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加德纳(James Gardner)是美国艺术与文化评论家,常年生活在纽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作品多发表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旁观者》;曾任《纽约邮报》艺术评论员、《纽约观察家报》建筑专栏作者以及《纽约太阳报》建筑评论员。现为《房地产杂志》《旗帜周刊》和《古董》杂志专职撰稿人。本书是加德纳的第五部著作。
图书 | 布宜诺斯艾利斯传 |
内容 | 作者简介 詹姆斯·加德纳(James Gardner)是美国艺术与文化评论家,常年生活在纽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作品多发表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旁观者》;曾任《纽约邮报》艺术评论员、《纽约观察家报》建筑专栏作者以及《纽约太阳报》建筑评论员。现为《房地产杂志》《旗帜周刊》和《古董》杂志专职撰稿人。本书是加德纳的第五部著作。 内容简介 “这座城会让人迷失自我,融入其中,恨不能在此度过一生。”布宜诺斯艾利斯,以欧洲风情的建筑和浓郁多彩的文化闻名于世,被誉为“南美巴黎”。 作者詹姆斯·加德纳首次深度探索了这座城市的往日与今夕——起源于4 个世纪以前蛮荒的潘帕斯草原,成长于西班牙殖民历史的废墟之中;它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殖民地城镇,经过独立战争和辉煌的“镀金年代”,历经政权频繁更迭和国运衰落等种种动荡,成了一座既有无限和永恒魅力,又交织着悲情和贵族气质的国际大都市。 如今,布宜诺斯艾利斯繁荣依旧,却难掩历经磨难的衰败。在500 多年斑斓的岁月中,这里保留了迷宫般的街巷、破败的门廊、镶有鲜艳瓷砖的古旧饭店,也兴建了梦幻般的宫殿以及全球Zui美的书店,布城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气息和风韵,成为人们心目中“宇宙的中心”。正如生长于斯的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所说:“这里有个蕴含整个宇宙的神秘地点。站在这里看出去,宇宙的一切都清晰可辨。” 目录 序 前言 宇宙的中心:布宜诺斯艾利斯 第一章 文明还是野蛮:地理位置 第二章 建城(1492—1541) 第三章 殖民时代(1542—1776) 第四章 总督区首府(1776—1810) 第五章 独立战争(1806—1829) 第六章 罗萨斯(1829—1852) 第七章 大村庄(1852—1880) 第八章 南美巴黎(1880—1920) 第九章 大众的城市(1920—1946) 第十章 战后布城(1946—1983) 后记 当代布城 致谢 译后记 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史。作者书写了这座世界级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殖民地城镇, 经历了辉煌的黄金时代, 贝隆的崛起, 马岛战争, 直到今天。城里繁华的商业中心穿行的人, 是最初西班牙殖民者的后裔、欧洲各地移民的后裔、甚至全球各地移民的后裔。他们汇聚并融合在一起, 共同创造了斑斓而独特的文明。本书还介绍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艺术、建筑、文学、美食、流行文化, 涉及不少当地的风俗和人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布宜诺斯艾利斯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詹姆斯 加德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158455 |
开本 | |
页数 | 281页 |
版次 |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78.3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