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文学的叠合”说的是既要尊重文学史当事人的历史记忆,又要能够准确分辨分析这些记忆,明辨哪些是文学思潮、口号的主观重构,哪些又与个人命运相关。
要在几种看似不同的记忆中重新认识文学发展规律和局限的问题。
新时期文学四十年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本书作者和同时代的作家、批评家们,既是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当事人”,同时也是它的“创造者”。
本书就是对当事人的记忆进行辨析、甄别,也是文学史研究重要的话题。
图书 | 我的文学年代/新文艺观察 |
内容 | 内容推荐 “记忆与文学的叠合”说的是既要尊重文学史当事人的历史记忆,又要能够准确分辨分析这些记忆,明辨哪些是文学思潮、口号的主观重构,哪些又与个人命运相关。 要在几种看似不同的记忆中重新认识文学发展规律和局限的问题。 新时期文学四十年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本书作者和同时代的作家、批评家们,既是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当事人”,同时也是它的“创造者”。 本书就是对当事人的记忆进行辨析、甄别,也是文学史研究重要的话题。 作者简介 程光炜,男,1956年12月生,江西婺源人。199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升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有专著《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当代文学的“历史化”》《文学史二十讲》等十佘部。曾多次赴欧洲和东亚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 目录 【辑一】 怎样研究新时期文学 “史诗”和“故事” 在自我的历史能量耗尽后 历史重释与当代文学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现代文学传统” 《钟山》与新时期文学 研究当代文学史之理由 以历史回溯眼光看“先锋小说” 论作品的寿命 我们这代人的文学教育 【辑二】 整理当代作家研究资料的重要性 文学批评的“再批评” 当代文学考证中的“感情视角” 小说与网络的关系 经验的陌生、修正和重建 《铁道游击队》的历史价值与超越性/16q 【辑三】 四十年来文学创作主要经验漫谈 在改革开放的大视野中看路遥 回到本乡本土 读老滕长篇新著《刀兵过》 心思细密的小说家 读李学辉的短篇小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的文学年代/新文艺观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光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824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5 |
出版时间 | 2021-02-01 |
首版时间 | 2021-02-01 |
印刷时间 | 202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4 |
CIP核字 | 2020254342 |
中图分类号 | I209.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3 |
宽 | 15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