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思想与文化 第24辑 身体与政治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稿是杨国荣教授主编的一部学术论文集。全书分为身体哲学、分析哲学、冯契哲学研究、周易研究、经学研究、文艺研究等等九个部分。研究的论题包括:当代认识论与心灵哲学中的具身认知问题,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及表达主义,冯契的智慧说,《周易》的历史叙事,朱子对汉唐诗经学的继承与批判,涂尔干社会理论的中国接受等等。 目录 身体哲学 [美]肖恩·加拉格尔:理解他者:具身社会认知 张再林:禅学的“涉身化”及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张震:从Sornatic到Semiodc:道德具身性的三重维度 政治哲学 [英]安德里亚·圣乔瓦尼:全球正义、互惠和国家 曾亦:公羊学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特点——以“王鲁”说为中心 洪澄:何为儒家政治哲学?——一种比较和建构的视角 分析哲学 [美]罗伯特·布兰顿: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及表达主义 胡扬:意义之显示——从达米特方案看 程华清:直觉主义逻辑的直观语义与形式语义 冯契哲学研究 刘君莉、张永超:认识论视阈下冯契先生“智慧说”之省察——以“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问题为中心 鲍文欣:“异化”及其抵抗——试论冯契思想中的“恶” 张杰克:“通过”与“超过”:再论冯契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范式 周易研究 王堃:感通本体论——《周易》人文世界的本源构成 何益鑫:《周易》所见文王征伐的历史叙事 孙义文:从原义的追寻到德、行的教化:以《周易》的“吉”“凶”断辞为中心 经学研究 陈才:朱子对汉唐诗经学的继承与批评析论 鲍有为:思古之道,伤今之俗:戴望思想的多元化与经世之志的归一 文艺研究 杨海燕、陈莉娜:屋顶上的后现代主义史诗——姜文电影之影像风格解读 朱善智:东方美学与中国电影的形式——基于中国电影创作实例的形式美学和符号化研究 法制与社会 王栋:礼义新阐:法治中国的本土资源 邹益民:主体间性的社会理论对话——以中国为主体对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反恩 思想纵横 苟东锋:经学、哲学之辩与海派中国哲学——2017—2018年上海中国哲学学科发展评议 博士生论坛 魏后宾:格义与反向格义:文化融合的两条进路 黄兆慧:角色与关系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吗?——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献疑 陈霞:“情”作为本体的存在何以可能——基于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视角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思想与文化 第24辑 身体与政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国荣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9853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5000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