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人之约/毕淑敏小说精选集
内容
试读章节

精品水

大城市的各科专家骑了三天毛驴,到达了深山里的疗养院。虽说骨头被山路颠得快脱了榫,但看到青山绿水的森林景观,又有设备齐全的现代化设施,心中很满意。

“欢迎您到纯净的大自然来度假。我是刚研制出的环境智能机器人,将竭诚为大家服务。”一个山里人打扮的小伙子说。它的电眼看到一位女专家准备饮水的茶杯里有一粒小蠓虫,这在密林里是常有的事,就礼貌地走过去,把杯子又用水冲了一遍。

这样女专家就闻到了纯粹属于水的味道。

“这里的水有问题。”她很肯定地说,她恰是这方面的专家。

“怎么会呢?”机器人反驳,“这是最好的矿泉水。”

大家就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他们是相信科学的。但都对饮用的水特意留了心。

在第二天的餐桌上,趁机器人不在的当儿,专家1说:“我仔细品尝了,这水确实有异味。”

专家2说:“我一夜肚胀,头也昏昏,这是水土不服。咱们是不可能接触到土的,肯定是水有问题,女人是水做的,所以女专家最先发现了异常,我们不可忽视。”

“小伙子,搞一些更适宜我们的水。”0专家对赶来的机器人说。

小伙子迅速地检索了程序,知道在休养者中0专家是领导,他的指示必须遵行,就不断点头直到脖子发出嘎嘎的响声。

下一顿开饭的时候,小伙子兴冲冲地宣布,水是从一百里外绝没有污染的深潭里汲来的,周围没有人烟,可以调查到的野兽都是各自属类中的寿星。

专家们就抢着去喝水,自从怀疑水有问题,他们就一直忍着干渴,现在可以喝个饱。

喝完之后,专家们面面相觑,齐声说:“味道更糟啦!”

机器人吓得脸色发褐,铁生了锈就是那个颜色。不用检索它就知道,假如它负责接待的专家们对它一致不满意,它就得被肢解。当务之急是要搞到让专家们心情舒畅的水。

第二天早餐,专家1说:“稀饭的味儿好一些了。”大家颔首。

“中午的汤就更好一些了。”专家2说。大家顾不得答话,只用咕咚咕咚的咽水声响应他。这两天真是渴坏了。

到了晚上,连最挑剔的女专家也不得不承认:水质已完全恢复正常,算得上是精品了。

“看来对下属,不批评不督促是不行的。”0专家深有感慨地说。

以后的日子,小伙子跑来跑去的不知从哪儿拎来精品水。大家食欲大开,这才真正领略到山野风光。只是精品的产量似乎有限,仅能保证大家饮用的,质量有时略有波动。洗脸还是用普通水,充满异味。看着小伙子忙得关节处都渗出油来,虽说知道它是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专家们还是挺过意不去的。

告辞的时候,女专家提议给小伙子的上级写封感谢信,大家都同意。

铺好了红纸,蘸黑了墨笔,大家问小伙子:“你一天为了取水,要跑多远的路啊?这水到底是怎么来的呀?”

小伙子知道自己的程序中规定,对专家们的话要有问必答,以专家们的满意为最高行动原则,就原原本本地回答:“我先是在极纯净的山泉水里加了漂白粉,大家就说味道好一些了。然后我用一个长了红锈的大铁桶贮藏它们,大家就说更好一些了。在鼓励下,我进一步思考提高水的质量。我把水桶放在密闭的汽车库里,让引擎持续发动,尾气管对准水面吹。这种水受到了最高的评价,但费用较高。我试验了几种代用方法,比如把水桶拎到公共场合,存放10小时以上,基本上也可达到同等效果。至于具体放在何处最好,经过统计学处理,结论是这样的:把水放在会议室,特别是不禁止吸烟的地方最好。其次是商店里,越拥挤的柜台边越好。我由此得出一个初步设想,是否人越密集的地方对水的精品化越有利?我就把水桶拎到小学校去。但实验的结果不理想。大家中间有一两次对饮水的质量不甚满意,就是这个缘故。失败的原因是教室四处透风,无法聚集气息……”

专家们瞠目结舌。

小伙子谦虚地说:“我做得还很不够,方法也是手工操作比较原始。今后精品水的制作,还要向工厂化发展,请专家多指教。”

