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善生悦教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全新的教学方法,给孩子的心灵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绘画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在绘画教学中融进了心理、哲学、愈疗等元素,打破了各个科目的疆界,扩展了绘画涉及的领域

让孩子通过《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作者狄克·布鲁因、艾提·莉赤哈特)的练习,在思维、感情、认知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内容推荐

两位作者狄克·布鲁因、艾提·莉赤哈特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能量学、心理学、哲学以及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写出了这本美丽的绘画书。《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除了提供给广大老师和家长实用可信的基础知识,以及具体详尽的练习指导外,更重要的,它着重于开发孩子的灵性认知——一种比单纯的看和听更加全面和有力的认知方式。《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通过灵性认知,孩子可以保留并发展与生俱来的敏锐觉察力,大大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并培养出对生活的热情和耐心。

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中的绘画

1.1 引言

1.2 色彩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1.3 老师的任务

1.4 歌德的色彩理论

1.5 色轮之旅——老师适用的色彩简论

1.6 绘画与感知

1.7 水彩颜料以及绘画技法、工具和材料

水彩颜料

“湿式上漆”技法

层式法

纸、海绵和底色

颜料和画笔

第二章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2.1 关于课程以及为老师所安排的基本训练

2.2 幼儿园的绘画课

游戏与模仿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1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2

2.3 一年级的绘画课

色彩王国中的发现之旅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3

2.4 二年级的绘画课

互补色——色彩情绪和色彩运动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4

2.5 三年级的绘画课

色彩体验中的戏剧性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5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6

2.6 四年级的绘画课

从心灵情绪到自然情绪

大地色、神话和景观

地图

动物和人物造型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7a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7b

2.7 五年级的绘画课

体验过程

植物和树木

神话、历史和地图

景观、动物和色彩透视

节日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8a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8b

2.8 六年级的绘画课

向精确观察迈进

矿物质和层式法

花朵、景观和树木

留出开放空间

靛蓝

2.9 七年级的绘画课

探索新世界

天象

远行探险

2.10 八年级的绘画课

工业活动和文化景观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8c和8d

2.11 六、七和八年级的黑白素描

2.12 七、八年级的透视和解剖

第三章 中学阶段

3.1 导论

3.2 九年级的绘画课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9

丢勒给黑白素描的启示

与艺术史有关的素描和绘画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10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11

3.3 十年级的绘画课

黑白和彩色中的运动和秩序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12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13

3.4 十一年级的绘画课

描绘树木和植物的情绪——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

多种素描技巧;阴暗法;勾画植物、动物和人

适用于老师的基本训练#14

3.5 十二年级的绘画课

整体性

人:头部绘画练习

第四章 绘画课教学的其他方面

4.1 课程准备、课后讨论与气质

小学阶段指南

中学阶段

4.2 治疗型和教学型绘画

第五章 色彩在其他课程和学校建筑物中的应用

5.1 素描、形线画、陶艺、刺绣和戏剧

5.2 鲁道夫·斯坦纳关于学校建筑色彩的建议

第六章 资源

6.1 鲁道夫·斯坦纳的色彩讲座

作为教师和学生作画依据的歌德的色彩理论

鲁道夫·斯坦纳的色彩讲稿:光泽色彩

映像色彩

矿物、植物、动物和人物的绘画

色彩研究的发展和继续:朱利叶斯·赫宾的工作

6.2 弗里茨·魏特曼所描述的斯坦纳的课程素描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发育良好的感觉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它们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们,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有了健康的态度。在华德福的教育中,刺激并活化感觉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们试图向小朋友们敞开通向世界的这些大门。在学校里,艺术教育尤其对此有所助益。

世界中的心灵元素表现为色彩的本质,与此同时,色彩也反映了对人类心灵的体验。在心灵中,我们有意或无意地体验着色彩,这既适用于我们的内在印象或体验,也适用于我们对外在世界的感觉。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阴郁昏沉的天气相比,给人们造成的情绪不同,期待节日与接到坏消息相比。给人们带来的感觉也不同。因此,一方面,情绪本质上是心灵情绪,另一方面,心灵生活也可以表现为色彩。从外部获得时,它是一种印象。向外展示时,它是一种表现。我们常常要面对色彩和心灵情绪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如何能最为恰当地处理这种充满趣味的关系呢?具有透明感的水彩颜料运用在此最为合适。它可以把两种元素,即色彩和运动,都联结起来。基于此背景,我们主要选用这种颜料和一种活跃而运动式的技法,如湿水彩技法或“纱画法”。对于发育中的小朋友而言,水彩颜料是一种体验色彩和描绘形式的完美工具。小朋友依然拥有大量的创造性想象力,并想要运用它们。通过色彩和水,我们可以开始把这些创造力与呆板而定型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在此之中,小朋友们学会了生活。一座桥梁在已经形成的东西与小朋友的创造力之间架了起来,屡次三番之后,小朋友们将通过每幅画作,经历流动的颜料慢慢变干,并形成固定色彩的过程。慢慢形成的过程是最为重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小朋友们将给以最大的热情去体验色彩的运用。并体现他们的创造性想象。

