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旅游到旅居--移动性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营造/中国经济发展系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笔者近年来对旅游及旅居的学术研究与思考,主要由硕士及博士期间的研究构成。基于旅游目的地的视角,旅游和旅居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与影响。目的地的地方营造主要关注地方生成的机理和地方的演变,大众旅游者的停留是短暂的,对这一群体与目的地的“人地关系”有大量与旅游影响相关的研究,而旅居者的停留是较为长期的,他们与目的地的互动更为复杂。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和怀旧式的“乡愁”使乡村成了田园牧歌的载体,成了人们的精神家园和栖居之地,因此,本书中的研究主要以乡村型小尺度的目的地为主要案例,也期望对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借鉴。本书以案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地方营造、社会资本以及移动性等理论视角对旅居群体的经历及其与目的地的互动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周凌旭,女,湖北黄冈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曾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经济系访学。硕士就读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应用健康学院休闲与游憩系,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社会资本、旅游流动性与真实性、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地方营造。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一项。在Tourism Management Annals Tourism Research,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等旅游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同时担任多个SSCI期刊审稿人。
目录
第一章 概念与定义:旅游与旅居
一、旅游与旅居
二、旅游与移民
三、旅居:生活化的旅游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梳理
一、移动性范式与旅游研究
二、旅居与旅游移民研究
三、移动性视角下的旅居谱系构建
四、主要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式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设计理念
第四章 跨文化旅居:地球村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与问题
三、旅游酒吧与跨文化旅游文献梳理
四、民族志研究设计
五、问卷分析结果
六、跨文化交际的民族志分析
七、小结
第五章 生活方式型旅居:企业主社会网络与文创村营造
一、文化创意与生活方式型旅居
二、研究目标与问题
三、创意旅游与地方营造文献梳理
四、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五、讨论与总结
六、小结
第六章 老龄化与旅居:旅居养老目的地营造
一、旅居养老的发展背景
二、旅居养老目的地经营模式与发展趋势
三、旅居养老目的地典型案例
四、旅居养老地营造理念
五、旅居养老目的地的管理要点
六、小结
第七章 自然与旅居:旅居的气候驱动与目的地管理
一、滨海旅居目的地
二、温泉旅居目的地
三、山地旅居目的地
四、小结
第八章 旅游引致的移动:从旅“居”到旅“业”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案例与访谈对象
四、旅业移民的动机分析
五、社会资本与旅业移动
六、从旅“居”到旅“业”的移动性理论构建
七、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旅游到旅居--移动性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营造/中国经济发展系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凌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4218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20-12-01
首版时间 2020-12-01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406
CIP核字 2020092094
中图分类号 F592.3
丛书名 中国经济发展系列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6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