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明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发明传奇》由刘仁庆所著,通过本书的这些文字和图画,能够帮助大家扩展思路、冲破惰性,强化好奇心和想象力,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和创新意识。要知道,作为一个未来的发明家,不仅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要有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意志,同时还要有善于经营、了解市场的观念。总之,应该具有充实、灵活和全面的头脑。这样,前景当然是会无限光明的。

内容推荐

《发明传奇》由刘仁庆所著,《发明传奇》撰写了82篇短文,从日常生活出发,按照吃、穿、用、住、玩的次序,用讲故事的方式和浅显文字,再配以生动插图,来介绍其中的小发明。尽可能地做到准确、通俗、简明,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知识,产生一点研究兴趣,以便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于搞点小发明,有所裨益。

目录

一 吃之味

(吃,塞进嘴巴的习惯动作)

白沸汤中滚“雪花”——豆腐/2

诸葛亮的智慧——馒头/7

春节的祝福——饺子/12

小和尚的倒霉事——锅巴/16

岳飞被害之后——油条/19

忽必烈着急吃肉——涮羊肉/23

天上人间庆团圆——月饼/27

带着小孔的食物——面包/32

“三明治”原来是封号——夹肉面包/35

边吃边走的快餐——热狗/39

探险队长的发财梦——巧克力/42

帮助口腔做体操——口香糖/47

夏天的口福——冰淇淋/51

意外的收获——蛋卷冰淇淋/55

不让细菌捣蛋——罐头/58

饥饿催生的灵感——方便面/62

“神水”怎么变饮料——咖啡/67

饮料大王的奥秘——可口可乐/72

吃饺子的好调料——食醋/77

令人陶醉的一口汤——味精/81

二 穿之源

(穿,对人体做全方位包装)

花样翻新的“头盖”——帽子/86

醒目的安全标志——小黄帽/91

原来是怕挨打——口罩/95

几种装束的组合——西装/99

潇洒的饰物——领带/103

耐拉耐扯又耐踹——牛仔裤/107

玛丽交好运——超短裙/112

东郭先生的“足衣”——袜子。/115

橡胶液的启发——雨衣/118

人造的“保护色”——迷彩服/122

哥姐穿上大长袍——学位服,/127

九天去揽月——航天服/132

下海擒蛟龙——潜水衣/136

三 用之妙

(用,帮助自己扩大本领的东西)

饿汉的奇想——高压锅/142

孟尝君的绝招——饭碗/146

手指头的延伸——筷子/149

餐桌上的较量——叉子/153

“兔毫鼠须”扫千军——毛笔/158

打印石的演变——铅笔/163

加法的运用——皮头铅笔/168

借原子弹出名的产品——圆珠笔/172

千年的“老寿星”——宣纸/177

变出错为成功——彩色纸/182

马蜂窝的联想——新闻纸/186

别出心裁的视野——3D报纸/19l

印书的足迹——活字印刷术/197

手指受伤之后——锯子/202

从遮阳到挡雨——伞/206

骑在鼻子上的“朋友”——眼镜/211

还你一笑——镜子/215

让你洗得很干净——肥皂/220

贾似道搔痒痒——老头乐/223

飞机失事后的启示——拉链/227

碰一下就粘住了——尼龙搭扣/231

玩具引出的发明——复印机/235

人类的奇迹——电脑/239

恩格尔巴特的妙想——鼠标/245

随叫随到的“天使”——手机/'248

四 住之趣

(住,让身心能够活动的地方)

曹操睡个安稳觉——枕头/254

静气舒心梦中游——“席梦思”/258

权威的象征——椅子/263

测量身体冷热的“尺子”——体温表/268

文明生活的“花环”——抽水马桶/272

奥第斯的大胆创造——电梯/277

发明与感悟——电灯泡./281

声声相通传信息——电话/286

神奇的“万花筒”——电视机/291

储存食物的好地方——电冰箱/295

非天然的凉爽世界——空调机/298

看不见的加热方式——微波炉/303

减轻家务负担——洗衣机/306

谁是清扫冠军——吸尘器/311

五 玩之乐

(玩,没有负担的游戏)

“洋娃娃”的老祖宗——木偶/316

纸上的“楚汉相争”——象棋/320

脚边飞“蝴蝶”——踢毽子/324

郑和的主意——麻将牌/328

不是为了赌博——扑克/333

桌子上的“流星”——乒乓球/338

道德和意志的比拼——足球/342

有毛的怪球——羽毛球/347

世界性的球类运动——篮球/351

无人乐队大家唱——卡拉OK/355

试读章节

记得有位作家曾经这样称赞道:豆腐,乃吾国餐桌上常见的、国人爱吃且吃不厌的一种副食品也。明代诗人苏平写的《豆腐诗》中说:“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白沸汤中滚雪花。”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卓越的革命家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一文的结尾写道:“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从这些事例来看,豆腐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亲近,又是多么耐人寻味啊!

