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在为谁读书(4青少年幸福行动力珍藏版)(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无处不辛劳,生活的最终目的是幸福!幸福的人赢得未来!

★超级畅销书《你在为谁读书》的第四部,献给有梦想却不能坚持的青少年!

★创造奇迹的不是天才,而是自控力!自控力决定一生命运!

★翻开余闲著的《你在为谁读书(4青少年幸福行动力珍藏版)(精)》,洞察自控的奥秘,修炼最强大的心灵!合上此书,掌控命运与前途,成就最幸福的自己!

内容推荐

这本余闲著的《你在为谁读书(4青少年幸福行动力珍藏版)(精)》是《你在为谁读书》系列的第四部,承接了前三部的故事情节。

当代青少年面临学业、情感、就业的重重包围:成绩不佳,于是郁闷;缺乏动力,于是空虚;看不清前路,于是迷茫;考试高压,于是焦虑……于是会追问: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是成功吗?那成功又是为什么?无数先哲都说,为了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幸福?

杨略的爸爸身患绝症,对幸福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于是开发了一套软件,带杨略进入神奇的醒客世界,开始了十五堂幸福课。

他们穿梭时空,见证地球形成、复活节岛盛衰,亲历巨鹿之战、甲午之战,洞悉地球危机、生态困境,也游历了未来的城市与乡村。他们纵横千古,与孔子、苏轼、亚当?斯密、曾国藩、梭罗、凡?高、萨特等世界伟人坐而论道,畅谈古今,妙解人生,金玉良言让杨略醍醐灌顶。

于是杨略懂得,幸福是人与自我的和谐,珍视天赋,发挥潜能,自强自律,又能陶然自乐,让内心进取而又恬静宽阔;幸福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用竞争激发社会的活力,用公正维护竞争的秩序,用民主法治来捍卫权力和尊严,用博爱仁厚传播正能量;幸福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敬畏生灵,道法自然,诗意栖居,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本书以小说为体,直面现实,内容涉及文学、哲学、经济学、生态学、美学,知识体系严密,气势恢弘,视野开阔,而行文又优美活泼,充满人文关怀,是真正励志之作。