绘画越不浓厚,越能触及色彩本质。最单纯的形式是。有光的画面”。例如,日出日落。同样,当彩虹出现时,我们宁愿中断课程,让小朋友们去看彩虹。跟大自然变魔术般地在大气中不断呈现各种色彩一样,戏剧表演也能让我们体验到五彩斑斓的布光。印象画派尤其注意到了这一点。色彩在遍布天空、水面和风景中的线条、圆点和区域里鲜明地跳跃。与光和大气(有时叫做光影)。相比,水是仅次于它们的略微浓厚一些的介质,它能留住色彩,使光的色彩成为可以控制的绘画色彩。水本身天性活跃,它尤其是生命的赐予者。它是透明的,是良好的色彩载体,它随时准备无私地吸收色彩。

斯坦纳描述了色彩的诞生如何天然地与水元素发生联系。在地球发展的早期阶段,水元素在神的使者的作用之下开始出现。斯坦纳把他们归为天阶的第三等级,包括天使长、大天使和天使。在一定程度上,天使成为光和黑暗之间的调解者。在他们的这一行为之下,色彩产生了。在大气和阴影似的黑暗之中,彩虹的所有颜色开始闪闪发亮。亚里士多德曾在他短小精悍的科学著作里描述第三等级如何参与色彩的诞生。这一知识遗落了数个世纪。由于色彩自身扩散在大气似的元素中,流动而湿润的元素出现了。这可以与在某种条件下压力引发反压力的过程相比较,“根据宇宙规则的一般看法,光影是大气,所以水是反射物,从而在诞生的过程中,它创造了色彩。”。

我们可以从在潮湿的石灰岩上作画的湿法壁画画家那里认出这种元素。平静的水面可以反射出天空和大地之间色彩的相互作用。风景画画家习惯于寻找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就是为了这种反射元素。尤其是透纳的风景画,不能仅当成是描绘大气所造成的丰富色彩的典范,它们还展现了如何最佳地运用水、色彩和光(即纸张)来营造独特的情绪。塞尚的水彩画是绘画史上的转折点,与自然形象相反,他创造了与人类灵魂相对应的形象,借此,他开启了现代艺术的新阶段。于是,我们得以听到克利这么说:“色彩中有我……我和色彩同为一体。”康定斯基第一幅形象自由驰骋的绘画是水彩画。这幅醒目而鲜艳的绘画,象征着对色彩体验的运用和复兴。紧接着,诺尔迪、科科施尔和许多其他的画家相继仿效。

斯坦纳所推动的另外一个新发展,在第一歌德馆屋顶的绘画上得到应用。画底是由像糨糊一样的混合物构成的,包括了白色酪蛋白、蜡、香脂油和纸纤维。这种混合物一层层地施于软木片上。所有的这些都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表层。于是,斯坦纳最终是在一种液态的纸层上作画。借此,他发展了一种新的湿法壁画技法,没有形式,不受限制。斯坦纳使巨大的自由流动的色彩出现在这些宽广的弧形表面上,色彩所形成的形象可以说在屋顶上移动着,具有强大的色彩张力。为了这个目的,他研发了特殊的植物颜料,把蔬菜色素溶解在水中,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细致而费时的过程。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没有一件留存于世,因为建筑物被烧毁了。P27-30

序言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如何去爱,似乎成了当前年轻父母们很大的一个困惑。

这一代孩子的童年与我们当年已经大大不同了:在城市,有院落的平房纷纷拆迁,大家搬进被统一规划的小区,不知道左邻右舍的姓名,不敢让孩子给陌生人开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在家里没有同龄的玩伴,一举一动都在成人无微不至的关注之下,在农村,年轻的父母纷纷进城务工,隔代抚养使得孩子们平日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离异成了常事,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们在年幼的时候就不得不去经验内心分裂的痛苦。电视机、电脑和手机成了我们育儿的好帮手,孩子可以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里愈来愈“重口味。的动画片,乐此不疲地玩着变形金刚、“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而早已不知道捉蜻蜒、抓石子的乐趣……

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但如何对他(她)好?我们是否真的懂得孩子们的需求?为人父母,这是需要下点功夫去了解的。孔子讲,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的人是生而知之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要学而知之。要想做一个好父亲、做一个好母亲,应当去深入学习,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当前有一股新教育的潮流,越来越多以华德福理念(waldorf)为指导的幼儿园乃至学校正在中国各个城市出现。这些幼儿园和学校的创办者、教师和家长中,很多是反思自身教育历程之后,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成长环境的父母们。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简单说来,它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华德福教育针对人在o~7岁、7~14岁以及14~21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孩子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并关注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华德福教育虽然是西方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但有趣的是,它内在的精神与中国自古以来道法自然、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优秀传统不谋而合。在东西方文化充分融合的当今时代,我们需要从以华德福教育为代表的西方优秀的教育理念中吸取经验,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为我们的孩子开辟一条新路。鲁迅先生说得好,没有拿来的,就没有新文艺,同样的,没有拿来的,就没有新教育,就不能成就一代新人。

