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恐怖人间(克苏鲁神话)
内容
编辑推荐

恐怖小说的精神之源,世界惊悚文学的群英荟萃,与魔共舞的心灵冲击。讲述一个远古邪神(克苏鲁),远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便寄居在地球上。后来他们由于莫名的原因而陷入沉眠。因此,他们身体与文明都被封存在深海或南极中,等待复苏的那一刻重新奴役人类这一下等人种。……

内容推荐

本书集结的世界一流作家均被尊崇为"死亡之舞的大师",全书共二十一篇,无不承袭H. P. 洛夫克拉夫特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传统风格,其中包括了H. P. 洛夫克拉夫特原著的《克苏鲁的呼唤》、斯蒂芬?金的《耶路撒冷领地》、罗伯特?布洛克的《弃屋中的笔记本》、菲利浦?荷西?法默的《新生》,以及另外十七篇让你脊椎发凉的惊悚故事,必将带给你心灵深处的恐惧与战栗。

目录

弃屋中的笔记本

塞勒姆恐慌

来自最深处的恐惧

和瑟西岛一起崛起

冷印

劳埃格归来

我的船

树枝

新生

耶路撒冷领地

试读章节

弃屋中的笔记本

罗伯特·布洛克

首先,我要写的是,我从没做错过什么。对任何人都一样。他们不能命令我就此停笔,无论他们是谁。他们也没有理由做那些我担心他们将要做的事。

我想,他们很快就会来了,因为他们已经到外面去了好长时间了。在那口老井里挖掘,我想是这样的。在找一个门,我听说是这样的。当然,不是找一个普通的门,而是别样的门。

一想到他们要找的是什么,我就觉得害怕。

我想看看窗外的情形,可是,窗户被挡住了,所以我看不见。

我开了灯,发现笔记本在这儿,所以我就想把一切都写下来。然后,要是我找到机会的话,我就可以把它寄给某个能帮助我的人。或者,也许有谁会发现它。反正,能尽我所能地把它写出来,总比坐在这儿干等着他们来抓我要好得多。

我最好还是先告诉你我的名字吧,我叫威利·奥斯伯尼,去年7月我就年满12岁了。我不知道我是在哪儿出生的。

我能记起的头一件事,就是在路德斯福特的生活,人们把那儿称为偏远的丘陵地带。那儿真的是很荒凉,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林,还有好多大山和山丘,都是没有人爬过的。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讲故事。我一直是和奶奶一起过的,因为我的父母都死了。是奶奶教会了我读书、写字。我从没有上过学。

和那些山丘和那些树林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事,奶奶全都知道,她给我讲过一些非常奇怪的故事。反正,当我那么小,又是孤单一人和她一起生活时,我就是这么觉得的。那就是些故事,和书里那些故事一样。

有的故事讲的是,在沼泽地里藏着一些“恶人”,在还没有定居者和印第安人的时候,它们就在那儿了。那里还有一些巨石,被称为祭坛,是“恶人”用来给它们崇拜的东西献祭的地方。

奶奶说,有些故事是她从她的奶奶那儿听到的,讲那些“恶人”是怎么藏在树林和沼泽地里的,因为它们见不得阳光,还讲那些印第安人是怎么躲着它们的。她说,有的时候,印第安人会把他们的小孩绑在森林里的树上,当做献祭的牺牲,这样就能让它们得到满足,不生事。

印第安人知道和它们有关的一切,他们还设法不让白人知道得太多,不让他们住得离山丘太近。“恶人”没有引起太多的麻烦,但如果太吵闹的话,它们就会生事了。所以,那些印第安人找借口,不让白人定居,说那里没有什么猎物,也没有路,而且离海岸线也那么遥远。

奶奶告诉我说,这就是为什么这里至今都没有多少人定居的原因。只有少许的农舍分布在周围。她告诉我说,“恶人”仍然还活着,有时候,在春天和秋天的一些夜晚,你能远远地看见山顶上的亮光,听到从那边传来的声音。

奶奶说,我有一个叫露西的姑妈和一个叫佛瑞德的姑父,他们就住在那些山里。她说,我的爸爸在还没结婚的时候,曾经去看过他们,有一次,在万圣节前后的一个晚上,他还听到它们在敲一个用树干做的鼓。后来,他认识了妈妈,他们结婚了,生我的时候她死了,后来他也死了。

我听奶奶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听她讲巫婆、魔鬼和能吸你的血、勾你的魂的蝙蝠人的故事,听她讲塞勒姆和阿克汉姆的故事。因为我从没去过城市,所以我想听她讲城市里的事。听她讲一个叫因斯茅斯的地方的事,那里有许多破旧的老房子,人们都把可怕的东西藏在老房子的地窖和阁楼里。她给我讲,深埋在阿克汉姆地下的那些墓穴是怎么挖出来的。让人听着觉得那里似乎满世界都是鬼魂。