目录

序言:幸福的人赢得未来

缘起

1. 爸爸的顿悟

2. 进入醒客世界

第一部分 人与自我·幸福源于内心的强大与美好

 第一课 自强:活出生命的意义

1. 遇见弗兰克尔

2. 弗兰克尔在奥斯维辛浴火重生

3. 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我们都能选择自强不息

4. 用全部的精力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课 自主:通往成功的捷径

1. 人生是自主选择的产物

2. 最美妙的命运,是在喜欢的工作中获得报酬

3. 凡·高:选择做自己需要强大的勇气

 第三课 自乐:在生命旅途中收藏美丽

1. 为什么我们难以放松

2. 深深地进入当下

3. 请用好奇的眼睛打量世界

4. 假如海伦·凯勒获得三天光明

 第四课 自爱:懂得自己的价值

1. 所有的生命都是无价之宝

2. 好好地爱自己

3. 自爱的人,才能爱别人

4. 别吃惊,每个人都会名留青史

 第五课 自律:培养你的强大气场

1. 曾国藩:自律让人心胸坦荡,无愧此生

2. 亚当·斯密:自利释放人的创造力

3. 巴尔扎克:当自利演化成贪欲

4. 富兰克林:我毕生的成就归功于自律

5. 梭罗:简朴生活才能成就心

第二部分 人与社会·幸福源于人与社会的和谐

 第六课 相竟共存: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

1. 竞争乃文明之母

2. 竞争,但不服从丛林法

 第七课 公平正义:给每个人一样的起跑线

1. 还没有出生的孩子

2. 完全平等的世界

3. 贫富悬殊的世界

4.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股东

 第八课 民主法治:共享社会的繁荣

1. 酒吧奇遇

2. 谁拥有杀人的权力

3. 民主的日渐完善

4. 关于民主的辩论

 第九课 仁厚博爱:让世界变成天堂

1. 是什么让现代人变得疏远

2. 你认识你的邻居吗

3. 冉阿让冻僵的心因爱而复活

4. 付出,让心灵变得博大而温柔

 第十课 审美创造:让心灵变得饱满

1. 摩登时代让人渺小而空虚

2. 三大师:人生要艺术化

3. 凡·高陶醉在灿烂的色彩之中

4. 宗白华:中国艺术让人逍遥自得

第三部分 人与自然·幸福是与天地精神往来

 第十一课 敬畏生命:开阔你的胸怀

1. 寻找复活节 岛:木筏渡海记

2. 氏族的尊严:塑一个更高大的石像

3. 复活节 岛的末日浩劫

4. 地球是宇宙中的伊甸园

5. 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家园

6. 去非洲拜访史怀哲

7. 敬畏生命,让你从此不同

 第十二课 天人合一:提升你的生命境界

1. 四十七亿年铸就的神奇地球

2. 与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3. 移山填海:浮士德的伟大志愿

4. 像一座大山那样思考

 第十三课 道法自然:你在未来如何生存

1. 养活人类,需要几个地球

2. 我们曾有过的美好家园

3. 在未来的乡村里漫步

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5. 在未来城市里深呼吸

 第十四课 乐天知命:我们都有自己的使命

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 孔子:我已尽力,便可无憾

3. 优秀靠自己,成功靠机遇

 第十五课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1. 爸爸在病痛中的坚持

2. 天地银装素裹,为爸爸送行

3. 爸爸的最后一课

尾声:此生未完成

试读章节

1.爸爸的顿悟

毕竟是腊月了,才过五点,夜色就扑向天空。天上满是浓云,凝着铅灰的怨气,要怒鞭大地。但经过长久的坠落,雨点似乎累了,冻成了雪屑,落到杨略的脸上时,已是细碎无声,淡然无色,空余一股寒气。

今天是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也是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原本是极重要的,许多老师认为,这将预示着高考的表现。但杨略却整天魂不守舍。好不容易考完了最后一门,他奔出教室,被寒气一激,才惊醒过来,惊惶地看着周围。

校园里的路灯亮了,雨丝在光晕中闪过,朦朦胧胧,周围一时宛如梦境。啊,应该是梦,一切都是梦。在他模糊的泪眼里,周围盛开着洁白的花。棉花,栀子花,梨花,樱花。温暖的,清香的,干净的,短暂的,翩然地开满天空。

“爸爸——”游丝般的声音从心里钻出,他被蜇了一下。一阵寒流荡过胸口,散开到身体各处。

大概一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杨略从剧院回家,满心的欢喜,可妈妈告诉他一个晴空霹雳:“略略,你爸爸身体不太好……这次去美国,就是去治病的……”

杨略一时有些发懵。

“治病?爸爸得了什么病?”

“胃……胃癌……”

杨略的头上像挨了一记闷棍。在他心目中,爸爸一直很健康,积极,而且总在微笑。虽然以前也曾胃部不适,但何以至此呢?

“怎么可能?!”

“他活得太累了,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又很差。工作上的不顺利和伤心事,他从来不对我们说,怕我们担心,就自己一个人慢慢扛,一点点消化掉……”

妈妈凄凄切切,絮絮叨叨,杨略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只觉得脑子里起了一股旋风,呜呜呜地怪叫,圈子越扩越大,将他的眼、鼻、口、四肢都猛地吸进去,狂卷起来,撕裂了,泼洒得满天满地,旋风过处,只剩下一片狼藉。  而今天中午,妈妈在电话里告诉他,爸爸已在机场,下午就能到家。顿时,他心绪散乱,牵挂着爸爸的情况,再也集中不了精神做题了。寒假就要开始了,他却没有一丁点的喜悦。唯一的安慰,就是他能陪伴爸爸一段时间了。

杨略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落叶纷飞的大街。灯光渐次亮起来,在他的泪眼中,变得一片模糊。爸爸要是离他而去,那这个世界还为他剩下了什么?他不敢往下想。虽然他深知,或早或晚,亲人们会如风中秋叶,陆续飘落,可不应该是此时。

终于,他到家了。爸爸在客厅沙发上等他,戴着一顶针织帽,脸庞缩小了,像一只干瘪的苹果,腿上还盖着厚厚的毛毯。乍一看,杨略几乎有些认不出来了。妈妈坐在边上,正用勺子给爸爸喂汤。

“略略,你回来了。”

爸爸像以前一样招呼着他,脸上挂着笑容。只是,这一次爸爸没有起身。

难道爸爸已经不能走路了吗?

