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喋血柏林墙(二十世纪德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绝密行动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对德国中央情报局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叙述。20世纪的德国两次向世界霸权发起挑战,谎报战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正面战争的厮杀。冷战时期,地处东西方交锋中间的地带的德国,又上演了一幕幕喋血的传奇。本书正是在对上述事件的描述中,将在国际情报界中的德国情报机构的特色展露在读者面前,从中领悟其得与失,成与败。

内容推荐

20世纪的德国两次向世界霸权发起挑战。日耳曼民族的勃勃雄心激起众多勇士们投身谍报事业,谎报战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正面战争的厮杀。冷战时期,地处东西方交锋中间的地带的德国,又上演了一幕幕喋血的传奇。

目录

第一章 谍影憧憧/1

也许是因为倒霉地当了一次俘虏,卡纳里斯开始了他的谍报生涯;二战中德国海军成功地击沉英国海军的王牌战舰“皇家橡树”号,韦林功不可没;门德尔既与美国和英国做生意,也同日本和德国打交道。

第二章 黑手遮天/53

“你的荣誉便是你的忠诚”。希特勒的题词道出了党卫军与德军谍报局的根本区别。在希姆莱和海德里希的领导下,党卫军成了希特勒的御林军。由此,党卫军保安局也吞并了德军谍报局。

第三章 黑夜战争/105

空军情报部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希特勒和戈林不相信他们的情报。空军部长戈林有一次对一位空军情报官说:“我一瞧你的图表,就觉得上面只有敌人,德国力量根本就不存在!”盖伦担任东线外军处处长后。德军东线的军事情报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第四章 诺曼底登陆/137

千帆竞秀,百舸争流。1944年6月6

日,百万大军横渡英吉利海峡。为了确保登陆成功,盟军策划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欺骗行动,而德军情报机构却未能识破其中的骗局,在这场情报战中一败涂地。

第五章 一仆二主/167

1946年3月底,鲍恩的情报机构开始运转,这是当代联邦德国情报机构的真正开端;盖伦开始向东方进军,相继在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匈牙利,甚至在苏联,组织起一个又一个间谍网,随时随地为普拉赫的情报机构提供各种必需的情报。

第六章 硝烟散不尽/189

1945年5月之后的德国不仅是东德和西德间谍活动的中心,而且是东西方间谍活动的中心,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和西德的联邦情报局在这里上演着激烈的东、西方间谍大战。这是一场秘密的战争,战争的胜负,公众是不知道的。

第七章 危机四伏/211

判决书里说,菲尔弗是德国法庭所审讯过的最危险和最明目张胆的叛国者,他几乎把西德的整个情报系统全给毁了;国防部15年的军政工作和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担任德国代表的经历,使韦塞尔懂得:一个情报机构只有在被完全纳入政府计划和决策程序时才能正正当当地存在下去。

第八章 “乌鸦”的进攻/237

坐落在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成为联邦德国首都以后,将近有3万名女秘书在那里工作,因此,波恩充满了孤独的女人:1987年8月21日,赫克被联邦德国杜塞尔多夫高级法院以间谍罪判处8年徒刑,这位曾先后为5位总统服务过的金发女郎走进了爱的死谷。

第九章 大泽龙蛇/263

他是东德国家安全部长、隐面人“沃尔夫”的杰作。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难民。一步步爬进了联邦德国的总理府,成为总理的机要秘书。这艘来自东方的“潜水艇”,令西方人为之色变。

第十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281

贝格曼专程到东柏林接受一项任务:寻找势力日益增大的卢默尔的一切薄弱点,相机行事,争取把这位既有影响而又熟知西德国防事务、谍报工作的人物,拉向东方。

第十一章 不确定的号角/301

统一后的德国需要一个从冷战走出来并接受新任务的情报机构。德国对沃尔夫的第二次审判是“政治报复”。其实,从民主德国最后两任领导人昂纳克和埃贡,克伦茨的命运中,就可以看出民主德国情报官员的命运来。

试读章节

1939年9月1日破晓,德国军队大举超过波兰国境,从北、南、西三路进逼华沙。天空中,德军的轰炸机群吼叫着飞向自己的目标:波兰的军队、机场、军火库、桥梁、铁路,以及不设防的城市。几分钟后,这些飞机就使波兰人尝到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清晨5点45分,德国电台播出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向全体官兵发出的战争文告。电台中,希特勒用他那特有的嘶哑的声音向全军官兵宣布:“诸位知道,我曾一再做出努力,争取在奥地利问题以及随后的苏台德地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等问题上通过和平途径澄清并取得谅解。但是一切都归于徒劳……昨天夜间,波兰正规军已经向我们的领土发起了第一次进攻,我们已于清晨5点45分起开始还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

