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吸毒者(长篇纪实文学)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充满诱惑,我们永远都在这数不清的诱惑中跃跃欲试,进行选择。但是有些诱惑,无论如何都不能碰。比方毒品、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如果你热爱生命,就必须要抗拒来自毒品的诱惑、不然,你及你的亲人所面临的一切,除了残酷就是残酷。

这是一部由诗人愤怒中写就的戒毒宣言,字字铿锵,句句含泪带血,读来惊心动魄,令人震撼!

内容推荐

刘益善的长篇纪实文学《吸毒者》,为人们又一次敲响警钟,向人们再一次发出警告;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社会责任心与时代使命感……在残酷的毒品和事实面前,诗人出身的他收敛起往日的浪漫情怀,代之以刀一般的笔触,用刀剖开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毒品戕害个案,愤怒地控诉着毒品的,滔天罪恶,以此警示世人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亲情!

目录

第1章 春梦歌舞厅的陷阱

第2章 石洞窝里碎骨尸

第3章 公牛的疯狂

第4章 沦丧的母性

第5章 缓期两年执行的死囚

第6章 16岁的凋谢

第7章 烟卷裹着的阴谋

第8章 人兽之间

第9章 画在遗书上的蛇

第10章 灵与肉的搏杀

第11章 诈骗人大代表的瘾君子

第12章 明星走向末路

第13章 飘摇坠落的生命

第14章 无毒不女人

第15章 一只长筒丝袜

后记

试读章节

南湖街公安派出所值班副所长拎起响着急骤铃声的电话筒,抬眼看了下墙壁上的挂钟,正好是夜里11点。

电话里有个男人的声音:“派出所吗报告你们一个情况,春梦歌舞厅的歌手孙丹,在舞厅里正在脱衣服,看样子要把自己脱得光溜溜的。舞厅里现在已经乌烟瘴气了,你们要快点来,不然还会出乱子。”

副所长问:“你是谁”

那人却把电话挂断了。

副所长立即做了布置,带着5个警察,分乘3辆摩托车前往春梦歌舞厅。

离歌舞厅还有百把米时,就听见那震天动地的音乐和声嘶力竭的歌唱。看来是有情况,那电话不是报的假情报,副所长想。

3辆摩托车“咔”地在歌舞厅门口停下,副所长带着警察跳下车,拿起电棍就朝歌舞厅冲。

守在门口的舞厅工作人员吓得呆了,他们不敢阻拦这些警察。

“警察来了!”舞厅里有人看到刚进门的副所长几人,大叫一声。

那些跳着的、没跳围着看的舞客们立即乱了,一个个像没头的苍蝇朝门口奔。男人的风度没有了,女人们吓得哇哇叫。

当然也有不慌不忙的舞客,他们又没犯法,犯法的是舞厅老板和那唱歌脱衣的女人。

警察冲到乐池边时,孙丹已经倒在地下,她已精疲力竭,浑身脱得只剩一条透明三角裤。

舞厅老板被抓起来了。

孙丹被用一块幕布裹了,送到医院。

孙丹醒了后毒瘾大犯,狂呼乱叫;她交代了诗人沈田。沈田也被公安局的人抓走了。

两个多月后,我来到了这座省城时,关于春梦歌舞厅发生的脱衣事件还有不少人说起。

我通过公安局里朋友的帮助,顺藤摸瓜,来到了这座离省城数百里路的戒毒所寻找孙丹。

戒毒所用红砖圈了院墙,院墙里有两排平房。平房由很多小房子组成。在最东头的一间小房子里,有3个女子面墙而坐,把背对着我们。管教人员喊:“孙丹,接受采访!”

一位身材苗条颇有姿色的女子走过来。她自述时,我们中间隔着一堵墙,墙上有窗户。

我是从省城事发之后,送到这乡下戒毒所的。来这里好,这里清静,空气新鲜,也见不到熟人,我可以在这里好好地反思养息。

我戒毒最难受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治疗稳定时期,再没有犯瘾时那种疯狂劲了。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中学里骨干教师,他们把许多学生都送进了大学,可他们却没多少时间管他们女儿的学习。

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

父母亲很难过,我觉得无所谓。他们难过是因为他们的女儿上不了大学丢人。一直要我再复读一年重考。我却偏偏不去,我干嘛累死累活再读一年考上大学让你们光荣呀!你们早干什么去了再说这大学有个什么读的,大学读完了怎么样,一个个穷得像叫花子。我的父母亲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他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如王丽的衣摊卖一天服装的收入。

王丽是我的铁姐们,新市街个体户,卖服装的。王丽是我高中同学,读高二上学期时就停学到新市街当小老板。一年多的生意下来,她早已腰缠数万元啦!

