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宜宾酒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宜宾有悠久的历史,名酒根植于本地深厚的酒文化传统中。此书通过对历史、考古、文物、文学、文化和民俗的研究,较好地阐释了一方水土酿一方酒,山水美、技艺精的宜宾人能酿出世界名酒的缘由。全书梳理出了宜宾酒文化发展演进的清晰脉络,讲活了宜宾酒目前的动人故事。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对文物考古资料的大量引用。大量利用本馆所藏和本区域出土文物来佐证、书写本地酒史,图文并茂,文献、实物互证,无论叙述还是论证都不觉空泛,尤其是对四川几大白酒作坊遗址,特别是宜宾糟坊头的发掘资料的充分利用,将会令读者欣喜不已。 目录 序 章 宜宾酿酒的发生与初步发展 节 中国古代酒史概述 一、酒的出现 二、古代酒的发展 第二节 “酒都”宜宾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一、宜宾的自然环境 二、宜宾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宜宾酿酒的产生 一、向家坝库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二、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酒具 三、屏山县叫化岩遗址出土的陶杯 第四节 先秦时期宜宾酿酒活动的初步发展 一、考古发现的巴蜀青铜酒器 二、焚人与枸酱 第二章 汉代宜宾酒文化 节 汉代蜀地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节 汉代四川酒业的发展 第三节 宜宾汉代酒文化遗存 一、汉代画像石棺所见饮酒生活 二、汉代酒器 第三章 唐代宜宾酒文化 节 唐代的宜宾 第二节 蜀酒浓无敌——唐代四川名酒 第三节 重碧拈春酒——杜甫与戎州重碧酒 第四章 宋代宜宾酒文化 节 宋代宜宾酿酒业 第二节 满城欢酒待旌旗——宋代四川名酒 第三节 安乐春泉荔枝绿——黄庭坚与宜宾名酒 第四节 曲水流觞——流杯池 第五章 明代宜宾酿酒业 节 明代四川酿酒作坊 一、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 二、泸州老窖作坊群 三、射洪泰安作坊遗址 第二节 长发升、利川永酿酒作坊 第三节 喜捷镇糟坊头明代酿酒作坊遗址 第四节 明代宜宾地区其他酿酒作坊 第五节 明代宜宾酒具 第六章 清代宜宾酿酒业 节 清代四川酿酒业 一、全兴老字号作坊 二、泸州老窖作坊 三、沱牌曲酒 四、剑南春酒坊遗址 五、古蔺县郎酒老作坊 第二节 清代宜宾酿酒业的发展 第三节 宜宾清代酿酒作坊和遗址 第四节 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名酒五粮液 第五节 清代宜宾酒具 第七章 民国时期宜宾酿洒业 节 民国时期宜宾酿酒业的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宜宾酒坊 第三节 民国时期宜宾酒具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宜宾酒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宜宾市博物院,罗培红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6664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