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幕僚生存智慧(中国历史上最聪明人的活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谋权、用权、固权、弃权四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对随侍帝王左右的幕僚及其生存智慧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一鉴历朝“幕僚”的仕海沉浮。本书的史例选取翔实丰富,而点评更似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相信一定能让广大读者有所收益。

本书堪比厚黑,古今幕僚权谋第一宝典察幕僚生存法则,学权谋运用之妙。谋权、用权、固权、弃权,看幕僚纵横捭阖立殊勋;斗智、斗勇、斗谋、斗狠,观幕僚传奇人生学处世。

内容推荐

历史沉淀下来的故事都是智慧的精华,而很多历史故事又都是幕僚策划与导演的,可以说,幕僚是创造历史的智者,改变历史的隐者。他们大多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声无息,留下的只有故事。本书从幕僚这个角度出发,从谋权、用权、固权、弃权四个方面入手,谈智慧的运作之道,谈权力的取舍之机。读者从一个个幕僚策划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指点迷津,如何扭转乾坤,如何决胜千里的。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多角度的对伴随帝王将相身边的幕僚进行分析与评价。

目录

谋权篇

 第一章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1.姜太公钓鱼,一步登天名垂青史

2.朝中有人好做官,韩侂胄凭借皇亲的身份控制朝政

3.汪伯彦攀龙有术,危难时刻献上忠心一颗

4.几起几落,反复投靠,蔡京终得高官权倾一时

5.铁木迭儿献媚皇太后,几度为相长青不倒

6.大树底下好乘凉,李鸿章紧拽曾国藩的衣角高歌猛进

 第二章 借外力:借力行船走得远

1.商人也玩政治投机,吕不韦利用“奇货”登相位

2.广结天下名士,曹操借助舆论踏入仕途

3.小的不去,大的不来,颜师伯故意输钱只为求权

4.贾似道借助姻亲关系平步青云

5.巧借左宗棠之势,黄兰阶一把扇子摇出红运

6.打“女人”牌,利用女人大展宏图

 第三章 善投机:幕僚的脑子,幕僚的嘴

1.陈崇:将阿谀进行到底

2.陪你开心陪你玩,和士开和皇帝难分难解

3.安禄山靠花言巧语得势升官

4.深揣帝意,秦桧位至权相

5.老谋深算,以文献媚,严嵩擅权二十载

6.摸着皇帝的喜好下手,和珅尽得一朝恩宠

用权篇

 第四章 不作为:“无为”而治,以守为攻

1.萧规曹随,无为而治的典范

2.不贪财不居功心静如水,曹彬为“宋良将第一”

3.“模棱两可”装糊涂,苏味道久居相位坐得稳

4.无才无德无廉耻,冯道历事五朝不倒创奇迹

5.“太上皇”躲在王府晒煤球,奕低调得善终

 第五章 俘人心:情感投资,一本万利

1.孟尝君养食客三千,一视同仁有才就行

2.私怨不入公门,解狐举荐“情敌”任国相

3.容人一时,受益一世——丙吉用人不计较污点

4.投其所好,袁世凯御人有术

 第六章 辨利弊:审度势,因利制权

1.身辅四君,陈平因利制权保平安

2.执法凭主心,杜周处处按皇帝的意志办

3.张居正隐忍有术,在当权者间找准平衡点

4.将令、君令孰重乎?周亚夫以国为重受嘉奖

固权篇

 第七章 防未然:提前筑墙保平安

1.二桃杀三士,晏子妙计除隐患

2.调虎离山、明升暗降,武三思一步步铲除异己

3.请君入瓮,来俊臣照葫芦画瓢治周兴

4.为官四十年,李林甫口蜜腹剑固相位

5.不甘居人下,萧裕“一箭三雕”除强敌

 第八章 知隐忍:韬光养晦,看准时机再发力

1.忍辱偷生,卢蒲癸兄弟为主报仇

2.孙膑与庞涓:天才加隐忍的峰巅对决

3.老虎扮病猫,司马懿装病夺兵权

4.爽快答应反复拖延,谢安用缓兵之计气死桓温

5.假痴不癫,徐阶最后发力扳倒严嵩

6.媳妇熬成婆,毛人凤窃取保密局长的高位

 第九章 懂方圆:趋利避祸,小心驶得万年船

1.惹不起躲不及,杨炎栽在小人卢杞手下

2.因“庸”得福,车丞相田千秋体面终老

3.思不出位,李不管帝王家务事得平安

4.功盖天下主不疑,郭子仪小心驶得万年船

5.至忠至勤,房玄龄显达一生

弃权篇

 第十章 择明主:择木而栖,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1.权衡大势,李斯上家不行换下家

2.不在浮华,在于远谋——马援择主而事得重用

3.慧眼择主,荀彧弃袁投曹成大器

4.耐心等待沉住气,王猛不遇明主不出山

5.苏威弃官择主:有才能还需要施展才能的平台

6.麻雀攀高枝,李密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十一章 勇隐退:见好就收,留名保身得逍遥

