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延安文学经验的当代承传——以陕西文学为中心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俊虎,1974年3月生,陕西大荔人。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与成果鉴定专家,重量品质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入选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专家库专家,陕西省语言文字专家,延安市新世纪“225”人才,延安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延安市政协委员,延安大学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延安文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主持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著作与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曾获全国宝钢很好教师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很好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文艺评论二等奖、延安大学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奖等。 目录 绪论1 章地域文化视域中的陕西文学与延安文学30 一、陕西地域文化与古代陕西文学30 1.灿烂丰厚的陕西地域文化30 2.雄浑刚健的古代陕西文学31 二、地域文化氤氲中的20世纪陕西文学33 1.并非精彩的开端33 2.异军突起的延安文学37 3.波澜壮阔的"十七年"文学51 4.新时期的陕军东征55 5.多重变奏的世纪之交58 三、延安:崛起的文学高地61 1.延安文化61 2.延安文学65 第二章延安文学视域中的陕北民间文艺71 一、陕北民间文艺的典型形态71 1.陕北说书72 2.陕北民歌73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家社会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的很终成果,系统总结延安文学对陕西文学的影响和启示,多视角探究陕西文学在承传延安文学现代质素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代文学汲取中国文学经验提供范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中,陕西既是一方文学热土,又是一处文学重镇。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承传与发展、浓厚的乡土文化情结与强烈的底层写作、对文学的痴迷与殉道精神、作家类型生成的多样与代际精神承传、文学评论坚持人民性内核的立场等均体现出陕西文学的独特风格与鲜明特色。陕西是延安文学的诞生地与发祥地,延安文学对陕西文学的影响必然持久而深远。本书重点总结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优良传统的承传与发展,以新的研究视角厘清延安文学与其诞生地陕西本土文化以及陕北民间文艺之间的的辩证关系,总结和汲取延安文学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与现代质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延安文学经验的当代承传——以陕西文学为中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俊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192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100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