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迅六讲(增订本)
内容
作者简介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鲁迅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编委。

内容简介

郜元宝教授著《鲁迅六讲》,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初版。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增订本”,初版内容不变,增加了三个“附录”,字数由原来10多万字扩充至353千字,成为郜元宝教授鲁迅研究的代表作,赢得“鲁研界”及学术界广泛赞誉。《鲁迅六讲(增订本)》首次提出鲁迅精神之确立,关键在于中国“心学”传统与西方观念论思想之碰撞,并由此出发进而诠释鲁迅的科学思维、文学创作、语言探索、精神反抗、身体言说的具体内涵,对《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以及留日时期文言论文和旧体诗词,或予以整体把握,或进行文本细读,体现了鲁迅研究中宏观与微观的成功融合。

精彩书摘

应该说,鲁迅对一切语言现象都是有所批判的,但他批判的主要是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并不限于表面的中西之辩和文白之争。其语言批判的核心——不遗余力地揭露“文字游戏”的“做戏的虚无党”——就不只针对某一具体的语言形态。“文字游戏”比胡适所说的“名教”更坏。“名教”是崇拜文字的,“文字游戏”则连崇拜也谈不上,只是有意玩弄空洞的文字以获取卑微的利益享受,置问题和事物本身于不顾,造成彻底的“瞒和骗”,这在文言白话或外国语里都很普遍。

语言批判的独到之处,正是其文体的精神所在。鲁迅确实善于从似是而非的固定说法和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入手,剖析深在的心理顽症。只有驱散日常的语言迷雾,才谈得上真正的心灵解放,贴合实际新鲜有力的语言也才可望诞生。杂文的魅力正由此而来。所以,鲁迅对汉语文化的批判,并未偏离汉语发展的正道或取消汉字(虽然他曾经有过这种激烈的主张),也没有完全依傍西方语言的律则,而是通过广泛深刻的批判吸收,从根本上消除词/物分离的文化痼疾,清洗掩盖真实窒息生命的“文字游戏”,打掉语言文字造成的精神蒙蔽(包括外在概念逻辑对语言的钳制与伤害),恢复质朴明净简捷刚劲的本真之言。胡适反对“名教”,何尝彻底告别了文字魔障?比较起来,鲁迅的文章更透明,更少糊涂笼统的思想以及先验概念逻辑对语言的缠绕(并非没有),往往是直接地“给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没有那么多附赘悬疣和“变戏法的障眼的手巾”。周作人讲鲁迅有“文字上的一种洁癖”,用在这里倒非常贴切,不必仅仅理解为听过章太炎讲“说文”就刻意使用“本字古义”,“古了起来”,——尽管这也非常重要。

唯其如此,才谈得上承往继绝,自铸伟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迅六讲(增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郜元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84250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64
CIP核字 2020072968
中图分类号 I210.96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