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石万科管理日记/中国著名企业管理日记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是一位探险运动家,喜爱登山、滑翔,还有航海。他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企业家,从最初的饲料生意人到今天的地产大亨,他一手创立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

由孙德良编著的《王石万科管理日记》,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得到企业建设的智慧,为中国建立起更多的优秀企业。

内容推荐

《王石万科管理日记》:他是一位探险运动家,喜爱登山、滑翔,喜爱航海。

他又是企业家中的领袖人物。

他一手创立了笑傲地产界二十五年的公司——万科。

王石带领万科,到底演绎了怎样的一种精彩?

是企业利润,还是树立品牌。

是企业管理,还是文化建设。

更多的企业在借鉴,更多的人在用生命感受。

在重功利的商业社会中,企业家的生命周期曾一度成为一个企业兴衰的决定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都将成为历史。一个成熟的企业必将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运营机制,被强化的是团体、自动的运营机制以及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要想更长远地发展,必须建立和执行成熟的企业运行机制。

《王石万科管理日记》由孙德良编著。

目录

一月 创业精神:创业如探险

 我从小就有野心

 压抑不了的生命冲动

 32岁闲置的心被挑动了

 喜欢80年代的创业旅程

 发现市场利润发源地

 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

 从卖玉米开始创业

 “顶风作案”

 最艰难的时候——深圳的第一年

 一箱钱岂能满足我

 创业初期的机会主义者

 对员工的“老母鸡”情缘

 一室一厅的房子

 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潮人王石

 别为财富失去人格

 万科的经营底线:绝不行贿

 钱,只要够用就行

 进军房地产被指“瞎胡闹”

 朱总理的房产顾问

 君安之争

 外号叫“王老虎”

 放弃个人应得的股份

 确定合理的回报率水平

 面对利益要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企业初期也走过一些弯路

 拥抱互联网

 好的企业从不搞个人崇拜

 王石忠告:大学生创业不要急于求成

 人不能自满也不能知足

 王石创业成功公式

二月 人才战略: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

 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一流企业是人才的聚集地

 从零开始培养

 职业经理人——万科发展的依托

 不做地域限制,从外部引进人才

 万科人不断学习

 为战略配置最合适的优秀人才

 尊重每位员工

 真诚、有效、持续的沟通

 万科薪火计划基础

 年轻的人才梯队

 招聘新人的标准

 提前做好人才储备

 各种类型的人才组合

 万科10年的人才变术

 举贤避亲,任人惟贤

 公司的网络论坛

 塑造完美的团队

 强化人才激励促进人员价值贡献

 爬山与股价无关

 万科职业经理核心素质

 万科职业经理资质模型

 绩效考核文化

 保持集团高度向心力

 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

 在万科做事情很单纯,沟通成本很低

 房地产界的黄埔军校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三月 企业管理:万科这套系统

 万科——第一批吃螃蟹的公司

 只培养团队,不培养接班人

 走规范化道路

 创业难,守业更难

 科学的决策机制

 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从惠普取到的管理经

 管理靠制度不靠人

 制度建设体系

 标准化管理

 内部网系统

 SAP系统

 网络化审批系统

 邮件系统

 三个重要的转折点

 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的一票否决制

 跨地域经营开始取得成效

 用人文主义理想做物业:

 中海集团——最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

 万科发展中的加减法

 “留有余地”的万科之道

 管理模式推倒重来

 行业整合序曲

 第一次全面的业务管理

 王石离开公司后,万科照常运转

 万科总部——整个系统的心脏和大脑

 矩阵式组织结构

 系统对社会责任的反应

 “3+1”的经营管理目标

 精细化的流程管理

四月 行业领跑者:在地产业全面领先

 年度主题——颠覆、引领、共生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

 提倡职业化

 调动资源积极整合

 董事长要协调四种关系

 形成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优势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福特汽车”

 不能什么好卖就卖什么

 产品坚持创新、持续领路

 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向对手学习

 发展史上的老师——索尼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习能力

 核心优势——持续学习能力

 万科地产以质量为生命

 用5秒钟就能介绍万科

 以客户为导向

 “玩”着做大地产王国

 组织发展规划不能缺失

 领跑者没有对手

 做资源的整合者

 热心于纳税,利国利民

 “我不是万科的神”

