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无缘得见的年代(我的祖父母与战争创伤)(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一对犹太人夫妇在“二战”中的悲剧人生来反思20世纪历史。这对夫妇是作者从未见过面的祖父母。作者通过采访,查阅政府档案、警察局犯人记录及当代人的一些回忆文章等,勾勒了他们颠沛流离的短暂一生。他们都是普通人,除了两个孤儿几封信和一本护照,几乎什么都没有留下。本书较好地克服了历史学家的冷静客观和主观情感之间的矛盾,既有事实材料分析,又有文学性描绘,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一部历史佳作,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基佐奖、参议院历史著作奖、奥古斯丁·梯叶里奖等多个奖项。 作者简介 伊凡·雅布隆卡(Ivan Jablonka),1973年生。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作家,致力于儿童与青年研究,发表著作十余种,包括《他人的身体》《共和国的儿童:1789年至今的青年融入》《青少年如此要求:法国青年史(19—21世纪)》《非父非母:公共救助机构中的儿童的历史(1874—1939)》《大屠杀中的儿童》等,《我无缘得见的祖父母的历史——一项调查》,荣获法兰西学院的基佐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引言 1 村里的让·普提-波米埃 2 职业革命者 3 更加“文明”的反犹太主义 4 没有证件的犹太人 5 1939年秋天:外国人可以参军了 6 牙医保护神 7 赤裸裸的世道人心 8 在崖柏绿篱的掩护之下 9 世界的另一边 缩略语 外来语词汇表 附图 致谢 导语 该书作者出生时,其祖父母早已亡故,因而对于他来说,祖父母的生活是陌生的。他们都是普通人,除了两个孤儿、几封信和一本护照,他们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他们的子女相继流亡到国外,甚至遥远的南美洲。他们出生在波兰,后成为法国的难民,维希政权下的犹太人,在地下度过了短暂的一生。该书即是通过追寻作者祖父母的经历和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特征。该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而是采取了实地考察和史料结合的方式,既有历史学家的客观公允,也有作为普通人的真挚感情的流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佳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无缘得见的年代(我的祖父母与战争创伤)(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伊凡·雅布隆卡 |
译者 | 译者:闫素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009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2021-01-01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00 |
CIP核字 | 2020164234 |
中图分类号 | K500 |
丛书名 | |
印张 | 14.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