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的碰撞--刘作翔法学演讲与对话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刘作翔编著的《思想的碰撞--刘作翔法学演讲与对话选》是一本以“演讲与对话”为内容的特色鲜明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作品。它选择了九个演讲主题,围绕着每一个演讲主题所展开的在41所国内大学法学院校及多所海外大学与老师和同学的对话过程。《思想的碰撞--刘作翔法学演讲与对话选》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思想的碰撞--刘作翔法学演讲与对话选》是一本以“演讲与对话”为内容的特色鲜明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著作。此书是刘作翔研究员继《我之法学观——刘作翔文章选》(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选》(中国法制拦版社2012年出版)、《思想的记录——刘作翔法学演讲选》(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之后出版的第四本法学学术文选著作,组成“刘作翔法学文选四部曲”。此书选择了九个演讲主题,并围绕着每一个演讲主题所展开的在40多所国内外大学法学院校与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过程。这些对话是作者直接地同听讲者面对面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展开充分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过程。读者从书中可以发现:围绕一个演讲主题在多所院校进行的对话中,听讲者提出的问题鲜有重复,作者认为,这是否从另一个视角证明了人的多元化存在以及人的思想多样性的客观属性。作者认为,世界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思想的多样性等等,从最终意义上来自于人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存在。人本身就是多样化的产物。因此,附随于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等,也就展现出多元性和多样性,这也造就了大干世界的五彩缤纷和丰富多彩。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可能有很多类同性,但作为精神世界的人更多的可能是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这种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既是产生文化冲突的重要的和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解决文化冲突困境的文化宽容和文化包容一理论的人类学基础。

目录

代序言法学家的责任

 ——“第二届陇籍法学家论坛”主题演讲.

演讲主题一

规范体系:一个新体系结构的思考

 一 十八大关于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

 二 中国法律体系的概念、结构及其基本框架

 三 重新认识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不足

 四 “规范体系”概念提出的法律和理论根据

 五 规范体系概念中的规范结构、规范类型及其新的位阶关系

 六 法律对习惯和国家政策赋予一定的法律地位并不改变它们原有的性质

 七 新规范类型的确立必须坚持国家法定的原则

 八 “规范体系”中各规范类型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法律是最高端也是最重要的规范类型,其他规范类型起补充漏洞的作用,但并非不重要

 九 “规范体系”与凯尔森规范理论的区别

关于“规范体系”的对话

 2012年11月6日在同济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2年11月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2年11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2年11月23日在中山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2年12月22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专业演讲的评议、提问与回答

 2013年4月25日在郑州大学法学院法理学专业讲座的评议、提问与回答

演讲主题二

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权利冲突与权利平等

 一 司法审判中和日常生活中的权利冲突诸类典型案例及其分析

 二 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

关于“权利冲突与权利平等问题”的对话

 2004年11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的评议

 2004年3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论坛”演讲的评议、提问与回答

 2005年9月22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演讲的评议、提问与回答

 2009年10月24日在甘肃政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演讲主题三

以案例形式呈现的权利冲突存在(实践)样态及其法律问题分析

 一 权利冲突的研究意义、研究价值、研究现状

 二 案例研究的作用及价值

 三 以案例形式呈现的权利冲突存生(实践)样态及其法律问题分析

关于“权利冲突案例”的对话

 2012年6月5日、1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2年4月17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法理学专业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3年4月21日在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3年4月22日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演讲主题四

权利冲突的多样化形态

 一 权利冲突的多样化形态

 二 各种不同性质的权利之规范来源

 三 多样化的权利冲突社会解决机制

关于“权利冲突多样化形态”的对话

 2013年10月9日在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3年9月22日在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3年10月12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法理学专业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3年10月31日在韩国圆光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演讲主题五

权利相对性理论及其争论

 一 为什么要研究权利相对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二 法国法学家若斯兰的“权利相对性”理论及其“权利滥用”理论

 三 言论自由是绝对权利吗?——约翰、威尔曼、沃尔德伦的不同观点

 四 关于“绝对权利”的争论——格沃斯与列文森的观点

 五 权利的限度理论

 六 最后的评论

关于“权利相对性理论”的对话

 2013年11月28日在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演讲的评议、提问与回答

 2014年3月9日在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演讲主题六

传统的延续:习惯在现代中国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习惯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

 二 《瑞士民法典》第一条的立法背景及其对世界其他民法的影响

 三 习惯在中国立法和司法中的新发展

 四 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五 对于习惯问题的思考

 六 习惯的未来命运

关于“习惯的地位和作用”的对话

 2012年12月24日在云南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0年12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论坛”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08年11月19日在南京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08年11月20日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0年5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1年3月11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演讲主题七

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批判

 一 司法独立的国际标准和中国宪法、法律对司法独立原则的确认和规定

 二 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

 三 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

 四 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五 克服中国司法权地方化的主要思路

关于“司法改革”的对话

 2005年5月13日在厦门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05年10月14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0年5月10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0年6月24日在挪威人权中心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1年6月3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法理学专业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演讲主题八

现代法律观念与法治国家建设

 一 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重点应转移到法律实施的广阔领域

 二 当前中国法律实施的最大障碍是规则意识的缺乏

 三 在法律实施中,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是关键

关于“法治国家建设”的对话

 2010年11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廊坊教学基地演讲的评议、提问与回答

 2010年11月19日在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0年12月17日在珠海市法学会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1年4月20日在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1年5月16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2年9月26日在甘肃政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2年9月29日在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演讲的评议、提问与回答

 2012年11月22日在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演讲主题九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法理学问题

 一 法理学热点问题

 二 关于法律全球化命题

 三 纠纷解决方式

 四 如何判断立法状况

 五 实证研究——法学研究的转向

 六 新类型案件

关于“中国法理学问题”的对话

 2005年12月19日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演讲的提问与回答

 2012年12月3日在台湾世新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与评议

附录一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一书中的“刘作翔”介绍

附录二

 刘作翔教授作品目录(1985~2014.5)

 后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求知与求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的碰撞--刘作翔法学演讲与对话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作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412420
开本 16开
页数 7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43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1.0
CIP核字 2014080626
中图分类号 D90-53
丛书名
印张 4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6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