杨略的心沉下去,沉,却又沉不到底,没着没落的,风一吹就晕乎乎地晃荡。

爸爸看到他表情异样,就一指妈妈,笑着说“你看,有名医亲自服侍,爸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待遇不错吧?”杨略妈妈是医院的主任医师,远近矧名,算得上一位名医。

“爸爸——”

杨略含着眼泪,将包裹一扔,几乎是跑到了爸爸面前,握住了他的手,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这才四个多月没见啊,爸爸变化那么大,皱纹显得那样多,而且眉毛不见了,帽子下面那头葱郁的黑发也没了踪影。

这一刻,他忽然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七个字的分量。我们总是以为,亲人会一直健康,未来还有机会去孝敬、陪伴。但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会先来。于是,~旦有了意外,每个人都有无限的遗憾,并且永难弥补。杨略说不出话来,将脸埋在爸爸的肩膀上,眼泪哗哗地流淌下来。  爸爸用消瘦的手掌抚摸着杨略的头,依然在笑,但眼眶里早已湿了,嘴角也在不停抽动。

“没事了,都动过手术了,只要静养,就会好的。”

杨略心里也是这般的想法,他总愿把事情往好了看。

“爸爸,这次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忽然,杨略心怀一种侥幸,希望眼前的一幕都是假象,爸爸妈妈是在合伙搞恶作剧,故意骗他回家,以此警告他,不要忘了亲人。他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会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摘去面具,站起身来,就像过愚人节那样。

然而这一切没有发生。妈妈还在喂汤,爸爸回答说:“医生说癌细胞被清除了,但很容易复发。如果复发,那就……”

爸爸没有说下去。

“不会的,爸爸。”

杨略用急切的声音,把那个不祥的场景赶出门去。

“世事无常啊。”

爸爸微微地叹气,抚摸着杨略脑袋的手在微微颤抖。

P2-4

序言

幸福的人赢得未来

读书很苦,读书很累,读书很无味。

或迟或早,你会爆出一句:我在为谁读书?当然,长辈们循循善诱:为了你自己啊,上重点高中,读名牌大学,过好日子啊。哦,你似乎懂了,于是你拿出悬梁刺股的劲头。终于,你如愿以偿。但没能快乐几天,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学业、就业,然后是房价、物价……

如此看来,真是人生无处不辛劳啊。

于是我们开始了反思:我是谁?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在这不长却极折腾的一生里,我到底在追寻什么?或者说,我们生活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从亚里士多德到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都给出了一致的答案。那就是,我们追求的终点,是幸福。

是的,幸福。

那么,幸福是什么?

心理学上说,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愉快心情,对生活满足,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且以后还能持续久远。

可这样的定义,只说明结果,却没有说原因,更缺少方法。

所以,我们的疑问变成了:我们怎样才能幸福?

幸福首先源于内心的富足

广告里说,当你拥有了豪宅,拥有了名车,然后去马尔代夫旅游,你就幸福了。电视剧说,拥有爱情、亲情,享受天伦之乐,你就幸福了。当然,这都不错,我们都很向往。但人的天性就是,得到了就不珍惜,未得到的更具诱惑力。人心有个深深的窟窿,该怎么填补?许多人选择向外界索取更多,买更高档的住宅,买更昂贵的汽车,赢得众人关注,可他们的内心并不因此而得到安顿,因为幸福极具主观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在的标准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而且,这种不满足,还有个副作用。甘地说:“我们这个世界,足以供应人类所需,但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其实,正是心灵失衡,不知幸福真意,造成消费社会,并向外界扩展,造成了生态危机。