 万科从帕尔迪学到了什么

 万科的低碳地产

 专注的领跑者

 领跑公司怎样新旧交班

 环保住宅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

 万科可进美国做住宅

五月 客户关系:让企业制胜千里

 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遵循“客户第一”的市场理念

 “客户给我们的评价‘74分’”

 以客户终身锁定未定位

 万科的第五专业

 多渠道关注客户问题

 执子之手,相扶永远

 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更满意

 以客户满意度考核员工绩效

 与合作伙伴双赢发展

 万科的“6+2”服务法

 业主投诉时万科的解决办法

 客户是万科存在的全部理由

 红动万科,同心同梦

 关注核心权益,积极回报客户

 坚持客户导向,不断探索完善

 了解客户需求

 坚持透明原则

 会员管理信息系统——万客会

 关注投资者利益

 细分客户市场

 我们1%的失误,对于客户而言,就是100%的损失

 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投诉万科”五条沟通渠道

 让客户真正成为主人

 与客户面对面

 万科客户关系中心

 规划服务体系

 开展客户关怀活动

 房市已回归“客户时代”

 关注客户体验

六月 品牌之路:万科品牌势不可挡

 万科品牌建设历程

 放弃多元化经营为创立品牌打好基础

 万科物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品牌概念的发展以消费者为准

 迎接房地产品牌时代的到来

 万科的品牌探索

 品牌代表着每个人的需要

 品牌必须说清企业特性

 扩张中彰显品牌优势

 创新设计巩固企业品牌

 奖项证明万科产品品质的优秀

 领先的服务为万科品牌赢得口碑

 物业管理缔造“万科印象”

 技术领先才让品牌更具竞争力

 建立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个性的品牌理念

 领先的品牌资产指数

 物业管理时代代替居委会时代

 优秀的物业管理提升品牌价值

 万科物业前期工作的品牌塑造

 率先迈入“物业服务”时代

 从建筑无限生活到让建筑赞美生命

 专注塑造万科品牌

 品质托起企业品牌

 价格策略树立品牌

 服务打造品牌

 领军人物对品牌的影响

 万科品牌启用新标识

 全面深入的品牌建设

 发展中不能忽视的品牌渗透

七月 重大战略:推动万科的蓬勃发展

 万科拿地战略

 抢得小户型先机

 王石、郁亮、万科的三角关系

 价格主导与品牌主导的分层

 万科突破资本瓶颈的参考模板

 王石58岁走人

 首份国际惯例招股函

 发行B股的意外收获

 万科的“一刀切”

 引进华润是转折

 借助资本市场做大

 坚持市场化操作

 随结构而调整的万科战略

 “负碳排放”仍要减排

 看好与大型国企合作

 万科战略管理规划

 万科进军商业地产的战略

 联手南都只是开始

 万科坚决做出调整

 主流企业不应该错过上海市场

 作为标杆不怕被模仿

 战略中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定位问题

 城市坐标,战略万科

 万科的“绿色住宅”

 成熟的产品体系

 高效的运营体系

 强有力的成本管理

 学习合生创展的低成本策略

 品形架构的道德元素

 启动“×”战略

 不追求暴利才能获得平稳发展

八月 万科基因:完美的企业文化

 价值观的价值

 除了契约关系,还要有一种认同

 公司理念是否和员工的价值观相契合

 你够不够万科

 万科的包容氛围

 文化过于单纯会产生负面效应

 海盗计划——改良万科文化

 《万科周刊》——企业媒体的佼佼者

 《万科周刊》的成功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附属物

 规范、透明、专注:万科的文化基因

 从一件小事中看万科企业文化建设

 万科文化的制造者王石

 万科背后的规范化

 透明而不权谋

 员工手册中的“十二条沟通渠道”

