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两栖联合特种作战(图文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加里波利登陆战;诺曼底登陆;塞班岛登陆战;贝里琉岛登陆战;菲律宾群岛战役……刘伯瘟的《两栖联合特种作战(图文本)》选取近现代以来的各个战场上-的两栖联合特种作战的精彩战例,图文并茂地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其具体作战细节,还原那些远去的战争。

内容推荐

两栖作战是由海军和登陆部队(通常会有空军部队)搭乘舰艇自海上向敌岸实施的协调一致的登陆(着陆)行动,通常分为制订计划阶段、上船阶段、演练阶段、航渡阶段、突击上陆5个阶段。在近现代,各国相继出现的海军陆战队将这一特种作战推到了顶峰。

《两栖联合特种作战(图文本)》选取近现代以来的各个战场上-的两栖联合特种作战的精彩战例,图文并茂地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其具体作战细节,还原那些远去的战争。

《两栖联合特种作战(图文本)》的作者是刘伯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被遗忘的浩劫——加里波利登陆战

 1 “暴烈的野马”

 2 澳新军团

 3 “我命令你们去死”

 4 完美的撤退

第二章 地中海的“爱斯基摩人”——西西里岛登陆战

 1 “柔软的下腹部”

 2 诱饵是“肉馅”

 3 “虎”的反击

 4 传单武器·“墨西拿长跑竞赛”·“德国人的敦刻尔克”

第三章 巨鲸搁浅——安齐奥登陆战

 1 “古斯塔夫防线”

 2 铺路的“鹅卵石”

 3 从“野猫”到“鲸鱼”

 4 光复“永恒之城”

第四章 重返欧洲——诺曼底登陆

 1 诺曼底倒计时

 2 最长的一天(上)

 3 最长的一天(下)

 4 D日之后

第五章 炼狱——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

 1 “瞭望台”,反守为攻

 2 亨德森机场

 3 “老鼠运输”与“东京特快”

 4 死亡·炼狱·饥饿之岛

第六章 突破“内防卫圈”——塞班岛登陆战

 1 两个车轮

 2 坦克进攻

 3 “玉碎”

 4 自杀冲锋·大跳崖

第七章 血腥的“胶着”——贝里琉岛登陆战

 1 目标:帕劳群岛

 2 头三波登陆

 3 “关键点”

 4 “樱”

第八章 进军吕宋——菲律宾群岛战役

 1 “捷一号”作战

 2 “我回来了”

 3 真正的“马来之虎”

 4 强攻马尼拉

第九章 父辈的旗帜——硫磺岛登陆战

 1 航线中间点

 2 粟林忠道的家书·“天王星”的鬃毛

 3 折钵山顶的星条旗

 4 最后攻击波

第十章 燃烧的列岛——冲绳岛登陆战

 1 “铁之风暴”·“舍石作战”

 2 “大和”的沉没

 3 流血的冲绳

 4 自裁与投降

第十一章 惊天冒险——仁川登陆

 1 半岛危局

 2 “铬铁矿”计划

 3 突袭月尾岛

 4 “老兵不死”

第十二章 不再平静的南大西洋——马岛战争登陆战

 1 战端初起

 2 南乔治亚岛之战

 3 决战斯坦利港

 4 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

第十三章 “暴怒”行动——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登陆战

 1 风云突变

 2 加勒比海的魔影

 3 暴怒的雷霆

 4 最成功的入侵

试读章节

下午4点,英军战列舰“无惧”号和“坚定”号几乎同时触发水雷。两艘战列舰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爆炸,继而是倾倒,沉没。紧接着是法军战列舰“大洋”号,触雷之后遭遇同样下场。接二连三的战列舰沉没令罗贝克心生怯意,他急忙下令舰队返航,退回爱琴海。就在驶出达达尼尔海峡中途,又有3艘英军战列舰相继被水雷炸伤。至此,协约国舰队的第一轮两栖攻势宣告失败,舰队司令卡登上将也因为病情加重,被作为伤员送回了英国。‘’ 舰队的失败彻底改变了协约国方面的策略。丘吉尔判断,必须以陆军占领加里波利半岛,才能得到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使舰队安全通过海峡。所以,应该将舰队暂时撤下来,派遣一支远征军,在加里波利半岛实施两栖登陆。这一判断得到英国陆军参谋长基钦纳勋爵的赞同,他任命自己在布尔战争时期的参谋长、素有“诗人将军”之称的英国陆军上将伊恩·汉密尔顿为爱琴海战区司令,全权负责此次登陆行动。

