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碧山 13 建筑师在乡村续 |
内容 | 内容推荐 《碧山13:建筑师在乡村续》是“碧山”系列13辑,与《碧山12》主旨一致,一脉相承。它在12辑的基础上,仍旧以建筑为媒介,展示了诸多建筑师在中国乡村进行的多项实践活动,并从建筑师、学者、评论家、媒体人等不同的视角,重点讨论了建筑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在深入乡村建设中进行的思考与反思等。本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语言流畅,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乡村建设的建筑师和建设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靖,策展人,乡村建设者。曾任北京798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创办并主编《当代艺术与投资》《汉品》《碧山》《百工》《黟县百工》等多种期刊和书籍。 目录 卷首语 建筑师在乡村何为 左靖 卷一 专题 又一块农村试验田——记“太阳公社”建设伊始 姜冰 在流动的传统中寻找未来 钱梦妮 黄印武:怕什么诗意无穷 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朱清华 什么样的新杭派民居——设计师孟凡浩的一次命题作文 丁倩琳 刘国沧嵩口改造日记 口述 刘国沧 撰文 许灵怡 合应自然,再造故园——走读吕品晶的乡村重建 宋修见 一次以评论为名, 对建筑实践案例的展示——谢英俊及其团队实践1999—2013评论展 宋轶 卷二 传承与表现 土生土长 穆钧 卷三 艺术介入乡村 在研究中创作,在创作中研究 王美钦 一个教育实验:“南亭研究”中的中国图景 陈晓阳 卷四 品书 《六》的故事,引出的一位真正的作家 何叶 卷五 读影 是枝裕和的“家族”映画(下) 任知 “民间记忆计划”影像笔记(二) 吴文光 卷六 观展 局部社会作为一种文化全景——简评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我们的乡村” 邓圆也 穿越中国:构建共同体——集体的物体、空间和仪式 毕月 卷七 樟树下 家庙合一——日常的神性/神性的日常许天 许天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碧山 13 建筑师在乡村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左靖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7138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2-01 |
首版时间 | 2020-02-01 |
印刷时间 | 2020-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