那么,到达幸福,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塞利格曼的嫡传弟子,哈佛教授本·沙哈尔写了一本书,就叫《幸福的方法》。他认为,幸福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过程的利益;意义则是有益于他人,属于目标的利益。比如说,沙哈尔写这本书,过程很快乐,写成之后,能给读者(或学生)带来帮助,这就是幸福。

这一点,我非常认可。因为我谈人生规划,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进行合适的定位,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己的使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对心目中的“。陕乐人”有一番生动的描绘:

他一觉酣睡到天亮,跳下床铺,一边穿衣一边唱歌或吹口哨,下楼时容光焕发,稍有刺激就会哈哈大笑,真是一位精力四射的健康人。他不仅意识到自己已有的成功,而且由于自己的能量、敏捷、多谋,对将来也充满信心。就这样,他满心喜悦地开始自己那天的工作而没有丝毫厌腻之感;他每时每刻都体会到高效率工作带来的满足;回家时还有大量的剩余精力进行好几小时的休闲活动。

多美好的场景。对比萎靡不振的上班族,真有天壤之别。

于是,我写下了本书的第一部分:“人与自我”。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自爱),并懂得幸福不是静态,而是动态,于是选择自强不息。如何自强?必然是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同时,要想发挥潜能,自然不能浪费光阴,于是需要“自律”。但只顾进取的劳碌命并不可取,我们还要活在当下,感受身边的美好,这就是“自乐”。

于是,这样的人自强不息,又悠然自乐;严谨自律,又自爱自信。同时无论身处什么境地,他们总会顽强地崛起,并发现世间美好的细节,陶醉于湖光山色。

幸福在于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毕竟是要在社会中生存,独善其身完全不可能。比如,要想自主选择,在“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的时代,就无法实现。要想滋养一颗富足强大的内心,还需要一个清明的社会环境。  于是,我又撰写了本书的第二部分:“人与社会”。

当代社会,充满竞争。这话不假,同时也是好事。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繁荣,源于诸子百家争鸣,既是争鸣,定然是竞争,看哪家思想能一统天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小小的佛罗伦萨就涌现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三位大师,也是源于激烈的业务竞争,艺术家也要抢饭碗啊。

要想个人在社会中得到发展,当然要有竞争意识。竞争赋予我们活力,也让社会得以发展。

但竞争最需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否则将陷入无秩序的弱肉强食。而如何保证公平正义的实施,不是靠神的赐予,而是靠民主的声音,言论的自由,法治的剑锋。所以,一个牢固的社会大厦,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就是四根最坚实的巨柱。

此外,我们还要在大厦涂上了博爱的颜色,让社会充满和暖之气。再装饰着艺术的花朵,让人心灵完整。这样的社会,让人由衷地喜爱。

其实,这样说毕竟有些生硬,不像我的语言风格。好吧,描绘一个小场景,歌颂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幸福。

与好友相聚于家里,互吐肺腑,无所不谈,话题忽东忽西,天南地北,想着便谈,谈完即换,若有会心处,便兴致高涨,于是茶酒助兴。再看个人姿态,也是全然无拘束,或在沙发上斜躺,或在地毯上安坐,手脚都安放在最舒服的位置,心也安放在最舒服的位置。

想想看,多美好!

幸福是与天地精神往来

本来,这本书写到这里也就够了。

冯友兰却说:“竞争共赢,属于‘功利境界’;仁厚博爱,属于‘道德境界’。这都很不错,难能可贵。但人还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天地境界’。”

什么是“天地境界”?

冯友兰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这话说得玄了,神秘了。  哲学需要回归生活,然后就可以理解。于是,我联想到自已的一个幸福时刻。

夏始春余,我在植物园里小憩。当时阳光灿烂,气温合宜,我躺在长椅上,看头顶的枫香树。新叶初生,纤尘皆无,小而精致,在风中摇晃着,被阳光一照,青翠晶莹,可爱无比。风很清澈,抚摸着身体,几乎能渗入皮肤。或者说,身体化了,不在了,融入春光之中。当时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庄子的话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处在这种境地,确实身心和谐,无比幸福,觉得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于是想到了这样几个字:活在珍贵的人间!