看华夏历史,从古到今,豆腐一直扮演着平民化价格、贵族化享受的盘中风味,它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食物之一。几乎人人都品尝过豆腐,你可能也十分喜欢吃豆腐。可是,豆腐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做出来的?它有什么营养价值?你可能还不十分清楚。那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豆腐的源起之说

豆腐在古代被称为“福黎”,意思是早晨“天赐”下来的食物。南宋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称豆腐为“黎祁”,在《邻曲》一篇中自注云:“黎祁,蜀人以名豆腐。”因腐字本有“腐烂、腐朽或腐败”之意,故古人尽可能将“腐”字回避,似嫌豆腐之名不雅。随着时间的流逝,豆腐之名亦有多次的更换,曾称为“来其”“甘旨”“无骨肉”等;又因古语称大豆为“菽”,豆腐还有过“菽乳”“戎菽”“小宰羊”等多个别名。

至于豆腐的起源,有好几个不同的说法。但流传最广的是,豆腐由西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发明。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建都于寿春(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组织编著了《淮南子》一书,此书诡谲渊博、包罗万象,是对汉朝初期数十年社会政治思想和科技实践的总结。刘安门下有食客、方士数千人,其中以苏非、李尚等八位最有学问,深得刘安的赏识,被称为“八公”。用现在的话说是“八大金刚”。

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秦汉以来,时兴炼金丹、“黄老之术”、炼制长生不老药。炼金丹说得通俗一点,类似于现在的化学实验。刘安在“八公”等人的帮助下,迷于朝夕修炼。有一次,刘安的母亲卧病在床,几日少餐,没有胃口。他素知母亲喜好食用黄豆,又怕黄豆粒硬有碍食用,便命人将黄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汤,以便让母亲饮用。但又怕食之无味,本想加点盐来调味,没想到抓错了,把石膏当盐放人了汤中,豆乳居然凝结成块,这就是最初的豆腐。

现在,很难想象刘安与“八大金刚”第一次面对豆腐时的表情:是害怕还是惊喜?其中肯定有一位“不怕死”的食客说:“我先来,尝一尝!”随后便喊出了“此乃天下之美味也”。由于刘安是位炼丹家,因此当豆腐雏形产生后,他便与方士们共同商量,而后又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终于发现盐卤或石膏可使豆乳凝固成豆腐,用以烹调,十分可口。从此豆腐也就在民间开始流传,豆腐的发明权便记录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

据报道,1959年到1960年间,在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曾发掘了两座汉墓。在一号汉墓中发掘出大面积的画像石,石上有豆腐坊石刻。这是一幅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食品的生产图像。考古专家认为,此石刻画可以证明,中国豆腐的制作不会晚于东汉末期。为汉代已开始生产豆腐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豆腐的制作过程

提起做豆腐,那还真是简单又简单的事。只要有两件东西就行:一是原料黄豆(粒圆饱满者佳);二是工具石磨(大小磨皆可)。具体做法是:先把黄豆浸泡在水里,等到泡涨变软后,加水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仿佛在豆浆桶里跳起了集体舞,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这种胶体溶液变成固态的豆腐,就必须“点卤”。点卤可以用盐卤,或者用石膏。盐卤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则是硫酸钙(两种都是无机化合物)。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

P2-4

序言

读者朋友,当你拿到本书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发明传奇》四个大字。可是,什么是发明呀?发明在哪里呀?怎么搞发明呀?这或许是大家脑海里首先冒出来的几个问题。其实,发明并不神秘,发明就在你们的身边,发明钟情于天下的勤奋者和有心人。

我国的国家专利法明文规定:“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换句话说,所谓发明——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那就是不论是产品还是方法,即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再就是跟同类的东西相比,有进步有新作用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发明,多指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它是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为社会谋福祉的新手段和新成果。这些新东西是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由此可知,应该把发明与发现区分开来,它们两个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再补充一句,发现是指对自然界进行研究后找到的某一事物或规律。发明和发现都不会突然从天上掉下来,它们具有继承性,无一不是在前人经验、成果积累的基础上所得到的新发展。因此,要努力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汲取更多、更好的知识,为打开科学发明之门做好准备。

少年时代正是人生中充满激情、充满阳光、充满好奇、充满幻想的日子,也是青春发育、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机会、观察和玩耍是许多发明的基础。趁着你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之时,一定要多多读书、锻炼身体、抓紧时间、学玩兼顾,以坚韧顽强、再接再厉、不骄不躁的精神,勇往直前。那么,发明就会随时随地迎你而来,祝你成功。

古今中外的创造发明,多如牛毛,不可胜数。现在,本人打算从日常生活出发,紧扣许多你们平时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和有趣的发明,按照吃、穿、用、住、玩的次序,以第一人称的口气,用讲故事的方式,再配以浅显文字和生动插图来进行介绍(挂一漏万,敬希原谅),目的是从丰富生活知识、解析疑惑问题和提示科学原理等方面提供点滴帮助,并力图在叙述某些发明过程和相关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适当加入一点发明的科学思路和科学方法,借以使读者获得一些思索、回味的空间。

笔者真诚地希望:通过本书的这些文字和图画,能够帮助大家扩展思路、冲破惰性,强化好奇心和想象力,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和创新意识。要知道,作为一个未来的发明家,不仅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要有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意志,同时还要有善于经营、了解市场的观念。总之,应该具有充实、灵活和全面的头脑。这样,前景当然是会无限光明的。

刘仁庆谨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明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仁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58940
开本 32开
页数 3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3057660
中图分类号 N19-49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3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