德意志第三帝国开始了新的征伐。但是,柏林居民对元首的演说反应却非常冷淡。法本化学公司的新工地上,早班工人已经上班,但当报童叫卖着号外从工地走过的时候,没有一个工人放下工具去买上一份。这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个时候,聚集在街头的人群表现出如痴如醉的热情,他们向出征的军队投掷鲜花,向德皇威廉二世疯狂地欢呼。

这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固然谴责这场战争,普通的德国民众也对这场“德意志的复兴”之战表现出空前的冷漠。即便是受希特勒支配的德国傀儡议员对战争的欢呼声也没有预料中的响亮,更有许多人卷入了反对战争的阴谋。这些人均来自德意志精英普鲁士军官团,很多人是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核心人物。这些人后来被盖世太保称为“黑色乐队”,而德国最高统帅部军事谍报局局长沃尔特·威廉·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居然还是这个乐队的指挥。就在8月31日晚6点,在得知希特勒的战争决心无可更改以后,两行热泪从卡纳里斯的眼眶中夺眶而出,他把自己的心腹吉斯维乌斯喊到一边,饱含激情地告诉他:“德国这一下算是完了。”

但第二天一早,卡纳里斯又坐上梅赛德斯牌大型轿车,前往总理府接受元首的召见。当他回到谍报局总部大楼的时候,他把总部机关的男男女女们召到了一起,告诉他们:“我觉得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如果遭受失败,无疑是个灾难;但如果希特勒获胜,那将是更大的灾难,因此谍报局不要做哪怕使战争延长一天的事。”

德军谍报局曾是希特勒扩军备战的马前卒,对外扩张的急先锋。可以说,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谍报局的参与。为什么当战争真正来临之际,卡纳里斯和他的谍报局竟然持这种态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风云变幻的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伴随着难以计数的局部战争。然而,无论是在烽火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岁月,间谍的作用总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也是情报工作大发展的世纪。有着“世界上第二种最古老职业”之称的情报工作,在经历了5000年的停滞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情报机构常设化、情报人员专家化、情报技术智能化,构成了20世纪情报工作最主要的特点。世界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秘密战线上纵横捭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情报战。在历史的台前幕后,以间谍为主体的情报人员演绎了一出出英雄传奇,他们自己也被冠以各种称号:“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女性”、“拯救了整个世界的勇士”……以007为原型的间谍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21世纪的时候,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把我们庞大的星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延续了数千年的情报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的情报搜集和情报处理技术使情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斗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传统的以搜集政治、军事情报为目的的间谍活动没有中止,以刺探经济情报、提升本国综合国力为己任的经济间谍又异军突起。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争取在21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先机,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情报工作。为了适应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各主要大国纷纷对情报体制进行调整,增加情报经费投入,更新情报观念,发展情报技术。

中国兵圣孙子曾经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了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长城,我们必须高起点、全方位地谋划情报工作,科学决策,与时俱进,确保在军事斗争和情报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了解20世纪各主要大国的情报活动,总结其经验教训,掌握其基本特点,从而有的放矢,筑起防泄密、反渗透的高墙,尤其重要。基于这一因素,我们编写了这套《绝密行动丛书》。

不同于坊间流传的情报作品,本套丛书抓住了国际隐蔽战线斗争的本质特征,反映了20世纪隐蔽战线的风云变幻,再现了活跃在台前幕后的情报人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智慧和作用。书中既有刀光剑影下血与火的场景刻画,也有灯红酒绿中灵与肉的搏斗,更有对隐蔽战线斗争特点、规律的冷静观察和细致分析。因此,本丛书既可以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启迪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本丛书的编著者大多为专业人士。丛书主编长期从事情报史研究,是我国情报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有着丰富的著述经验。本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是:不犯某些情报题材作品选材不当、史实失真、夸大传奇的通病,用专家的智慧遴选材料,以史家的胆识诠释事件,切实把那些能反映20世纪情报历史演进轨迹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列为写作对象,尊重史实,贯通现实,让读者通过生与死、血与火的层层雾霭,找到那条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长廊。此外,作者虽然是专业研究人士,但主张“以文学之笔状描历史”,在恪守真实的前提下,力求将文章写得生动、流畅。全套丛书文笔流畅,配图精美,具备较强的可读性,相信读者朋友们不会有味同嚼蜡之感。

书评(媒体评论)

莱因哈德·盖伦:难道你不认为叛国通敌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吗?埃德温·西伯特: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你晓得,我们在阅读你们司令部的密码通讯。英国人从一开始就阅读这些电报。密谋者由于许多事他们没有去做而受到指责。我们利用密谋者来掩护“超级机密”。莱因哈德·盖伦: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德国东线处处长盖伦与盟军将领埃德温·西伯特的对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喋血柏林墙(二十世纪德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绝密行动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乔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2118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1.636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