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恨水自述/学人自述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无疑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在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万言,中长篇小说达一百一十部以上,堪称著作等身。而建国后所修现代文学史对他的评价,也因他后期参与抗战文学的创作而远在其他民国旧派小说家之上。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生于江西广信小官吏家庭,祖籍安徽潜山。童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

本书为“学人自述文丛”中的一本,张恨水娓娓道出了他的童年岁月、家世、文学创作生涯,客观真实,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张恨水是现代文学史上号称“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总字数近2000万言,张恨水的小说欲中有雅,雅有有趣,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对社会,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4部长篇小说为代表作。本书由他自己亲述,为你道出他的传奇人生及文学创作生涯。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一代大家的生活细节及精神风貌。

目录

儿时岁月

我做小孩的时候

看灯有味忆儿时

家世与怀旧

我家不换春联

旧岁怀旧

我与丹翁

我与《晶报》

步入文坛

我的创作和生活

我的小说过程

写作生涯回忆

关于小说创作

作小说须知

论武侠小说

小说考微

短篇之起法

长篇与短篇

章与回

《花月痕》与其作者魏子安

《儿女英雄传》背景

桃花扇

张恨水著作生平简表

试读章节

    看灯有味忆儿时

让我把陆放翁那句诗,青灯有味忆儿时,改去第一个字。为着同时让我把生命史揭过去四十二年。

我穿着一件枣红色的棉袍,外罩着雪青缎子一字琵琶襟背心。头上戴着青缎子瓜皮帽,上面有个酒杯大的红疙瘩,瓜皮帽前面,绽着一块碧玉牌。腰里系着一条湖水色纺绸腰带,在背心下面,拖出了两截。我脚蹬白竹布袜,红缎起乌云头的棉鞋,很潇洒地走向我的砚友傅秋风家里,目的是邀她看灯去。

我的学堂里,只有三个女同学,那两个人我忘了,我只记得秋风。她和我同年。瓜子脸,雪白,很大的眼睛。头上一大把辫子,辫子梢扎着一大把红丝线。我也觉得她很好看。她脸上虽有三四颗小碎麻子,抹了粉就看不见。尤其是她在眉毛中间,将胭脂点上几个梅花点,我觉得真够俏的。

我到了傅家,秋风穿着一件蓝布印白花的褂子,齐平了膝盖。外罩着一般长的青缎子大镶大滚,中嵌紫摹本缎大花背心。正提着一只螃蟹灯,和拖兔子灯的小弟弟玩耍。她看见我来了,笑着叫我的学名:“杏渊,你才来,等的我急死了。你听,锣鼓响到后街了。”我笑说:“我们走罢,傅伯伯要你去?”傅师母站在堂屋里烛光下,笑说:早些回来。这是个依允的暗号。我们手挽着手走上后街。

景德镇看龙灯,并没有什么稀奇。稀奇是接龙灯的商家,放烟火(即花盒子)放花筒,一家赛一家,越看越爱看。我挽着秋风的手,跟着龙灯,走一条街又一条街。熟识的商家,拿出果子年糕茶叶蛋,招待这两个小孩。有人间主人,这男孩子是谁?“张老爷的少爷。”“这是小姐?”“不!是傅家的姑娘,将来的少奶奶。”秋风脸上一阵红,低了头,撒开互牵着的手。但是,过一会儿,我们又牵上了。我记得,牵得太久了,手心里出着汗。

大半夜,我把秋凤送回家。她家堂屋里灯火通明在打纸牌。傅伯伯也在牌桌上,看到我们双双回来,回过头对看牌的傅伯母说:这两个小家伙倒很和气。同桌的人一齐笑道:你们两家,几时过礼?秋风笑着跑了。又是元宵,这一切都在眼前,但我最小的男孩子,已将近我那时看灯的年龄。让我祝福秋风健在罢,也许有人喊祖母了。

那些玩大炮的人,可惜没有时间,体会陆放翁那句话:“青灯有味忆儿时。”几十年光阴,一混就完,何若乃尔!

          P4-P5

序言

张恨水先生(1895—1967),著名的报人与作家,有“章回小说大师”的美誉。原名张心远。安徽省潜山县人,出生于江西省广信,共有兄妹六人。张恨水为长子,父亲在江西卡子上做税务工作,童年在江西度过。

最常用的笔名是恨水,因年轻时喜读李后主词,截取《乌夜啼》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恨水二字作笔名,后来一直沿用下来,成了正式名字,本名反而被湮没了。

(一)

张恨水幼年读私塾,6岁入蒙。9岁时偶然机会读到小说《残唐演义》,立即入迷,自此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己积攒零钱买书看。10岁回安徽原籍就读,开始习作律诗及八股文。12岁再去江西,入经馆住宿读书,阅读各种古典小说,并自配插图,写好后,讲给弟弟妹妹听。14岁进学堂,开始接受新教育,依然爱读小说和诗词。15岁时,虚报年龄考入南昌甲种农业学校,开始接触欧美翻译小说,尤其喜读林琴南翻译的小说,并注意对比中外小说的不同及长短。研究了翻译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风景环境的描写方法。