P1-4

后记

编辑说明

一、本套《毕淑敏小说精选集》收录的是作者从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至2012年创作的全部小说作品(《花冠病毒》除外),共收录67篇。

二、所有篇目依据小说题材分为三个系列,各个系列又根据写作年代按照编年体的形式排序,共22个单行本。三个系列分别是反映早年西藏军旅生活题材的第一系列——藏北拾莲;反映孩子成长教育问题的第二系列——杏坛暖语;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和医学问题的第三系列——浮世医心。

三、早期小说作品中,内文有很多方言用法和专业术语以及一些早年的具有时代烙印的特殊词语,在参阅之前出版过的图书版本和比对专业工具书的基础上,遵循使出版物的编校更规范和合理、且不改变文字词意和语境的原则,做了一些小的调整。

四、书里的照片是作者各个年代的珍贵留影,读者在分享作家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风采时,亦能以此为径,更好地理解作家以及作品。

五、附录所收录的毕淑敏小说作品发表年表,大部分中短篇依首发杂志年份排序,其他中长篇则依出版时间为序。特此说明。

目录

精品水

苔藓绿西服

月晕而风

女人之约

束惰

雉羽

米字电话键

硕士今天答辩

附录

编辑说明

序言

文字在我们的脑海中驻扎,必有一个固定地址。距离它最近的邻居,是这个人的灵魂之塔。

每个字是一块砖,几百万字垒起来,就是一个小院了。给自己的作品作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拖了很久。我不喜欢向后看,但这一次,必须回头,绕着院子走一圈。

多年前曾参加过一堂外籍心理学家的专业课。开课伊始,老师二话没说,拿出了一个亮闪闪的金属球。他手掌向下,把球放开,那球就垂直地停在他手指下方约一尺的地方。座位较远,我看不到更多的细节。按常识推断,我猜他手指中捏着一根细线,线的下端拴在金属球上。也就是说,这个金属球像一个沉重的钟摆。果然,片刻之后,他用另外一只手从某个方向强力推动了那颗球,球快速摆动起来。当晃到某个特定的角度,我果然看到了一根线。

不知道老师卖的是什么药,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和那个球。老师笔直地站立着,手掌向下,肃然不动。金属球不停地荡着,摆幅渐渐缩窄。这个过程在凝视中显得很长,满堂死寂。终于,亮闪闪的球困乏了,震颤着抖了几下,寿终正寝似的停住。

你们从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什么?老师发问。

学生们开始作答。有人说,这证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有人说,他在此过程中看到了力量。有人说,他看到了改变。还有人说,牛顿的苹果万有引力。更有人说第一推动力是上帝之手……

老师频频点头,好像每一个回答都正确。但我看出来那只是习惯动作,他扫视全场,焦灼地问,还有新的发现吗?无人回应。前述每一个回答都精彩,再无更惊艳的说法。

心理学家有些是很古怪的,此人基本上算一个。我不喜欢这种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心态,静观其变。傻看了半天,老师还是毫不回转地等待。我很希望这个环节赶紧跳过去,突然就举了手。我被自己吓了一跳,胳膊居然不听大脑差遣,成了篡位的叛国将领。

充满失落和执著的老师,看到有人终于响应,急切道:你!看到了什么?

天啊,直到这一刻,我还没想出来该说什么。不过,我必须说点儿什么,要不简直就是滋扰课堂。我战战兢兢道,我没有别的意见,就是希望您赶快讲正式的课。

老师倨傲地说,我现在就是想知道你刚才究竟看到了什么。如果你实在没有新的看法,把别人的回答再说一遍也可以。之后,你会听到我的授课。

我匆忙判断了—下形势,明白不管我答得如何错乱,老师准备就坡下驴了口我愿意成全,又不想重复他人,慌不择路地说——我看到了时间。

老师眉梢乱抖,夸张地显示他的大喜过望,说:哦!好极了!时间本来是隐形的,但你现在可以看到它现身,从不动到动,从动到不动。我开讲心理如何始终处于时间流变中……

那天的课程究竟讲了什么,已然忘却,畦有金属球还在记忆中沉甸甸坠摇。

我发表处女作时已经35周岁了,一个老态龙钟的开端。那篇小说叫做《昆仑殇》,主题是尊严与生命,还有人的精神不屈。多年以来,我—直秉承着这们芎向,迄今为止,并无改变。我是一个医生出身的写作者,从医二十多年的经历和训练,让我始终无法跳脱出从医生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我无法评说这个角度是好还是不好,但我知道沉淀在血液中的一些东西,难以过滤。