她经常吓唬我,给我讲这其中的一些东西都长的什么样,但是,她从来没跟我说过“恶人”长的是什么样子,无论我怎么问,她也不说。她说,她不想让我和这些东西有任何关系——她和她的家人知道它们所做的一切,这已经够糟的了——连仁慈的上帝也不会用这么多东西来吓唬人。幸运的是,我不会为这些事而添烦恼,不像我爸爸家这边的一个祖先,梅海塔布尔·奥斯伯尼,在塞勒姆审判的那些日子里,他为了一个女巫,被绞死了。

所以,直到去年奶奶死了,法官克鲁宾索普把我送上火车,我去奶奶以前总提到的那个山区投奔露西姑妈和佛瑞德姑父的时候,那些故事对我来说,仅仅就是故事。

你该知道我有多高兴,一路上,列车长让我跟着他跑来跑去,给我讲城里的事,每一件事。

佛瑞德姑父来车站接我了。他又高又瘦,留着大胡子。我们驾着轻马车,从小站出发——小站周围没有房子,没有任何东西——直接进了森林。

那些森林真是太怪了。它们那么安静,它们那么黑暗,那么冷清,让我觉得害怕。好像从来就没人在里面大叫大笑似的,甚至都没人在里面轻轻地笑过。佛瑞德姑父让马车跑得很快,他几乎都没和我说过话,只顾得上赶着那匹老马快跑了。

很快,我们就进山了,那些山很高。山上也有树林,有时还能看到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但是我没看到有房子,而且无论你看什么地方,总是黑糊糊的样子,就像到了黄昏似的。……P1-3

序言

“为什么你们要以科幻小说的名义刊登像洛夫克拉夫特的《疯人山》那样的东西呢?难道你们真的困难到了如此地步,非登这种废话连篇的东西不可吗?……如果诸如此类的故事——像是两个人看着某个古代废墟中的石刻把自己吓个半死,或是什么人被连作者本人也描述不清的什么东西追逐着,或是谁叽叽咕咕地述说着诸如没有窗户的五维密室、约·梭托等等无可名状的恐惧,等等——就是未来的探险故事《惊天传奇》的构成的话,那就只能盼老天爷来援手科幻小说了。”

上面的内容摘自《惊天传奇》1936年7月的读者来信专栏,信中提到的令人憎恶的对象当然就是该杂志在同一年里发表的两篇H.P.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中的一篇。对于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读者的反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但那些褒扬的评论还是被愤怒、困惑和绝望的大呼小叫淹没了。

20世纪30年代,美国杂志上的科幻小说大部分都是由雇用文人炮制的情节加冒险的故事,他们不过是把懒散的某牧场改成了某星球,然后胡乱地套用同样的故事情节,用太空强盗取代了偷牛贼罢了。在1936年,那些热衷于科幻小说的人还只是习惯于跳上星际飞船,在比光速还快的驱动器上翻筋斗(别去想什么爱因斯坦的理论),把参宿四上的八脚怪炸个稀巴烂。他们无法理解洛夫克拉夫特苦心描绘的那种气氛,让他的两个勇猛无畏的探险家在南极荒原上,面对无与伦比的恐惧,喋喋不休地说着莫名其妙的话,发狂般地惊声尖叫。

洛夫克拉夫特的“神话”故事和史密斯博士及其同党所推崇的星战故事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而不仅仅是注重情节和注重气氛的差别。在当时那个年代,以太空探险为主题的许多代表人物,如E.E.史密斯、奈特·沙克涅和拉尔夫·米尔恩·法利,都是生于前一个世纪的人,那时的人们依然认为宇宙的运转是遵循着永恒不变的牛顿定律。就像我们的太阳一样,每个星球都是一颗恒星。当19世纪的天文学家将他们的分光镜瞄向太空时,他们得到了可靠的信息,确知那些星球上也有氢、氦、镁、钠以及其他元素,和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所发现的完全一样。19世纪末,当物理学家庆幸地以为他们完全了解了宇宙的时候,人类征服宇宙的终极梦想还真的是如此不可能的任务吗?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开创了20世纪的科学革命,而这场革命最终将彻底粉碎经典物理的教义。随着在相对论、量子力学、亚原子粒子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宇宙似乎也不再那么能让人看得懂了。随着哥白尼和伽利略扭转了人类中心说,现代人也开始认识到,地球非但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只是宇宙的一个特例。宇宙以及它的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在宇宙中是一个陌生人。