你不信,这是真的,我不说假话。

我就在家里待业,我天天就帮王丽守摊子。我说:“王丽,我给你当帮工吧”

王丽说:“那哪能啊!孙丹,凭你的条件,我一定帮你找个既轻松又高雅的工作,你是公主呢!”

是的,在学校时,大家都喊我骄傲的公主。

王丽介绍我认识了诗人沈田。

沈田一米八的个子,戴副大眼镜,蓄长发,嘴边一圈黑胡子,满脸的青春疙瘩,很雄性。

沈田那天骑辆红色的摩托车,戴蓝头盔,一脚点地,把车停在王丽的衣摊边。沈田喊:“王丽,玩儿去。”

王丽说:“我没空,叫孙丹去。”

王丽当时对我说:“跟他玩吧,他是诗人,钱多的是,你莫客气。”

我就跨上沈田的摩托车后座。沈田把点地的脚一提,手上加了油门,摩托车就“啪啪啪”地跑起来。我开始还不好意思抱他的腰。他把摩托一加快,我吓得情不自禁地把他的腰抱住了。

出了市区,上了公路,摩托车就像飞一般,路两边的树木房屋行人急速地朝后倒去,身边只有风在尖厉地呼叫。我吓得闭了眼,把他的腰抱得更紧了。我心里还真有点新奇感。这就是诗人呀,诗人就是这德性,要是他妈的车翻到崖下去,我还不陪他死呀!不过这算不了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谁不追求点刺激呢,这是挺刺激的。半小时前还是陌生人,这会抱着他跟他出去兜风,这就是现代生活吧!

我正想着时,“嘎”地一声,摩托车停了。我睁开眼一看,天哪,我们到了一个山坳里,四周没有人家,山坡上有片树林。沈田什么时候拐下公路的,我都不知道。

那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太阳在这山阴处,有点看不到了,但天还很亮,云还很白。

沈田摘下头盔,歪着头打量着我,像打量一个猎物;我那时一定像个傻瓜。

沈田把我一把抱过去,嘴里念着:

你俘虏了我的心,姑娘

我就要俘虏你的肉体,这叫报复

我当时大叫着,用脚踢他,他却岿然不动,还对我动手脚。我骂着:“流氓!”沈田很快放开我,笑了笑,他笑得还挺有点魅力的。他说:“莫紧张孙丹,我是开开玩笑,我喜欢你,像喜欢我的妹妹,我不会对你怎么样的,你放心。”我哭了。他就说:“看你像个小雏鸟一般。这还值得哭吗生活就是这样/一切都无所谓/无所谓生无所谓死/无所谓哭无所谓笑。”

沈田就是这样的诗人,随口念出一些狗屁诗出来,但他声音很好听,浑厚的男中音。P2-3

序言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服食或注射毒品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吸毒会引起贩毒、诈骗、暴力犯罪、卖淫、艾滋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毒品给旧中国危害百年以上。究竟有多少人吸食,死亡多少吸毒者,因无完整统计资料,谁也说不清楚。至1938年,仅东北地区就有14万人死于鸦片烟毒。据新中国成立前几年的统计,全国吸毒人数达2000万人,制毒贩毒者达30万人,罂粟种植面积为100万公顷。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中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戒毒运动,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境外毒品的侵袭,我国的毒品问题又死灰复燃,吸毒人员随之逐年增多。1990年12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签署了第38号主席令,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并立即施行。而在此之前的1990年4月10日,在世界部长级反毒品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德豫强调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成立之初就采取严厉措施禁毒,成绩卓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已经基本不存在毒品问题。近年来,某些国际贩毒集团与中国境内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利用我国对外开放之机,把中国某些边境省市作为贩毒过境渠道,使得中国的吸毒人数激增。对此,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缉毒、禁毒和戒毒工作。