我刚开始写作就从中篇小说入手,不合常理。原因很简单,壅塞在喉咙里的话太多,篇幅短了说不完。而且我也不知道中篇和短篇小说有什么重要分别,以为只是长短的不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然话多,就一个劲儿写下去,直到胸中的那一口饱含雪山冰冷的长气出完,这才告一段落。1987年,我到鲁迅文学院学习,才晓得了自己的冒失,违背了先短后长的惯例,冲撞了文学规律。于是自惭形秽,赶紧调回头来学着写短篇。在这个时间段内,中短篇小说创作量比较多一些。1994年,我的短篇小说《翻浆》和极短篇小说《紫色人形》,在台湾获得“第16届中国时报奖”和“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获奖算不得什么大事儿,但我自忖这个缺漏补得大致说得过去了,从此可以率性去写长—点儿的东西。我开始写长篇小说《红处方》,费时一年多,1997年出版。之后我大约几年时间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有了2001年的《血玲珑》,2003年的《心理小组》,2007年的《女心理师》,2012年的《花冠病毒》。

长篇小说的工作周期比较长,精神和体能的弦不能永远绷得铁紧,需要加以分割。加之长篇小说从创作到取得一笔稿费的间隔比较长,好几年才能有一次收成,且不固定。为了抒发心中不时涌出的万千感慨,也为了得些小钱补贴家用,我在长篇小说的间歇节奏中,会写一些散文。多年积攒起来,大约也有了几百篇。这期间也曾写一些中短篇小说,数量不多,概因写作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劲道不—样,如同舞动长枪和短匕,技巧有分别。我很抱歉自己是个不能一心二用的人,只好基本放弃中短篇小说的写作。散文则似乎和小说创作有轻度的绝缘,可从心所欲、互不相扰。

按时间顺序捋了一遍我的创作,自己也有豁然开朗之感。原来是这样啊!时间真是值得尊敬的单向街,它是组成我们生命的最原始的材料,一切都埋藏其中。

一个人说儿点谎话不难,但要连续在几百万字中说谎话,很难。所以,还是在文字中说真诚而且自己坚信的话吧,直抒胸臆,坦率待人,比较容易和快乐。我的小说,说穿了主题很简单。始终围绕着生命宝贵、人间冷暖、身心健康在喋喋不休地做文章,怕也是本眭难移了。谁让我做过20年的医生,当过心理咨询师,又是一个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的平凡女子?我守卫过祖国最高的领土,看到过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峰峦。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我期望从自己的笔端,滴下带有冰碴的温情。我不深究自己的能力,只是坚持单纯的信念,尽力而为。

生命是死亡到来之前的有趣过程,我喜欢文字给予我的淡而绵长的幸福。我的写作,犹如那粒动荡的钢球,已经晃动了几十年。推动它的外力,是对自己与他人生命的珍爱和渴望分享的激情。当我把对这个世界的话说完,会渐渐停下来,回归凝然不动的安息。

非常感谢简以宁女士的创意,出版我的小说编年体集,心中满溢感动。她不辞劳苦地把我多年前写的小说,从时间之水中打捞出来,像渔民晾晒鱼千一般陈列海滩,以备今日的读者们赐教。编年体小说集的好处,是让人们看到一个作者在流动的时间中的变与不变。

毕淑敏

写于2012年5月1日

内容推荐

本书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和医学问题的第三系列——浮世医心之一,收录了《精品水》、《苔藓绿西服》、《月晕而风》、《女人之约》等八部中短篇小说。书里的照片是作者毕淑敏各个年代的珍贵留影,读者在分享作家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风采时,亦能以此为径,更好地理解作家以及作品。

编辑推荐

《毕淑敏小说精选集》收录的是作者毕淑敏从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至2012年创作的全部小说作品(《花冠病毒》除外),共收录67篇。本书是其中之一册,收录了《女人之约》、《米字电话键》、《硕士今天答辩》等八个中短篇小说。作者毕淑敏具有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因此其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人之约/毕淑敏小说精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淑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24649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2016304975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9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