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禅趣与文情--宋代禅林笔记研究/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我国古代禅林笔记展现了禅僧与文人复杂微妙的关系。本书主要以宋代十种禅林笔记为中心,研究了作为一种写作形式的禅林笔记,追寻这些叙述背后隐含的意义。作者对禅林笔记的禅趣与文情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内容丰赡,所论精当,涉及禅林笔记的体式,其中的文人、僧人,以及禅林笔记的特点、与儒释道的关系,亦探讨了禅林笔记的发展与演变。 作者简介 陆会琼,1987年生,云南宣威人。2012年进入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学习,2015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7年到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从事古籍整理舆保护相关工作,参舆编撰《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图録》。主要研究兴趣爲宋代文学舆文献、禅宗文化。主持并完成云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一项,承担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啓动项目一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宋代禅林笔记文本形态的相关考察 第一节 宋代十种禅林笔记序録 第二节 宋代禅林笔记的成因 第三节 宋代禅林笔记的体式略论 第四节 护法卫宗:撰书主旨的决定性 第二章 宋代禅林笔记中文人的宗教生活 第一节 外护:文人的佛事 第二节 参禅问道舆作偈见意 第三节 延请住持与疏文显诚 第四节 书简传递舆乐道寄情 第三章 宋代禅林笔记中的僧人世界 第一节 身份认同:禅师德行的具现 第二节 想见其人:表徴德行的言语 第三节 丛林光润:宋代禅僧的个人文学创作 第四节 诗意地唱道:禅林酬唱活动 第五节 谈噱有味:宋代禅林笔记中的禅趣 第四章 宋代禅林笔记的融通舆个性 第一节 宋代禅宗舆佛教其他宗派的关联 第二节 宋代禅林笔记中的儒学、理学舆道教 第三节 三部禅林笔记的文本抄撰舆变形 结语 参考文献 後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禅趣与文情--宋代禅林笔记研究/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会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0375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7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7 |
CIP核字 | 2020106195 |
中图分类号 | I207.9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