在20世纪30年代所有那些在杂志上发表过科幻作品的作家当中,只有洛夫克拉夫特超越了他的同僚的那种单调乏味,传达了宇宙的神秘性这个20世纪最敏感的话题。“我的所有故事,”洛夫克拉夫特1927年在一封信中写道,“都是基于最基本的前提之上的,那就是平凡的人类的法则、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无效的和没有意义的。”这是一个宣言,实际上概括了当时正在发生的现代科学的变革,其时那些目瞪口呆的物理学家吃惊地发现了一个不为牛顿力学所约束的陌生的新世界。爱因斯坦在阐述他的广义相对论时不得不与非欧几里得几何相抗争,而克苏鲁的海底城市的非欧几里得角所代表的就是同样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在《外太空的色彩》中所描绘的神秘的陨石放射,复制的是20世纪初叶由贝克雷尔和居里夫妇所完成的镭的实验。就连目前在高等数学方面的发展——混沌现象——也被克苏鲁神话预示出来了。在洛夫克拉夫特虚构的万神殿里,至高无上的神是白痴盲神亚撒索,而它就是终极的混沌空间里螺旋形的黑色旋涡的主宰。如果适当地用曼得勃罗(Mandelbrot)的分形理论和费根堡姆(Feigenbaum)的常数理论装备起来后,亚撒索在当代混沌学的数列和扰动中应该很是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再更多地谈论克苏鲁神话和20世纪科学发展之间的一致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洛夫克拉夫特借用的这些概念并非出自于相关的高等数学的正规知识,即相对性,而是出自于一种偶然发现的,出自本性的对“混沌和未探明的太空恶魔的袭击”的洞察力。从历史观点上讲,洛夫克拉夫特已经和那些被现代化的20世纪遗留下来的社会和经济精英密切结合在一起了;他是无所寄托的梦想家,在他自己的时代里是一个局外人,在宇宙中也成了局外人。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azar)曾经指出:“所有完全成功的短篇小说,特别是科幻小说,是神经病、梦魇或幻觉通过客观化的中和并且转化为一种在神经领域之外的媒介而形成的产物。”就洛夫克拉夫特来说,他把宇宙看做一个收容可怕的奇迹的避难所,这种观念不过是他病态的局外人心理的鲜明写照。正如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家乡普罗维登斯是一个局外人一样,在克苏鲁神话中,现代人也是一个外来者,迷失了方向,随波逐流,在一个可怕的深渊边缘摇摇欲坠。1936年,当洛夫克拉夫特的《疯人山》在《惊天传奇》上连载时,那些暗示宇宙的浩瀚、神秘的内容被读者斥为胡言乱语,但20世纪的科学革命已经证实了那些内容的正确性。物理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说:“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就是发现了人类的愚昧无知。”记住上面的这句话,停下来一会儿,翻开本书的第一页,读读《克苏鲁的呼唤》的开篇第一段吧。

在1937年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后,离奇的恐怖故事仍然盛行不衰。洛夫克拉夫特差了几年,没赶上约翰·W.坎贝尔接管《惊天传奇》,他的编辑才能和影响力令美国科幻小说杂志的整个领域有了显著的进步。尽管他有惊人的才干,但他还是保持了一个最基本的设计思想,即对技术胜利、对人类的独出心裁和足智多谋所具备的绝对效力抱有超常的信心。相比之下,洛夫克拉夫特似乎就像一个在科幻小说的天空下异想天开的异形。

孤独的普罗维登斯隐士和他的神话遗产在他的一干朋友和仰慕者心目中是永存的,他们就像一个秘密社团的成员守护他们的神谕和神像一样,维护着“克苏鲁神话”。这其中的努力就包括了由成立于1939年的阿克汉姆出版社发起的、颇受争议的模仿写作计划。

20世纪30年代,洛夫克拉夫特曾经亲自为不同的版本客户编写过仿“神话”故事,他还特别提到过那些故事是“(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我的名字与它们联系起来的”。在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后的那些年里,以1942年弗朗西斯·T.兰尼的“神话”专门用语词汇表为起点,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在这期间,克苏鲁和他的宇宙同伙被仔细地加以审视、分析、归类、系统化,被分级,被删节得残缺不全。就这样,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一本很浅薄的关于“神话”的书里,一个美国的科幻作家提出,洛夫克拉夫特的构思存在“脱漏”,并且认为他本人和其他人有责任用新故事来“填补”这些“空隙”。在洛夫克拉夫特之前,蛙类食人族的故事只有相当有限的市场;在他去世后的几十年里,创作仿克苏鲁作品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产业。