这套丛书名为“善生”,第一层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第二层意思就是在人生的旅程中,学无止境,止于至善。丛书分两大系列:一是。善生悦读。系列,陆续推出许多内容上乘、制作精美的中外作品,作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课外读物,相信这批书将给孩子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二是“善生悦教”系列,选择了一批适合父母、教师们阅读的优秀作品。

目前已经面世的有吴蓓的《请让我慢慢长大:亲历华德福教育》和李泽武的《重新学习做老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教育者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感动,美国人杰克·帕特拉什的《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介绍了如何通过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德国人赫尔穆特·埃勒的《与孩子共处的八年:一位华德福资深教师的探索》,介绍了华德福教学与众不同的方式:主课教师会陪伴孩子八年.将他们从一年级一直领入青春期的门槛,澳大利亚的“故事医生”苏珊·佩罗《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则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针对孩子的各种挑战性行为创作出具有疗愈作用的故事。美国资深幼儿教师芭芭拉·帕特森与编辑帕梅拉·布莱德合写的小书《我从彩虹那边来:如何养育0至7岁的孩子》从一个母亲、祖母和幼儿教师的角度,把与孩子共处的。窍门”与你娓娓道来,从小就爱给人讲故事的比亚翠斯·洛奇的《故事和你说晚安》带来许多经典故事和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建议,陪伴你与孩子度过美好的睡前时光,丹麦人亨宁·安德森的Ⅸ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介绍了生动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节奏与韵律中体味数学之美。两位有27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华德福手工教师戴维·米切尔和帕特里夏·利文斯顿,通力合作写出了《手巧才能心灵:华德福学校的手工和实用艺术课》,与你分享如何跟孩子们一起跟随着手指去探索世界,从而全面并感性地认识世界,获得内在的成长和心灵的富足感。教学经验丰富的狄克·布鲁因和艾提-莉赤哈特来自荷兰,共同创作了《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带领孩子们学习和感受到水彩画的独特作用.通过绘画开发了孩子的灵性认知,滋养了孩子的心灵。

最后,引用这么一句话送给天下的父母亲:“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孩子)来欣赏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编者

2012年3月

后记

本书开篇从我们当前环境的色彩体验开始下笔,在经过多姿多彩的课程之旅并对色彩做了一番思考之后,我们回到主旨上来。这些新获得的洞见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见解吗?这些由综合的思维过程所支撑的感知印象,在我们内心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感知力了吗?一种关于艺术的感知力。我们可以把这种感知与生活本身相联系,称它为“生活感知”,并把生活当成一种艺术吗?斯坦纳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并说该艺术感知的推动力是爱一对人类和周围世界的爱,一种在和小朋友共事时我们可以运用的推动力。爱,在洞悉人性的过程中得到滋养。事实上,带着敏锐观察力来检验这一知识,使得每个教育“体系”变得多余:爱就是教育。毕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小朋友的发展过程当中是最为重要、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使得教育科学变成了教育的艺术。

我们的志趣在于把绘画课程置放在该语境当中。一堂孤立的绘画课或训练课,在不断力争更新的教学方法中没有立足之地。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五彩缤纷的珠子串成一条结实的项链,这些色彩将瞬间变得丰盈而实在。串连的线不断地消失在珠子中,时不时地隐匿起来。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应该放弃立即取得效果和标准的期望。在此过程中,善于“利用夜晚”具有特别的作用。我们只能在第二天捡起线,继续串项链。每个春天,我们努力地完成项链,以便在第二学年再串一串项链,串一串更大的项链。这就是我们为人生创造珠宝的方式。无论谁戴上它,都可以进行丰富的人生之旅,都可以在必要时刻享用珠子。我们的希望是,这本书可以制造出长长的一串彩色珠子,在童年时期为小朋友所获取,在成年后能被当成珍贵的所有。

——2003年夏天

书评(媒体评论)

学习和感受水彩画的独特之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需要对这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现在,两位经验丰富的华德福教师——狄克-布鲁因和艾提·莉赤哈特为此做出了宝是的努力。他们做得很出色!其作品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合理而实用的建议、清晰的教师练习指南和美丽的图例。

——Anlazon网站

本书对华德福课程中的水彩画教学做了彻底而全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实用的建议、清晰的练习指南和美丽的插图。本书探讨了歌德的有关色彩的理论,并指出从幼儿园到高中,怎样根据不同的年龄和年级而实践不同的绘画方式。

——www.waldorflibrary.org在华德福学校,水彩画的独特和重要之处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部杰出的作品由两位来自于荷兰的经验丰富的华德福教师所著,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绘画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原理和详尽而实用的练习。

——www.steinerbooks.org

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书:每一章都有水彩和素描的练习,这样老师(或者需要扮演老师身份的家长)就可以在教孩子前,事先准备好教课的内容。书中每个练习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各种有关绘画的技巧;本书还解释了成长中的孩子们内在都发生了什么,以及什么可以与之产生共鸣。

——“克里斯多佛家庭教育资源中心”网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善生悦教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荷)狄克·布鲁因//艾提·莉赤哈特
译者 吴平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489905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4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3
出版地 河北
228
15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冀图登字03—2012—003
版权提供者 Dick Bruin and Attle Lichthart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