(二)

17岁时父亲病故,丧失经济来源,辍学回乡自修。18岁考入孙中山先生在苏州创办的蒙藏垦殖学堂。课余时间攻读中国古典诗词,并正式用恨水笔名写短篇小说《旧新娘》(文言)、《桃花劫》(白话),投上海《小说月报》。这是他第一次投稿,得到主编恽铁樵的复信。信虽是编者对作者的一般回复,却使他受到很大鼓励,以致影响了以后几十年的生活道路,确定了写作生涯。过了一年,学校在讨袁之后解散了,他再次失学,只得回家乡自学,练习写作小说和诗词。19岁时,独自到南昌进一补习学校进修英语及数学,打算投考大学。但半年后经济来源断绝,只得放弃学业。从此开始了自谋生路的生活。

20岁时到汉口,在报上发表诗词和散文。同年进入文明进化团演戏、编宣传品、写说明书。一年多后又返乡,写了两个文言中篇小说《未婚妻》、《紫玉成烟》和一些近体诗。后来和做记者的友人郝耕仁为伴,卖药流浪旅行。这段旅行生活,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他后来的写作有很大裨益。

1919年年初24岁时,经郝耕仁介绍到芜湖《皖江日报》当总编辑兼编文艺副刊。在副刊上发表了长篇小说《真假宝玉》及中篇小说《小说迷魂游地府记》,引起了上海文坛的注意,不久,这两篇小说被收进小说集《小说之霸王》中。

(三)

1919年秋,他辞去《皖江日报》的职务,只身北上,计划进北大半工半读。开始在《时世新报》驻京记者处帮助处理新闻材料,因工资太低,又在《益世报》兼职当助理编辑。这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上北大求学的愿望落空了。只得求其次,进了商务印书馆的英文初习学校。一年后调任《益世报》天津版通讯员。在此期间,为芜湖《工商日报》写长篇小说《皖江潮》,不久被芜湖学生改编成剧本公演,这是他的文字初次被搬上舞台。后又兼任北京《世界通讯社》总编辑、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北京《联合通讯社》编辑。同时还为上海《民国日报》、《申报》、《新闻报》写诗文和通讯。因为父亲早丧,他是长子,便要赡养家庭。为了弟妹们念书,家庭由乡间转入城市,经济负担就更为沉重,工作也就格外勤奋,他自嘲做了“文字机器”,而自己上大学的打算只能完全放弃了。

(四)

1924年,成舍我办北京《世界晚报》,张恨水主编副刊《夜光》。这时他已29岁,在新闻界里工作了几年,看了也听了不少社会情况,新闻的幕后还有新闻,达官贵人的政治赌博、经济掠夺、腐朽糜烂的生活及其他逸闻趣事,了解很多,引起他写《春明外史》,登载在《夜光》上,“春明”是北京的別号,以在北京做记者的杨杏园为中心,描写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现实。

1925年《世界日报》问世,张恨水兼主办副刊《明珠》,发表了长篇小说《新斩鬼传》和《金粉世家》。《金粉世家》全书一百二十回,约一百万字。以总理主子金燕西和普通人家的姑娘冷清秋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线索,反映了上层社会和官场的贪婪、伪善、腐败和他们的寄生生活。小说1926年开始连载,至1932年方结束。这两部百万言的小说,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啼笑因缘》于1929年开始发表在上海《新闻报》上。从这时起,张恨水决心赶上时代,他觉得应该反映人民的疾苦。《啼笑因缘》描写到北京求学的杭州青年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书的姑娘沈凤喜的恋爱,被军阀刘将军所拆散,最后沈凤喜被逼疯的故事。小说发表后,引起文坛很大反响,在读者中也广为流传,被多次搬上舞台和银幕。三年中,读者不断要求他写续集,张恨水曾写了一个总答复,声明“不能续,不必续,也不敢续”。但由别人写的续集不断出现,完全违背了原作者的本意。基于此,张恨水写了《啼笑因缘》续集,这时曰军已向东北大举进攻,便将续集向其他方向发展,写了民族抗日的事情。后来,张恨水又多次声明,认为就本书结构来看,还是不续的好。

在这几年间还发表了《第二皇后》、《论鸡犬神仙》、《天上人间》、《京尘幻影录》、《满江红》、《落霞孤鹜》、《似水流年》、《剑胆琴心》、《美人恩》等十几部小说。因为都是在报刊上连载,常常同时要写好几部长篇小说,他就先拟好每篇小说的人物、故事提纲,排上各报连载的日程表,按照表格,每天轮流写作。

1931年在北平创办了北华美术专科学校,被推为校长,在校教授语文。

(五)

九一八事变后,文风一变,他开始写抗战小说,有《弯弓集》、《水浒別传》、《东北四连长》等。这一阶段,还写了《现代青年》、《秘密谷》、《欢喜冤家》,都带有抗御外侮的意识。