这类衍生出来的作品数量巨大,用已故的E.霍夫曼·普里斯的话来说,都是“可恶的垃圾”,但这对“神话”造成的影响尚不及那些真正的侵权行为重。洛夫克拉夫特假想的宇宙进化论不是一个静止的体系,而是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构想,它始终适应于它的创造者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变化。因此,随着哥特式情趣在洛夫克拉夫特生命的最后10年里逐渐让步于宇宙情结,诸如《邓维奇的恐慌》(1928年)之类的早期“神话”还牢牢地踞于衰落的新英格兰的闭塞地区,而仅过了六年之后,在《不合拍的阴影》里,洛夫克拉夫特就开始令人眼花缭乱地叙述起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同样,当洛夫克拉夫特在20世纪30年代终于开始对恐怖小说丧失兴趣时,人们可以再次从比较中看出,在《邓维奇的恐慌》里,“神话”的神依然还是带着符咒、栖于海湾的,恶魔似的实体,而在《不合拍的阴影》里,外星生物已经变成了开通的、地地道道的社会主义者,这直接反映出洛夫克拉夫特突然对社会和社会改革产生了兴趣。如果他活到20世纪40年代,神话还将继续随着它的创造者的变化而发展;对作者身后的那些仿作者来说,根本不存在可以套用的僵化的体系。

再者说来,“神话”的精髓既不在于众多的虚构的神灵,也不在于那些尘封已久的禁书,而在于一种令人信服的宇宙态度。宇宙是洛夫克拉夫特在描述他的重要审美观时重复了无数遍的术语:“我选择恐怖小说,是因为它们最符合我的倾向——我要即刻实现我最强烈、最持久的一个愿望,幻想着能神奇地中止或违背永远禁锢着我们并且挫败我们对无限的宇宙空间的好奇心的时间、空间和自然法则所具有的那些恼人的限制……”

在某种意义上,洛夫克拉夫特全部的成熟的作品是由宇宙奇迹故事组成的。但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当他开始放弃邓萨尼式的异国情调和新英格兰黑巫术,转而探索神秘的外层空间的混沌这一主题时,他写出了大量被后人称为“克苏鲁神话”的作品。换句话说,“神话”代表了洛夫克拉夫特的那些宇宙奇迹故事,在那些故事里作者已经开始将他的注意力投向现代科学的宇宙世界;反过来,“神话”里的神灵将这样一个无目的的、冷漠的、陌生得非言语所能表达的宇宙具体化了。因此,那些经年创作拙劣的仿“神话”作品的仿洛夫克拉夫特风格的人应该明白:“神话”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公式化的表达和词汇表拾遗的串联,而是一种宇宙化的思想状态。

本集中收录的带有克苏鲁神话色彩的故事,是这类故事中少数比较成功的作品。其中最早的几篇现在看来也许像是通俗文化的粗劣作品,但其余各篇都是相当精彩的,像出自罗伯特·布洛克(《弃屋中的笔记本》)、弗里茨·莱布尔、拉姆齐·坎贝尔、柯林·威尔逊、乔安娜·拉斯以及斯蒂芬·金的故事就特别体现了H.P.洛夫克拉夫特的风格,并且为传扬“神话”作出了他们自己的贡献。

詹姆斯·特纳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最原始而强烈的情感就是恐惧,而最原始而强烈的恐惧就是莫名的恐惧。

——H.P.洛夫克拉夫特,“恐怖文学的巨匠”

洛夫克拉夫特是他那个时代首屈一指的恐怖小说家,一直以来,对黑暗艺术的从事者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他的大多作品都反映着一个共同主题——克苏鲁神话,里面所谓众神都诡秘地统治着人类的命运,而用与生俱来的仇视对宇宙那单纯的一瞥,就足以使一个变得癫狂。

——摘自《出版人周刊》

《克苏鲁神话》是一个恐怖的万神殿,奇幻小说最杰出的作家们用以洛夫克拉夫特传统恐惧为特色的一系列原创故事集为丰厚的礼品,献给这一死亡小说大师。

——亚马孙网站

在《克苏鲁神话》中,我们将看见的是建构在洛夫克拉夫特诸多想像与设定之下所创作的精彩作品。包括斯蒂芬·金、罗伯特·布洛克等十五位杰出作家,怀着虔诚的朝圣之心,以最纯粹的文字向百年前的大师致敬。

——台湾版《克苏鲁神话》编辑

这是洛夫克拉夫特恐怖小说中我最喜爱的一部,同时,我还可以阅读其他世界级恐怖大师的不朽之作,这简直是一种享受!这部小说集同样收录了斯蒂芬·金的作品,如果错过它必将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恐怖人间(克苏鲁神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斯蒂芬·金
译者 胡剑虹//于云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5617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73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0
15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