协约国原先的构想是以海军为主的两栖进攻,而非以陆军为主的两栖登陆。所以当汉密尔顿将军临危受命赶往地中海时,英国陆军部并没有为他制订作战计划。汉密尔顿本人对土耳其的了解更是有限,他甚至连加里波利是否有水都不知道。他手里的全部资料是一张不完善的作战区域地图,一本1912年的土耳其陆军步兵操典,还有一些临时从书店里买来的君士坦丁堡旅游指南。

投入登陆作战的力量也需要他临时组织。唯一拥有作战经验的部队是英军第29步兵师,该师从英国本土乘运输船于1915年4月抵达埃及亚历山大港。法国也提供了一个师。余下的除来自印度的廓尔喀步兵团外,便是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两个步兵师与一个骑兵师了。他们的正式名称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军团”(简称澳新军团)。作为英联邦成员,他们有义务为宗主国而战。头戴宽沿牛仔帽的澳大利亚士兵以勇猛剽悍著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协约国方面在组织、后勤、保障和情报等方面的缺陷。如此,汉密尔顿手中总共集结了7.8万人的登陆力量。. 完成组织工作之后,汉密尔顿乘坐一艘英军巡洋舰,沿加里波利海岸从北向南航行,仔细研究地形。他认为,加里波利半岛上最重要的目标是基利迪尔巴希尔高地,因为土耳其军队在这里建有要塞,能够控制达达尼尔海峡最窄处的水道。所以他决定让英军第29步兵师在地势相对平坦的海勒斯角登陆,海面上的舰炮火力可以直接覆盖海勒斯角背后5英里处的阿基巴巴山脊。攻占山脊之后,英军径直将火炮拖上去,居高临下为进攻基利迪尔巴希提供炮火支援。汉密尔顿计划在登陆后48小时之内拿下基利迪尔巴希尔。

汉密尔顿选定了加巴台普岬以北作为第二个登陆点。这里位于加里波利半岛中部,海岸开阔倾斜。占领这里能够切断半岛的南北通道。在半岛中部登陆的同时,在博拉耶尔和库姆卡莱同时登陆,这样可以牵制加利波利半岛南部的所有土耳其兵力,第29步兵师就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占领基利迪尔巴希尔。汉密尔顿的总体计划如此决定了,只是没有具体的登陆时间、登陆波次等实施细节。他把这一切都交给了手下的指挥官,由他们自行选择。

自协约国3月18日的海上进攻流产后,土耳其政府就把加里波利半岛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德国驻土耳其军事顾问团团长奥托·李曼·冯·赞德尔斯将军。这位有犹太血统的德国将军来土耳其两年了,他在这两年间一手完成了奥斯曼土耳其陆军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并帮助土耳其赢得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胜利。土耳其苏丹授予他“帕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荣誉头衔,相当于英国的“勋爵”或“总督”)的称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更是成为德国陆军上将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陆军元帅。此次土耳其政府请求他担任防守加里波利半岛的第5集团军司令,他提出的条件是把所有能用的火炮都调到加里波利半岛来,并在现有的5个师之外再加1个步兵师。赞德尔斯手中的兵力有8.4万人,他利用协约国舰队撤退后的48天时间,精心组织了防御,将6个师部署在他判断的协约国军队登陆地点附近。  事实证明,赞德尔斯的判断基本是错误的。他认为汉密尔顿会企图切断他与君士坦丁堡的陆地联系,所以把两个师的兵力放在博拉耶尔地区,另外两个师布置在海峡亚洲一侧的库姆卡菜岬,而在加里波利半岛南部只有1个师的兵力。还有一个师作为预备队在半岛狭窄的中部待命,这个师的师长是一个日后被奉为现代土耳其国父的人物——穆斯塔法·凯末尔。