1.鲍叔牙主动让贤保身留名

2.及时引退,范蠡得善终

3.避是非,孙武功成三引退

4.功成,名遂,身退,范睢遵循天地之道

5.积极入世,超然出世,张良称病不上朝

6.李泌归隐山林,落得半生逍遥

试读章节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靠山是古代幕僚生存中最直接的贵人,借助靠山的力量能使自己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靠山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一次有意的提携往往会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所以,寻找靠山,傍好靠山,是幕僚生存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大关键点。

1.姜太公钓鱼,一步登天名垂青史

自古以来,充当他人的幕僚是身处社会底层的有才之士得以翻身的最佳途径。但是,社会权力阶层与平民是有距离的,跨越这段距离,获得贵人的发现、主子的赏识,是平民型幕僚谋权道路的突破口,也是命运的转折点。如何实现这关键的一步,既需要时机的青睐,更需要幕僚聪慧的大脑。

吕尚,俗称姜太公。相传吕尚先世为贵族,后家道中落。至吕尚时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年轻时他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又到孟津做卖酒生意。吕尚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只有获得较高职权才行,可是像他那种出身卑微的社会底层中人,要进入官场谈何容易!他去商朝廷试探过,但纣王昏庸,没有成功。老年时,他决定入周寻找机会,于是选择了距离西周都邑只有几十里的磻溪垂钓为生,等待机遇的到来。这里离都城不远不近,恰到好处,风景秀丽,好山好水,符合高人逸士的风度气质,能够借江山之助增强人格的感染力。

他平时沉默寡言,附近的人们大多不知道他的年纪姓名。虽然他已是80岁的耄耋之年,但精力充沛。于是人们按照对老人的一般尊称呼之为“太公”。又因为老人长长的白眉覆盖下的眼睛,常透露出心事重重、茫然远望的神情,所以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作“望”。(《释名》说:“望,茫也,远视茫茫也。”)合起来就称作“太公望”。

姜子牙企盼钓的这条“大鱼”,是周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纣王时封为西伯,又名伯昌,是周族(传说周族的先世弃担任过舜的后稷之职,负责掌管农事)首领王季(弃的第十世孙)的第三子,有雄才大略,善良仁慈,被誉为“圣人”。其父被商纣王杀后,西伯即位号文王。他以岐山下的周(今陕西岐山北)为基地,继承祖先的事业,敬老爱幼,礼贤下士,积极扩充国力。一次,文王在野外行走,见路上枯骨累累,心里很难过,马上吩咐把枯骨好好掩埋。随从告诉他:“这些都是无主的尸骨”。文王说:“统治天下的就是天下之主,治理国家的就是一国之主。我就是主,怎能说这些尸骨无主呢?”这件事传出去后,各地的人都称赞道:“西伯对枯骨尚且这样爱护,何况是对人呢?”于是,一大批人才如散宜生、闳夭等都来投奔他。在散宜生、南宫适等大臣和儿子武王、弟弟周公的辅佐下,文王将周族的势力进一步向东发展。商纣王为此深感忧虑,就把文王召到朝歌,关进监狱,将其子伯夷考碎尸,强迫文王吃下。散宜生等人为救文王,除贿赂纣王宠臣外,还送给纣王大量珍宝、美女,纣王被这些礼物弄得眼花缭乱,加上宠臣为文王说情,便消除了对文王的疑虑,把他放了回去。这一抓一放,再一次暴露了纣王的昏庸腐败,更加坚定了文王讨伐商朝、取而代之的决心和信心。回国后,他积极发展经济,训练军队,更加注意搜罗人才。一旦发现,就想法罗致,予以重用。

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天天到硒溪钓鱼,他一面耐心等待,一面把自己的志向和对形势的分析编成歌谣,教渔人、樵夫等传唱,以期引起文王的注意。

冬去春来,花红柳绿,春草萌生,景色宜人,正是游玩的好时节。一天,文王带着散宜生、南宫适等人来到渭水之滨游玩,君臣游兴正浓时,一伙渔民作歌而来。这伙人唱:

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

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纲恩波将歇息  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

内荒于色外荒禽,可叹四海沸呻吟

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

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

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听那歌词,饱含着商朝将要灭亡,乾坤必定更替和隐者避世逍遥之意,文王大为惊奇,命南宫适唤来这伙渔民,问道:“请问,这歌是你们编的?”一个渔民答道:“我们是打鱼的,不识字,哪会编歌呢?这是一个叫姜子牙的老翁在磻溪垂竿钓鱼时唱的一首歌,他每天都唱,还教我们唱,我们听久了,也便学会了,其实并不解歌中之意。”文王听了,当即前往磴溪,寻找姜子牙。

来到磻溪边,只见一棵柳树下,有一块光滑平整的大石头,石头旁边的渔竿漂在水面上,姜子牙却无踪迹。求才心切的文王耐心地等到夜幕降临,仍不见人影。散宜生一语提醒文王:“求贤聘杰,应当虔诚,今天突然闯入,说明心意不诚,行为不恭,因此,贤人才故意避开,我们应当另择吉日专程拜访才是。”文王认为言之有理,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磻溪。

