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反歧视评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平等的立场,这是本书立基的方向,平等是人们应当致力追求的重要价值,也是保持人们尊严的必要条件。学术的立场,这是本书坚持的原则,学术性是保证论述客观公正的基本标准,丧失了学术性也就失去了学人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技术的立场,这是本书致力的特色,在常识已然普及的年代,需要更加细致的技术方案将平等权落到实处。《反歧视评论》是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刘小楠教授和王理万博士主编的靠前少有以平等权利和反歧视为主题的学术性连续出版物,迄今已经出版五辑。《反歧视评论》旨在汇集反歧视研究的前沿理论,展现反歧视实践的近期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反歧视的法律和制度变革。本期为艾滋病患者就业、生活等相关法律与社会问题。 作者简介 刘小楠,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耶鲁大学法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人权法学、反歧视及性别方面的研究。主持、参与多项重量、省部级课题及靠前研究项目,靠前劳工组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项目专家。撰写或主编了《反歧视法讲义:文本与案例》、《港台地区性别平等立法及案例研究》、《20年,我们走了多远?—95世妇会后中国妇女权利发展状况研究》、《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及海外经验》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主题研讨:艾滋歧视及其法律应对 社会排斥视角下艾滋就业歧视的认知与应对/段知壮 艾滋歧视诉讼的域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黄周正 促进艾滋病感染者公平就业研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与劳工权利:法官与法律专业人员手册/国际劳工组织编 刘小楠 王威智 陈颖楠 刘畅 包晓璇 译 黄周正 校 禁止艾滋歧视的全球经验:概念、法律、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李子瑾 学术专论 论社会组织参与平等就业立法的法治路径/刘红春 李舒 身份丛林中的被放逐者——中国隐瞒性向婚姻的法理困境与出路/何剑 案例研读 我国法院裁判就业中的生育歧视案例研究/陆安飞 调研报告 生育、照顾与工作 ——“二孩”或“多孩”政策背景下西安职业女性生育与照顾责任调研报告/李亚娟 杨云霞 刘咏芳 普通高校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基于十所“双一流”高校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实证调查/王媛 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反歧视评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小楠, 王理万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刘小楠//王理万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655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000 |
出版时间 | 2020-1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2 |
CIP核字 | 2020062926 |
中图分类号 | D911.04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6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12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