 制度文化让万科自动运转

 万科文化的兼容与拓展

 全面而丰富的企业文化

 中国大学生的最佳雇主

 限制加班

 以人为本,尊重员工

 深受白领推崇的企业文化

 充满理想主义发展企业

 尊重人是万科文化中最鲜明的色彩

 员工的尊敬和感激

 企业家精神个性和组织个性的有效统一

 文化整合、凝聚人心和品牌支撑

 职业经理人文化鲜明

 万科文化未来面临挑战

 在未来缔造包容性文化

九月 跨地域发展:要懂得规避风险

 全国性思维,本土化运作

 要规避风险就要专业化

 “点——线——片”战略

 从地域发展商向全国发展商转型一定要小心

 规避跨地域的发展风险

 盲目性的初期扩张

 “综合商社”概念后,万科形成跨地域扩张局面

 55家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

 深陷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的沼泽

 万科的国际化

 跨地域发展需要多元化的融资策略

 大规模复制

 让你恨的人去做房地产,让你爱的人

 去做房地产

 产业化、工厂化是方向

 国际化融资

 逃离北海

 产业聚焦

 万科贡献教训

 华润收购

 以市场为导向的灵活应变的组织

 净利润暴涨五成

 开发商如何规避跨地域开发风险

 跨地域的人才发展战略

 星园的调整是必然的

 特区企业跨地域发展

 跨地域发展的市场策略

 跨地域发展对资金投资的策略

 后期理性扩张

 从观念层面看万科跨地域成长

 开发重点向北京的偏移

十月 企业公民:社会赋予的责任

 西藏盲童学校

 万科强调社会责任

 探险与公益事业相结合

 向美国学习慈善体制

 企业公民行为不排斥企业长远利益

 企业公民不是一顶礼帽

 第一批廉租房

 乞力马扎罗的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盲童眼里的阳光

 捐多少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自主品牌走出了国门

 让灵魂跟上脚步

 公益商标——绿房子

 不因善小而不为

 企业公民的道德范畴

 军人出身的企业家

 公益是我终生攀登的另一座高峰

 大国崛起要解决三大矛盾

 不愿使配套成为赚钱的工具

 喜爱登山源于左腿差点截瘫

 企业生存之道

 住大房子睡不着觉

 做一个企业公民需要关注更多

 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统一

 为什么需要企业公民行为

 我的社会责任观

 企业如何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绿皮书

 “企业公民”实践从三个维度进行

 住宅产业化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将慈善进行到底

十一月 未来规划:有目标才有希望

 “有质量增长”目标的三大策略

 坚持品质与品牌价值,引领未来居住体验

 领导人,言传身教的企业价值观

 倡导更丰富的生活方式

 未来还要执行标准化

 创享生活

 构建和谐社区

 用“数字化”定位企业

 企业发展需要变革

 弯路、直路与下一步

 向精细化的方向迈进

 为政策变动和犯错误留空间

 万科与南都联姻

 “特别承诺”条款

 满足未来需求

 用战略领跑未来

 控制扩张欲望

 从“蚂蚁工房”到“活跃长者”

 中低收入者的住宅问题

 走向理性时代:繁荣健康的房地产行业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万科中长期发展规划

 恪守职业化的底线

 万科1000亿元规划

 万科目标,加速住宅产业化

 城镇化观念

 要追上万科也不是容易的事

 地产业不该忘记危机

 既定规划,以此发展住宅产业化

 关于期房的分析

 集约化发展

十二月 地产业的思考:在反思中促进行业成长

 2010年王石欲打破自己创下的记录

 房地产行业形成垄断了吗

 暴利论引发业内思考

 王石“三不”大旗引领地产业风向标

 对地产业的政策公平比救市更重要

 搅局者顺驰

 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高楼梦不合时宜

 万科在降价

 品质提升无止境

 地产业要造阳光财富,万科不做房价领跑者

 不要太在乎地产业“国进民退”

 地产业出现拐点已是事实

 退居二、三线城市

 万科发展如果没有“红帽子”,发展就没那么快

 万科绿色产业化三步走

 万科绝不带头涨价

 房地产行业明显存在泡沫

 房地产行业资源将向上市公司集中

 房地产将去向何方

 房地产业是否真的一片辉煌

 善于领会行业现状

 日本房地产工厂化成效

 产销分离更有优势吗

 专一是否制约企业发展

 湿地是一个生态链

 日本建筑技术的启示

 互联网是改造传统企业的工具

 绿色建筑必须走低成本之路

 个人英雄主义到守望绿色

 做地产千万别把钱赚绝

试读章节

1月1日··我从小就有野心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与黑》中的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极具才气,不安于现状,一步一步地努力。