回宫后,文王命令文武大臣不得回家,都住在宫里,斋戒三日。第四天,大家沐浴整衣,抬着礼品,前往磻溪。沿途惊动了无数百姓,扶老携幼,观看迎贤盛况。队伍行至树林边,文王命令队伍停下,不准喧哗。

文王下马,同散宜生步行人林,只见一老翁背坐溪边,文王猜想此人一定是姜子牙。两人悄悄来到老翁身后,不敢惊动。文王猜得不错,此人就是姜子牙。其实,姜子牙早已发现了他们,而且,前几天他也是故意躲开的,他想考察一下文王,看看他是否是真正的明君,是否真正求才若渴。今天,他还想考察一番。他明知文王已站在身后,却假装没有看见,自言自语道:“世人垂钓以诱饵,老夫泪眼视空钩,王公卿士无人识,面对流水度春秋。”

文王听罢,更觉得姜子牙是个奇人,再定睛一看,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姜子牙的渔钩不在水中,而是高出水面三尺多,钩是直的且无鱼饵。文王忍不住,低声问道:“先生可就是隐士姜子牙?”姜子牙假装不认识文王,慢慢扭过头来说道:“小民确为姜子牙,但不过是一村野匹夫,并非隐士。”文王想了一下,又问道:“别人垂钓均有诱饵,钩入水中。先生如此钓法,能钓得着鱼吗?”

姜子牙借题发挥:“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伯邑考就甘愿上钩;纣王自认为才智高超,能识破一切谎言,可硬是让散宜生的奇钩钩住,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文王。”文王听了,更加敬佩,诚恳地说:“不瞒先生,我就是您说的文王。祖父老太公生前就盼望我得到一个协助我兴邦立国的贤臣,现在我得到了。请先生收拾行装,随我进宫。”

姜太公见文王确实是谦虚待人、礼贤下士的君王,就没有推辞。文王非常高兴,立即将他迎上马车,姜子牙于是离开了磻溪。真是工天不负有心人,姜子牙终于钓到了“大鱼”,等到了赏识自己的明君,从此走上了为人出谋划策的幕僚生涯的康庄大道。这一年,姜子牙年已80岁。

【闲言碎语】

对于姜子牙的“渭水垂钓”,后世评论说:其钓者之意不在鱼,而在乎人也。要想进入封建统治集团,总少不了贵人的提携。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千里马不能老处在被动的位置上等待伯乐的出现,为了尽快谋权,不妨主动去寻找可以相助自己驰骋千里的伯乐与“贵人”,以加大自己的筹码。

话虽如此,但若要被“贵人”相中,首要条件还是自己必须有两把刷子。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姜子牙一无所长,即使他在渭水河畔垂钓一辈子,也不会被文王发现。更何况,千里马的表现好坏与否,不仅代表伯乐的识人之力,若找到一个扶不起的何斗,对贵人的荐人能力,也是一大讽刺。

P3-8

序言

提到“幕僚”,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影视作品中的“师爷”,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士君子豢养门客为自己出谋划策。到了秦汉时期,门客制度逐步确立,那时,很多士大夫都礼聘一些有专长或有名望的人辅佐自己,这些人就被称为“幕僚”。清代大学者袁枚曾说过:“古名士半从幕府出”,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曾有过从幕的经历。

这些幕僚大都是一些社会底层人士或是空有抱负而志不得伸的人,只好投靠权贵。从另一方面看,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里,皇帝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因此,所有为皇帝服务的文臣也好,武将也罢,都可以看作皇帝的“幕僚”。

本书所指的幕僚就是伴随在皇帝左右的臣子们。在封建官场生存,幕僚们无不兢兢业业,上要侍奉好君主,下要处理好与同僚的关系。可是,雷霆易怒,天威难测。侍奉君主实在是一门极其高深的艺术,任何官场上的成功者,是不是一个政治家,姑且不论,但说他是一个玩弄权术的艺术家,则是绝对错不了的。另外,同僚之间,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或为了一己私欲,他们往往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权力角逐,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不同的手段。因此,面对这些纷繁芜杂的人际关系,幕僚们不得不施展浑身解数以求更好地生存,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产生了一批贤臣名相和一些奸佞小人。

一方面,奸佞小人为了生存,为了争权夺势,要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他们为了在官场上立足,不惜以打击忠臣为己任,只要是自己得利得势,哪怕是置国家于水深火热也不顾,改朝换代对他们来说,也不过就是换了一个主子,也不过就是要进行新一轮的争权夺利罢了。

另一方面,忠臣贤相在与小人的争斗中,要处处提防,时时自保,还要为皇帝尽忠进谏,他们获得权力更多地是为了国家社稷,正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与皇帝的出发点相同,所以往往能得到主子的信任。

本书从谋权、用权、固权、弃权四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对随侍帝王左右的幕僚及其生存智慧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一鉴历朝“幕僚”的仕海沉浮。本书的史例选取翔实丰富,而点评更似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相信一定能让广大读者有所收益。当然,由于水平所限,其中的一些评议可能个人观点有失偏颇,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笔者

2010年7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幕僚生存智慧(中国历史上最聪明人的活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雪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53854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