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走进石塔 |
内容 | 内容推荐 《走进石塔》一书着力于对石塔古村落的系统解读,围绕古建遗韵、自然风光、风物民俗、乡间轶闻、名人风流、耕读石溪、石溪商踪等几大板块进行全面阐述。重点突出“教育之村”、百名教师在石塔、很早的私立小学等书香特点,对石塔古村文明演变和村落文化进行大力深耕。厚重的古建遗存,完好的民居亭台,多向度的乡趣轶事,进一步丰富古村落的抒写状态。作为典型的义西村落,石塔西靠铜山古刹,东临姑塘水库,闹中取静,繁华之处有古意。如今,以穿棕板、草帽业、专业头圈为源头的石塔传统商业模式正在大踏步向现代化商业模式转型。而《走进石塔》一书的编撰,从一个侧面揭示千年古村的发展秘密,为现代石塔通往康庄大道添姿增彩。 目录 总序 曾经的石塔 古建遗韵 吴氏宗祠 古杨桥 匡二宗祠 东坟头 务本堂 假山禅寺 木结构三层楼 吴源故居 葛畈田花厅 吴关生民居 自然风光 铜山岩上铜山寺 菰湖春水泽一方 别样风情荷花芯 浓荫稠绿古樟树 铜山脚下一深塘 蜿蜒曲折话铜溪 波光潋滟富塘水 似塘非塘十八潭 青青枣林满山坡 月山横戳楚天云 风物民俗 耕读家风润人心 和善村风绵延长 西乡锣鼓头一班 名伶演艺传给娃 尽展百态小茶馆 石塔灯笼“别样红” 红糖香飘石塔村 食之美味话火腿 果中珍品南蜜枣 乡间轶闻 石塔村姓氏的变迁 水库移民的故事 不可遗忘的生产队时期 贫农乡长的轶事 剃头店里趣闻多 民间“御用”裁缝师 打铁店里的记忆 木匠和石匠琐记 难忘乡村老诊所 情牵古堰和机埠 穿针引线“绑棕床” 石塔用电的故事 细磨精推老碾坊 永不消逝的窑址 流金岁月供销社 古戏台里看人生 老土布里忆乡愁 王山顶造桥记 名人风流 教书为政忆吴源 一代名丑吴光煜 书画双绝吴玉琢 体育狂人吴陶宝 开国功臣吴文秀 万历边臣吴宗善 边关守将吴一夔 警界能人吴贤奇 耕读石溪 石塔幼儿园的变迁 百年学堂话今昔 百名教师在石塔 义乌名校长吴乐田 浙江水利学校 石溪商踪 草帽,一抹芬芳的记忆 麻厂,一段难忘的旧时光 糖沫烧,一缕醉人的醇香 油坊,一星遥远的灯火 头圈,一个缤纷的传奇 侨商,一群旅外的追梦人 农庄,一首悠长的田园牧歌 菇房,一种创新的经济模式 附录:石溪古村记事年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进石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群燕,吴最光 著 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635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1000 |
出版时间 | 2020-04-01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5.5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