这莫非就是“天地境界”?

冯友兰说:“是,天人合一,至美至善。但又不够,真正的天地境界,还需要我们参与宇宙之造化,这就是《中庸》说的:‘赞大地之化育(帮助天地培育生命)。”

乖乖不得了,人有这么大能耐?

有。我们人类能量之大,不是都改造了地球吗?改造原本是不好的,会破坏亿万年形成的生态平衡。但看目前的架势,改造不能停歇,既然如此,那么有没有好一点的改造方式,帮助天地化育生命呢?

中西哲学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懂得所有生命都紧密相连;我们不再掠夺自然,而是道法自然,用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我们要开发新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受伤的土壤与河流。就算身在商界,我们也要知道,只有低能耗、零污染的项目,才能不伤害地球,从而获得社会认可,保持基业长青。

于是,我写成了本书的第三部分:“人与自然”。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敬畏生命”、“道法自然”。

写着写着,一则新闻占据了大小媒体。

李开复病了。我一惊,因为我小说中的杨略父亲,同样也得了癌症。这是某种巧合吗?我想不是,因为这是每个人都会遭遇的困境。

李开复一生勤勉,在学业、商业上卓有成就,又关注青少年成长,给他们写信,于是备受尊崇。然而正值英年,却得了癌症。此刻的他,幸福吗?会有抱怨吗?

是的,我们或早或晚,总要面对这个终极问题:人生有限,却渴望无限。在死神临近的时刻,我们能像王阳明那样坦然,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吗?

幸亏孔子给了我们精神力量,他说:“为而无所求。”原来,终极的幸福,天地境界的幸福,是要乐天知命,懂得万物随化,才能让人奋斗,同时又乐于接受最后的成败。庄子告诉我们解决之道:“安时处顺,哀乐不入。”用智慧来破除忧烦。

达到如此境界,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

这才是“至乐”。

于是我又添了两章,“乐天知命”与“诗意栖居”。当然,我肯定还做不到。那需要一生的修行。

远见。让我们无可替代

说着说着,话题就有些沉重。许多青少年会说:“这样的境界很高,我很向往。但是,我太年轻,还达不到,我更关注如何考大学、找工作。”

所以在文章最后,我们来谈谈如何赢得未来。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的格局。

在近代史上大放异彩者,无不目光敏锐,看清了时局变幻,引领了时代潮流。他们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力主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得以复兴。这些人大部分时间在想什么呢?答案是:他们在思考未来,寻找前途,以及通往这未来的途径。而那些试图开倒车的人,都成了历史车轮上的尘埃。

于是孙中山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潮流又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个潮流就是走向生态文明。

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人类依然目光短浅,认为占有、消费、享乐,才是人生意义所在,那只能日益穷奢极欲,最后耗尽地球的所有资源。于是,21世纪对于人类而言,是一道深深的峡谷。涧水汹涌澎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人类就坐在一条木筏上,在浪涛和暗礁之中前进,越来越快,越来越急。这些暗礁,有人口爆炸、全球变暖、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等。  如果我们能平安穿过,峡谷过后,我们将进入生态文明,那是一片开阔的水域,风平浪静,景色优美。要是不能穿过,或许21世纪,将是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世纪。

这是我们难以回避的真相。

世界的现状,是一种危机。但对于年轻人而言,也是一种机遇。如果我们将个人的成功与世界的前途融为一体,那么,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努力中,我们的生命将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懂得了时代的潮流,你再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在这个时代里脱颖而出,并且无可替代?

是的,我们要成为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我们承担着使命,高瞻远瞩,努力地工作,懂得道法自然,构建生态城市,发展绿色产业,同时又享受着爱,享受着美景,于是身心和谐,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具有生态观念的幸福人。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是真正能在未来获得成功的人,也是无可替代的人。

余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在为谁读书(4青少年幸福行动力珍藏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004720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2014068644
中图分类号 B82-49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