。这也就是感物兴思的意象思维。“作为感物的传统思维方式,它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与‘物’的关系中的艺术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主要体现为“触物起情”与“感物兴思”的传统的比兴意象思维特征,尤其是“兴”的诗性思维形式。中国先秦诗歌,其诗思方式就是“叙物言情,触物起情”。先秦诗歌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韵律、精巧的构思,开我国诗歌之先河。其中包括《诗经》《楚辞》、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民歌和部分原始社会歌谣。先秦诗歌为后代诗歌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录
章叙物言情,触物起情:先秦时期的诗歌
节诗的产生:原始歌谣及其他
第二节思无邪,法自然:《诗经》与诗歌比兴传统的确立
第三节从四言到杂言:骚体诗
第二章语复真率,短语长情:秦汉时期的诗歌
节观风俗,知得失:汉乐府采诗制
第二节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
第三节五言之冠冕:汉代文人诗
第三章辞采华美,风格多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节世积乱离,梗概多气:建安诗歌
第二节崇尚老庄,提倡玄风:正始诗歌
第三节藻思绮合,清丽芊眠:太康诗风
第四节模山范水,安逸恬淡:山水田园诗
第五节低昂互节,回忌声病:永明体
第四章标举风骨,扫除浮艳:初唐时期的诗歌
节齐梁余风影响下的宫体诗
第二节唐诗基本体式的确立与规范:四杰体
第三节律诗的定型:沈宋体
第四节重振汉魏风骨:陈子昂及其诗歌理想
第五章气协律出,情因韵显:盛唐时期的诗歌
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山水田园诗
第二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诗
第三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仙李白
第四节摅民间疾苦,集诗艺大成:诗圣杜甫
第六章人才辈出,鸣声鼎沸:中晚唐时期的诗歌
节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大历诗风
第二节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新乐府
第三节追求奇异之美:韩孟诗派
第四节诗豪刘禹锡与骚人柳宗元
第五节唐诗绚丽的晚照:杜牧与李商隐
第六节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陆龟蒙、皮日休与司空图
第七章以文为诗,以理见胜:北宋时期的诗歌
节沿袭五代之余,宗白乐天诗:白体诗
第二节重视锻炼苦吟,以刻意造字为能事:晚唐体诗
第三节馆阁文臣的点缀升平之作:西昆体诗
第四节荆公绝句妙天下:荆公体诗
第五节高风绝尘,超越世俗:东坡体诗
第六节无一字无来处:江西诗派
第八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南宋及金元时期的诗歌
节以陆游为爱国旗帜的“中兴四大诗人”
第二节诗风清瘦野逸,以平和冲淡见长:四灵诗派
第三节以江湖相标榜,重韵轻气:江湖诗
第四节国家情怀的书写:宋末遗民诗派
第五节推宗苏黄:元好问及金代诗人
第九章各抒心得,隽旨名篇:明代的诗歌
节不拘一格的“吴中四杰”
第二节台阁体与茶陵派
第三节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实践
第四节以“性灵说”为内核的公安派
第五节倡导幽深孤峭诗风的竟陵派
第十章广收博取,推陈出新:清代的诗歌
节故国情怀:遗民诗人、钱谦益与吴伟业
第二节王士祯“神韵说”及其他
第三节以唐音为准的“格调说
第四节继承公安派遗志的“性灵说”
第五节综合“神韵说”和“格调说”以对抗“性灵说”的“肌理说”
第六节“不墨守盛唐”的同光体
第七节九州生气恃风雷:清末爱国诗派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枝繁叶茂,余韵袅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师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73048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8000
出版时间 2020-1
首版时间 2020-07-01
印刷时间 202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470
CIP核字 2019112664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90.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