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个五年。
为了形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合力,共治(即协同共治)是大势所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世明领衔撰写。
图书 | 共治论(中国政府治理体系建构之路)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个五年。 为了形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合力,共治(即协同共治)是大势所趋。 作者简介 宋世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才,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两次获国家行政学院教学一等奖。作为“国家公务员法起小组”成员,全程参加了我国部公务员法的起、修改、定稿工作。2013至2018年担任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协调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成员。出版《美国行政改革研究》《中国公务员法立法之路》等著作。 内容提要 共治,以巩固不可分割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权力为前提,以共和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前提,以良法善治为前提,以权责一致为前提。为充分实现共治,需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由国家做出高质量的协同共治制度安排。在国家治理体系全局中,政府治理体系体量最大;在国家治理能力的全局中,政府治理体系是制度执行力的最大载体。基于此,“先大后小”“先内后外”既是实现共治的中国路径,也是建构中国政府治理体系的现实路径。 “先大后小”,即立足国家治理体系优先实现党和国家机构职能的优化协同高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体制;“先内后外”,即在政府治理体系内优先纳入“共治”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以整体政府角色而不是以碎片化政府角色与社会、市场协同共治,由此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协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治理格局。 目录 第一篇 总 论 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共治论(中国政府治理体系建构之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世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0251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3 |
出版时间 | 2021-03-01 |
首版时间 | 2021-03-01 |
印刷时间 | 202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71 |
CIP核字 | 2020260272 |
中图分类号 | D630.1 |
丛书名 | |
印张 | 2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