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唐诗风貌 |
内容 | 内容推荐 唐诗研究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大热门。千余年来,著术如林,佳构间出。要想在这样一个领域作出成绩必须绝去浮躁,在长期潜心研究中确有创获,并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本书对唐诗总体风貌及各种时期、各个重要诗人与诗派、各种体裁风貌和准确把握和细致辨析,固然很见功力,但著者的主要着眼点于和用力处,却不止是对唐诗岁月的描述,而是对骨貌成因的深入探讨。书中特别注意在诗歌风貌与社会生活之间,寻找中介,联系特定文化背景、诗人生活与创作心态,探讨某种诗歌风貌形成的基因,而且这种探讨,常能发人之所未发的。 目录 章 唐诗对时代的反映及其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 一 唐诗对时代反映的广度和深度 二 唐诗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 第二章 地域、民族与唐诗刚健的特质 一 地域 二 民族 三 唐诗刚健的特质 第三章 初唐诗坛的建设与期待 一 宫延诗在初唐诗坛的地位 二 宫延内外诗歌在发展中的互补 三 风骨离不开性性——初唐诗坛的期待 四 大潮涌起——伴随盛唐的各种社会条件对性情的催发 第四章 盛唐气象 一 盛唐诗歌风貌的主要特征 二 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 三 盛唐后期诗歌与前期诗歌在艺术风貌上的共同点 第五章 中唐韩白诗风的差异与进士集团的思想分野 一 中唐诗歌之变 二 科举、文学、政治的三位一本 三 韩诗——通之于儒学政教的雄桀瑰伟 四 白诗——俊才达士的通脱自地 五 以韩白为坐标看中唐诗坛分野 第六章 晚唐绮艳诗歌与穷士诗歌 一 晚唐诗歌之变与诗人群体的划分 二 晚唐穷士诗人的歌唱 三 心灵世界与绮艳题材的开拓 第七章 政治对李杜诗歌创作的正面推动作用 一 唐前期的政治与李杜的理想 二 进入朝延——大诗人的高层政治体验 三 后期——侘傺去国更不可没有政治的拨动 四 从给予创作的推动作用看诗歌高潮期的时代政治特征 …… 第八章 主观化以韩愈与李商隐之间的发展 第九章 唐代山水田园诗 第十章 唐代边塞诗 第十一章 唐代叙事诗与叙情长篇 第十二章 几种主要诗体的艺术风貌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诗风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恕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521178 |
开本 | |
页数 | 283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1000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