——王石语录

★王石管理解析

王石是平民出身,从小到大,他随父母辗转于柳州、广州、衡阳、北京和郑州,17岁时入伍到徐州,之后换防到新疆,他想要出人头地的念头始终都没有从脑海里消失。

王石说过,部队生活的磨砺在他日后的成功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冰天雪地之中,裸露的手指都冻僵了,还要继续修车。后来到了深圳,再苦的环境也就不觉得苦了。”但在骨子里,王石却不怎么喜欢军旅生活:“我的性格和军队要求的纪律格格不入。”“自律和他律不是一回事,我是个极要强的人,喜欢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严格遵守自己的计划。”王石说。

从军五年后,王石复员,而他复员最大的动机是——念大学。《红与黑》中于连的奋斗精神触动了王石的心弦,于是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握了五年的方向盘,去条件极艰苦的地方做锅炉工。他说:“我做的事情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我那时的行驶距离是18万公里,完全可以到政府开小车,可我宁愿去抡大锤。”

王石说:“我就是不喜欢开车。”从中很容易看出他身上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其一是渴望个人的成功,其二是个性上的叛逆。“其实,以我的野心,干锅炉工一定只是个过渡。”也就是这句话道出了他的真心,道出了他的命运该归向何处。

★提升管理境界·成就梦想的关键就是看你是否敢于越出常人不敢跨过的那一步,具备常人不敢有的野心,只有这样,成功的机率才会随着你野心的不断探索而翻倍增长。

1月2日··压抑不了的生命冲动

在1982年到深圳之前,我的命运都不是自己选择的。我先是参军,后来上大学,可以说一直是属于令人羡慕的社会主流,而这样的生活最终还是没有压抑住我对命运的选择。

——王石语录

★王石管理解析

一种“不安分”的情绪让王石“感受到一种压抑”,他试图在血统上寻找大原因。

王石的母亲是锡伯族,这是一个游牧民族,祖上入清朝的镶蓝旗任将官,太姥爷是张作霖的少将旅长,东北军平稳时便出家做了道士。他和他姐妹都非常爱看梅里美的作品,喜欢其中异族的、诡异的东西。王石说:“尤其是《高龙巴》,那种远离大陆的小岛上的风情!”在很难主动选择命运的那段岁月里,王石始终梦想大陆之外的大海蓝天,他说:“如果不是经商,我会做一名海员,在世界各个大陆之间飘流。”

自改革开放以后,王石没有选择海员梦,而是从广州来到深圳这块大工地。辞去公职的他带领民工扛150斤重的麻袋,“祖上虽然没出翰林,但彪悍和忍耐力还是遗传给了我。”王石打趣道。民工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这个年轻人一定做了啥错事,要不然咋和我们一起扛麻袋呢?而王石却说:“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王石第一次在深圳下海,也是他第一次“探险”。在市场竞争的环境里,王石感到本性中的一些东西得到了释放,更让人惊奇的是,在读过杰克·伦敦的《海狼》后,他得意地大笑起来。几分钟后,他说他要在3年内做上市场的老大。

★提升管理境界·任何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创始人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本性,不受社会与外界压抑,用内在的强大力量打破常人的眼光。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1月3日··32岁闲置的心被挑动了

我从压抑中跳出来,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以后尽管历经挫折,乃至遭受上级公司的刁难,虽九死而犹未悔。

——王石语录

★王石管理解析

1983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第一年,同样也是中国人推开的第一扇门,无数新奇的事物早已在门外等了几十年。当新鲜空气蓦然间破门而人,深圳这个边防之地的每一根草、每一丝空气瞬间充满了新意,昔日的边防渔镇变成一块巨大的磁铁,每一刻都在激励和吸引着沉默多年的国人。

而王石那本已闲置下来的心又跳动起来。那时他已是一个有妻有儿的人了,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也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耐着性子把工龄一直这么熬下去,十来年后也一定能熬出个局长来,然后就安稳地在广州这个平静的城市悠闲地生活下去。但是,王石的骨子里天然就流着锡伯族人的血,他天生就是一个好动的人。当听到在距自己仅有130公里之外的地方发生着巨变时,他原本就不安分的心一下子跳动得更加迅速。