1934年到西北旅行,西北人民的穷苦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以当时西北灾情为背景写了长篇小说《燕归来》、《小西天》。1935年成舍我在上海创办《立报》,张恨水应邀去上海主编副刊《花果山》。在约期将满准备返回北平时,冀东出现了日伪政府,日本人捉拿北平文化界抗日人士,张恨水名列黑名单上。北归不得,改去南京,创办了《南京人报》,任社长并主编文艺副刊《南华经》。自写两篇小说《鼓角声中》、《中原豪侠传》。同时还撰写了《夜深沉》、 《水浒新传》等长篇小说。

1937年七七事变起,他抛开了所有的家当,只身南下。同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他被选为第一任理事。同年年末入川,加入《新民报》工作,任主笔、总社协理、重庆社经理,自编重庆版文艺副刊《最后关头》。这一时期写了长篇小说《疯狂》,有关游击队的小说《冲锋》、《红花港》、《潜山血》、《游击队》、《前线的安徽,安徽的前线》、《大江东去》,以及《八十一梦》、《偶像》、《牛马走》(《魍魉世界》)、《傲霜花》和杂文随笔《最后关头》、《上下古今谈》等。

(六)

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老百姓怨声载道,话不能直说。这时张恨水觉得用平常的手法写小说替人民呼吁,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借用“寓言十九托之于梦”,写了一部寓言式小说《八十一梦》。

因为是梦,写作时就很放得开,神仙鬼怪都收在书中,被用来讽喻国民党统治下重庆的现实。这部书,触动了当时社会上极有地位和权势的人物,并使特务注意起来。认为张恨水“赤化”了,因此受到严密的监视,来往信件也受到检查。某人把张恨水接到一个很好的居处,声言要把他送到贵州息烽去监禁两年。《八十一梦》只有十几个梦,便结束了。出版时,作者在原书楔子里交代说:原稿泼了油,被耗子吃掉了,“整理剪贴,居然把这堆乱纸还清理出来若干篇完好的”,“耗子大王,虽有始皇之威,而我也就是伏生之未死,还能拿出尚书于余烬呢”。

这部书的立意、手法和文笔都是作者比较得意的作品。在当时曾风行一时,影响较大,流行较广,甚至流传到延安,延安也曾重印过。

《上下古今谈》是连载的杂文随笔。前后共写作几年,有一千多条,百万字上下。当时重庆的新闻检查是很严厉的,除了“禁登”、 “刀削斧正”外,作者本人的安全也常受到威胁。为了逃避新闻检查又能针砭当时的贪污腐败现象,就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写了《上下古今谈》。社会上每有一个丑闻发生,就在历史上找一件相近的事或者找一件大自然的事物来影射,如旧政协初开时,将满清隆裕的退位诏书,删去无关的段落,加以转录。《上下古今谈》在当时影响较大。此外,出版两部散文集《山窗小品》和《水浒人物论赞》。

(七)

抗战胜利,张恨水应《新民报》总经理陈铭德的邀请,北上主办《新民报》北平版并任经理,于1946年回到北平。《新民报》北平版于4月开始出版,张恨水自编副刊《北海》和《新民报画刊》。为《新民报》和其他报纸写了反映国民党接收大员丑闻的《五子登科》,以重庆生活为背景的《巴山夜雨》、《纸醉金迷》。由于国民党政治腐败,大员们贪得无厌,造成币制紊乱,物价狂涨。对于以卖文为生的自由职业者压力极大。长篇连载小说是把文字陆续寄出,待接到稿费时已不值几文,生活没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几个长篇也就戛然中止,未能完成。后来,纸张已经贵得和布匹相平,就改写中篇小说,有《雾中花》、《人迹板桥霜》、《开门雪尚飘》等。

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专事写作,从此脱离了他从事30年的新闻工作。

张恨水在重庆的几年间,在伪满洲国,在北平、华北等沦陷区,都有不少冒名的伪书出现。及至抗战胜利,张恨水回到北平,查了一下,发现伪书竟有50余部之多,内容荒诞不经,他十分气愤,除了向主管部门申诉,查禁了一下外,自己还多次在报上发表声明。

(八)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同年夏,患脑溢血症半身不遂,丧失了工作能力,失去经济来源,政府及时给予关怀照顾,被聘为文化部顾问。1954年病情逐渐好转,恢复部分写作能力,辞去文化部顾问职务,专事写作。曾遍游北京13个城门,应《中国新闻社》之邀,写了北京城郊的变化。根据民间故事改写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秋江》、《孔雀东南飞》、《魔镜记》及《记者外传》、《逐车尘》、《凤求凰》等十几部小说。

1955年南下旅行,回到安徽故乡,写了中篇游记《南游杂记》。1956年列席参加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同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的作家、艺术家参观团到西北观光,写了游记《西北行》。

1959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又逐渐丧失写作能力。1967年2月15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2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恨水自述/学人自述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59597
开本 32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