2005年4月,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打一场禁毒防艾的人民战争。这次禁毒人民战争,是以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吸毒人员滋生为目标。同时部署开展五大战役,禁毒预防、禁吸戒毒、堵源截流、禁毒严打和禁毒严管五大战役齐头并进,同时开展国际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7年12月29日,中国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禁毒法》,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据新华社北京2008年6月24日电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禁毒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认真总结经验,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特点,继续搞好综合治理,继续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要下大力气,在宣传教育、依法严打、科学戒毒、强化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以实施“禁毒法”为契机,加强禁毒执法,努力开创禁毒工作新局面。

国家法令的公布实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次次讲话,新华社及国家其他重要媒体的报道,一切都明白而无情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块土地上,曾经禁绝了几十年的毒品瘟疫,又重新蔓延了。

毒品疯狂地吞噬着人们的灵魂,侵袭着健康的机体,毒化着社会空气,阻碍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类面临着毒魔的威胁。白色粉末状的毒品,像白色的幽灵,在中国的土地上游荡着。

据统计,1991年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者有14.8万人。到2004年,这个数字已增至114.04万人,隐性人数估计有450万左右。截至2005年,中国有2102个县涉毒。如果按目前中国吸毒人数70万算,每年耗费在毒品上的钱400亿元人民币。假如把隐形的吸毒人数都算上,每年耗资的数目将是惊人的。浙江省的禁毒报告指出,浙江吸毒人数在华东居第一,毒品已攻陷了浙江的所有县市,浙江吸毒者每年吸毒吸掉30亿人民币,是个毒品消费大省。人民网天津视窗报道:林则徐的后人,我国著名民间禁毒人士林鸿汉表示,我国青少年吸毒增多,一些大学生也加入吸毒者行列。林鸿汉有一次去石佛寺戒毒所,问了4名戒毒者,结果是3名大学生,一名中学生。上海市年龄最小的吸毒者12岁,云南昆明最小的吸毒者11岁。  全世界的吸毒者有多少我们只见到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逾5000万,全世界每年因吸毒而死亡的有10万余人。十几年过去了,这个数字肯定已经翻番了。印尼官方公布的吸毒者有:360万人;泰国官方公布的吸毒者有150万人,占泰国总人数的2.5%。

吸毒者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25%的吸毒者在开始吸毒后10~20年死亡,吸毒人群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15倍。美国的统计数字,吸食海洛因者不到全美人数1%,但每年直接死亡率达6000人。英国海洛因吸食者死亡率,每年达全英人口的16.3%。吸食者自杀率高于一般人群10-15倍。

吸上了毒品,吸毒者就陷入了罪恶与死亡的泥潭。万贯家产被吸羌。没有毒资,就采取种种办法来获取,不顾廉耻招摇撞骗,杀人越货,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据统计,女性吸毒者80%都有卖淫经历。《南方都市报》有则报道,一女吸毒者毒瘾犯了,在大街边脱了裤子,露出半边屁股注射毒品。见记者在拍照,女吸毒者高叫:不许拍,我叫人砍死你。吸毒者的毒瘾犯了之后.完全没有理智,自杀自戕的人很多。在我写这篇前言的前几天,即2008年8月19日,报纸报道说,河南郑州一名吸毒者因吞食铝合金条被送到金水医院急救。而急救的医生说,他们刚从另一名吸毒者肚子里取出10根锈迹斑斑的钢条。

毒品,是恶魔,它是如何残酷地吞食那些意志薄弱者的呢当人们了解知道这些灵魂被恶魔附体之后的痛苦和无助,在死亡之中挣扎的过程,我想是能够警示更多的人远离毒品的。我愿我的这本书能起到这个作用。

2008年8月28日

后记

十多年前,我与一批作家到云南参加一个笔会,住在大理三塔边的一排平房里,除了看一些地方的人文与自然风光外,我们余下的时间就是互相之间的交流与谈天。昆明市公安局有位警察作者小陈。与我在交谈中成了朋友。

我和小陈住在一个房间,他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云南与金三角毗邻地区吸毒者的故事。开始,我听着只当是消遣解闷,当连着听了几个这类故事后,突然有了一种冲动,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成为警示世人的材料。于是,我就与小陈进行了有目标地采访式交谈。笔会期间,我们去看了几个戒毒所,见了那些在戒毒所里戒毒的男女老少,大部分很年轻,有的女孩长得如花似玉,是毒品戕害了他们。我当时与他们进行了一些交谈。后来在武汉,我也去了一个戒毒所,在这个戒毒所里,有一群少年。看到这些孩子们,我的心里特别特别的沉重。当时我正在省委党校学习,同行的党校同班的一位老大姐对我说:我平时总是埋怨我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看了这些孩子后,我觉得我的孩子很好,他没有像这些孩子一样,真是万幸啊!