1983年5月7日,广东进入炎热的季节,但王石还是坐上火车,从广州跑到了深圳。王石怀揣着做大事的憧憬,但也有少许的忧心,要知道这是他生命里的第三次搬迁,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样的大事、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可以看出,他是为了改变毫无激情的命运,才奔向深圳。但是,激情也许是风暴的外衣,未来,总是不可把握。但他没有考虑太多,一颗不甘落后的上进心,促使他卷进了创业的漩涡里,去改变他所想改变的。

★提升管理境界·世间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可能成为激励你的火源,成就你不甘心落后的事业心。P2-4

序言

他是一位探险运动家,喜爱登山、滑翔,还有航海。他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企业家,从最初的饲料生意人到今天的地产大亨,他一手创立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在他的领导下,万科地产自1984年5月成立以来,一直屹立于中国的地产行业,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最有代表性的地产蓝筹股。

且让我们先看一下万科所取得的卓越战绩。截至2009年,万科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2008年万科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478.7亿元,结算收入404.9亿元,净利润40.3亿元。在企业领导人王石的带领下,万科通过专注于住宅开发行业,建立起内部完善的制度体系,组建专业化团队,树立专业品牌,以简单不复杂,规范不权谋,透明不黑箱,责任不放任的“万科化”的企业文化享誉业内。

可以说,作为地产业的领跑者,万科不但在利润上取得了累累硕果,而且在企业的文化、管理、树立品牌、人才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学的价值体系,如今已成为中国企业界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当年32岁的王石来到深圳,因为一笔饲料生意而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到一手创办起了万科地产。如果说因为机遇、因为一颗不安分的心,他取得了最初创业的成功。那么,在今后二十多年的漫长历程中,王石又是怎样将其经营为中国地产界最大的企业呢?万科的“大”不仅仅表现在企业的规模和利润上,它的“大”更多地表现在万科的成熟。王石对万科的经营让中国的企业家们看到了一个优秀而卓越的企业家,当初的创业只是一个起点,当一个企业被成功创立起来后,它所面临的最重要事情的就是如何成长,如何在风云多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且能够一直充满活力地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如何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并且逐渐形成属于自己企业的文化。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有了文化,企业才能具备长立于世间的实力。无疑,万科是成功的,它已经形成了一套灵活而坚固的运转体系,即使王石不在,万科照样能够正常地运转下去,这就是王石最大的成功,也是他对中国企业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王石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去探险、去登山滑翔。从32岁创业到如今年近花甲,王石到底为我们做了怎样的一种精彩演绎呢?这一点真的很值得每一个致力于企业建设的人去深思。王石的成功不是个人的成功,他的成功与中国企业建设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他的成功就是中国企业建设的成功!

可以说,王石和万科都有着太多我们可学习之处,二十多年,万科为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做出了表率,其中的可圈可点之处非常之多,不是几句话能够将其表述完整的。就让我们静下心来,翻开这本《王石万科管理日记》,你会从中看到几十年来,王石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从最初的创业到后来的经营,他是怎样让企业成长和成熟的。

希望看过此书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企业建设的智慧,为中国建立起更多的优秀企业,长久立于世界而不倒,如真能如此,实乃国之幸事、民之幸事、民族之幸事!

书评(媒体评论)

王石和万科不仅因为是地产行业的领先者而受到赞扬,更因为经历了坚毅的进步过程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因为这个过程所带给我们的思考而更有价值。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王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最成功机构的最高总裁。有五个世界之最,皆珠峰层面。给他一个诺贝尔奖吧!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

从下海“官员”到“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再到“中国企业界超级男声”;从4万元起家,到拥有500亿元总资产的中国内陆房地产企业帝国;从菜市场兜售股票,到高峰市值达2000亿元、超过美国前四大房地产公司市值总和的“地产之王”……王石——战略规划+职业经理制+CE0明星化。

——万通集团主席冯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石万科管理日记/中国著名企业管理日记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德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123789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3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99.233.3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8: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