1915年4月24日傍晚,由200多艘舰艇组成的协约国登陆舰队,从希腊利姆诺斯岛上的穆兹罗斯港出发,驶过爱琴海,向达达尼尔海峡前进。这些舰艇上运载着将在博拉耶尔实施佯攻的部队,在库姆卡莱进行牵制性登陆的3000名法军士兵,在加巴台普附近进攻的3万名澳新军团士兵,以及将在海勒斯角登陆的1.7万名英军士兵。当时还没有“两栖联合作战”的具体概念,所以登陆部队没有统一的指挥官。汉密尔顿和他的参谋人员登上了德·罗贝克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身份只是观战者而已。P9-11

序言

两栖联合特种作战,从狭义上讲,可以给它一个更通俗的名字:登陆战。

登陆战是人类最古老的作战类型之一,其历史几乎与人类战争史一样久远。作为一种由海向陆的进攻方式,登陆战是海上军事行动向陆上军事行动的过渡,需要海陆两栖力量的紧密配合。其终级目的,是把军事力量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将对海洋的控制转化为对陆地的控制,将对海域此岸的控制转化为对彼岸的控制。从公元前1470年古埃及人划着木船在叙利亚海岸实施登陆开始,人类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规模不等的两栖联合作战。其中一些两栖登陆行动,如1066年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在英格兰的登陆,甚至直接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历史上的两栖联合作战有大量失败的例子。比如公元13世纪,中国元朝两度发兵渡海征伐日本,一次在日本镰仓幕府的拼死抵抗下被迫撤退,一次在渡海途中遭遇风暴,十余万士卒尽没于天灾。近代以来,登陆作战更是以失败居多。典型的例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加里波利登陆战,这次登陆的失败对两栖作战理论的影响极其深远。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军事家都从中得出结论:在防御一方拥有了强大的武器装备,纵深预备队的机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对建有防御阵地的海岸实施登陆基本不可能成功。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推翻了这一论断。在大战中,同盟国与轴心国双方总共实施了600多次两栖登陆作战,绝大部分都获得了成功。其原因在于登陆作战指导原则的确立、先进两栖作战装备的使用等等。例如美军于1934年出台了《暂行登陆手册》,1938年将该手册完整列入《海军登陆作战条令》,明确了舰队支援登陆作战、攻击岸上目标的方法。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进行了163次登陆作战,全部以胜利告终。

那个年代,“两栖联合登陆作战”其实就是“两栖消耗战”的代名词,一次成功的登陆必须要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技术兵器和海空军火力。美军的每次登陆,兵力少则3至4倍于敌,多则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敌,同敌军展开正面对抗而取胜。当然,登陆的突然性也是很重要的,这要求登陆方在两栖作战的计划与实施阶段辅之以周密的战略欺骗和严格的保密措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的“肉馅计划”就堪称其中的典范。

两栖登陆作战的根本则是两栖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实现。美军规定,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实施联合登陆作战时,应设立“两栖特遣部队司令部”。由陆、海军实施时,应设立“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部”,并由海军军官担任司令官,统一指挥各军兵种的行动。海上航渡和突击阶段,海军特遣舰队司令负责全权指挥,登陆部队司令只有建议权。登陆部队上岸设立指挥所后,指挥权就要转交给登陆部队司令。如此,在强调统一指挥的同时,两栖联合作战又自有其灵活性。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无论是在指导理论还是在技术装备方面,两栖联合作战都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现代的两栖行动强调“非接触作战”,抢滩登陆、正面对抗的时代早已过去。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重点使用直升机,将特种部队送到阿根廷军队的岛屿纵深展开行动。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战争更是实践了登陆作战“非线式原则”,即不再建立滩头阵地,而是以突袭行动夺占机场,将部队投送到敌人后方,在运动中形成战斗队形,直接实施进攻。两栖联合作战,已经跟从前大不一样。

今天的世界处在飞速的变革中,地球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被极大地开发出来,从而导致战争机器的威力几乎无限提高。“信息化”与“一体化”的前沿命题更是有改变战争行为本身的趋势,这一切使两栖联合特种作战在朝一个未知的方向走去。但是无论如何,两栖联合特种作战依然是国家(尤其是海洋国家)实现其政治军事目标的必要手段。对于谋求战略利益的大国而言,其所具有的强大的诱惑力,在可见的未来将不会轻易消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两栖联合特种作战(图文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伯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09648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84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8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