还是说云南的那次笔会,我把小陈和我谈的人物与故事认真地记了下来。笔会离开大理到瑞丽、畹町,那里临近中缅边境,我们甚至跨过国境界碑到缅甸的土地上站了一会儿。小陈用手指给我一个方向看。他说那里就是金三角,出产海洛因的地方。当时,我朝那个方向瞻望了许久。

我们从瑞丽回到云南省会昆明,小陈突然穿一身警服,骑辆三轮边斗摩托车到宾馆接我。他把我拉到一个地方,拿出一盘录像带,用录像机放给我看。那是他们在禁毒工作中录下的许多真实镜头。吸毒者们扭曲的身子、骨瘦如柴的躯体、痛苦变形的脸庞、毒瘾犯了时那种痛不欲生的神情,我的心好痛好痛啊! 

海洛因这东西有什么好,毒品就是毒品。那是要人生命的东西,为什么要去沾它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千万千万不要去吸毒。

我开始写纪实文学《吸毒者》,我从手上拥有的材料中选取了一批人物和故事,这些人中有农民、基层干部、教师、个体经营者、演员、中小学生,甚至还有警察,每个人物成一单独的篇章。我断断续续地写,零零星星地发表,这些单独的篇章,每篇都有一个吸毒者,集在一起,就是一群吸毒者,其内在的联系就是毒品这个东西使这些无辜者走向深渊,走向毁灭。这些活生生的人,这些奇怪的吸毒者们的故事,有一个呼唤也即是我的呼唤贯穿其中,这呼唤就是:请读者看看这些人吧,看看他们可悲可惜可叹的下场,你就知道毒品这个东西是沾都不能沾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亲爱的人们啊,切记!切记!

我开始接触吸毒者的材料时,那时毒品还只是在云南,在西北一些地区出现,内地还很少听说。而现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吸毒者国家禁毒委员会有统计数字,年年都在增加。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一天,每个地区都要杀一批罪恶深重的制毒贩毒者,都要焚烧一批毒品。那枪声,那大火,那冲天的烟尘,难道还不能警醒人们么?

我愿我的这部作品,也能警醒人们!

谢谢为我的写作提供材料的昆明市公安局的小陈和其他朋友,谢谢为这本书的出版给我提供帮助的朋友和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8年8月28日

书评(媒体评论)

人生充满诱惑,我们永远都在这数不清的诱惑中跃跃欲试,进行选择。但是有些诱惑,无论如何都不能碰。比方毒品、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如果你热爱生命,就必须要抗拒来自毒品的诱惑、不然,你及你的亲人所面临的一切,除了残酷就是残酷。

中国作协全委委员、湖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方方

一群正常人因为沾上了毒品而走向了毁灭,作者用沉痛心情书写的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诫我们:热爱生命,远离毒品!本书的警示作用是强大的!

中国作协全委委员、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刘醒龙

警钟长鸣,乃为纯净社会之永远必需;居安思危,乃为美丽人生之时刻自醒。刘益善的长篇纪实文学《吸毒者》,为人们又一次敲响警钟,向人们再一次发出警告;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社会责任心与时代使命感……这就是纪实(报告)文学的批判性、战斗力与教育作用……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著名作家傅溪鹏

在残酷的毒品和事实面前,诗人出身的刘益善收敛起往日的浪漫情怀,代之以刀一般的笔触。他用刀剖开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毒品戕害个案,愤怒地控诉着毒品的,滔天罪恶,以此警示世人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亲情。这是一部由诗人愤怒中写就的戒毒宣言,字字铿锵,句句含泪带血,读来惊心动魄,令人震撼!

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杨晓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吸毒者(长篇纪实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益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0562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