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套中人(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平生见过的房子太多了,有大有小,有砖砌的,也有木头盖的,还有新旧不一的,但有一座房子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却特别的深刻,它并不是什么豪宅,其实就是一座小房子而已。它很小,只有一个小小的楼梯和三个窗子,极像一个戴包发帽的矮小、驼背的老太婆。墙是白色的,屋顶上盖着瓦,还有一个泥灰斑驳的烟囱。整座房子掩映在房主的祖父和曾祖父们栽种的桑树、槐树、杨树的绿荫中,如站在树荫之外,便无法看见这座房子。不过,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并没有妨碍它成为城里的建筑之一。它宽阔的院子与其它绿树成荫的院落一道连成了一排,成为了莫斯科街道的一部分。不过从来没有人驾车经过这条街,行人也很稀少。

小房子的护窗板总是紧闭着:住在里面的人不需要光线,光线对他们也没什么用处。窗户也从来没有打开过,因为房子里的人不喜欢新鲜空气。那些常年生活在桑树、槐树和牛蒡中的人,对自然界是麻木的。上帝只给予了那些在别墅住的人以理解大自然之美的能力,其余的人对它却茫然不知。不过,人们向来就不珍惜那些太多的东西,俗话说得好,“一旦拥有,不足珍惜”,甚至有时一旦拥有了,就开始讨厌所拥有的东西。房子的四周可以说是人间的天堂,绿树成荫,鸟雀成群,可房子里面呢,唉!夏天又热又闷,到了冬天,就像澡堂一样,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还散发着煤球的气味。这房子整个让人觉得无聊、寂寞……

很久以前,我第一次造访了这间小房子:受房子主人契卡玛索夫上校的委托,去探望他的妻子和女儿。我对这次探访记忆犹新,甚至想忘都忘不了。

请您设想一下:当您从前堂走进客厅时,一个矮小、虚胖、四十岁上下的女人带着恐惧和好奇的目光盯着您,就凭您是个“陌生人”,是个“年轻力壮”的客人,这就足以让她感到异常惊讶和害怕的了。您的手里既没拿锤子,也没拿斧头或枪,还友好地向她微笑,可她还是以惊恐的神色来迎接您。

“很荣幸也很高兴见到您,请问您是?”这位上了年纪的女人用颤抖的声音问您,不过您肯定知道,她就是女主人契卡玛索娃。

您便自我介绍,并说明此行的目的,恐惧和惊奇是没有了,但却马上被尖细而高兴的“啊”声和兴奋的眼神所取代。这“啊”声仿佛有回声似的,从前堂传到大厅,从大厅传到客厅,又从客厅传到厨房……就这样一直传到了地下室。很快整座房子都弥漫着声调不同的、兴奋的“啊”声。当您在客厅那张柔软、暖和的大沙发落坐不到五分钟,您就可以听见莫斯科所有的大街都发出了这种“啊”声。

房间里散发着驱虫粉和新羊皮靴的气味,羊皮靴用小布巾包着,放在我身边的椅子上。窗台上放着天竺葵花,还挂着薄纱裙。一群肥硕的苍蝇在抹布上爬来爬去。墙上有一幅主教的油画像,镜框一角的玻璃已经开裂。主教旁边依次挂着先辈们的肖像,他们的脸都呈柠檬色,而且还很粗犷。桌上摆着织针、一团毛线和一只尚未织完的袜子,地板上放着一些裁剪用的纸样和一件织工精细的黑色女上衣。隔壁房间里有两个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老太婆正从地板上拾起裁衣用的纸样和画笔……

“对不起,我们家实在是太乱了!”契卡玛索娃说道。

契卡玛索娃一边跟我说话,一边难为隋地乜视着房门,门后的老太婆们一直在收拣着纸样。似乎连房门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时而开一条缝,时而又关上。

“喂,你有什么事?”契卡玛索娃朝门外问道。

“父亲从库尔斯克寄给我的那个领结在哪儿?”门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哎呀,玛丽娅,你怎么能吼…一哎呀,你怎么可以……我们家现在有外人呢。……你去问问露凯丽娅吧。……”

“瞧我们的法语说得多地道啊!”我似乎从契卡玛索娃那双由于得意而熠熠发红的眼里听到了这样一句话。

房门很快打开,我看见一个瘦高的少女,十八九岁,穿着一件带黄色腰带的薄纱连衣裙,我现在还记得,裙子的腰带上还挂着一把珍珠母色的扇子。她进来后,向我问了声好,她那高高的、镶着几颗青春痘的鼻子便开始泛起了红晕,然后从鼻子红到了眼帘,最后红到两颊。

“我女儿!”契卡玛索娃像唱歌似的说道。“玛涅琪卡,④这个年轻人是……”

我作了自我介绍,并对如此之多的裁剪纸样表示了惊讶。母女俩垂下眼睛。

“耶稣升天节那天我们这里办过一个展销会,”母亲说。“在展销会上我们总是买很多的布料,然后一直做整整一年的针线活,直到下个展销会举行。我们从不将针线活交给外人做。我的彼得·谢苗内奇收入不是很高,所以我们从不允许自己大手大脚。因此针线活只能自己做了。”

“这么多的衣服谁能穿得完呢?你们家就你们两个人。”

“哎呀,……这怎么能穿呢?这些不能穿的!这是嫁妆!”

“哎呀,妈咪,您说些什么啊?!”女儿说道,脸上泛起了红晕。“否则别人真会这么认为了……我永远都不嫁!永远不!”

她表面上这样说,可一说到“出嫁”这两个字时,她的双眸熠熠发光。

她们摆上茶、糖、果酱、黄油,然后请我吃奶油拌马林果。晚饭在傍晚七点开始,有六道菜,吃饭时,我听见了一声响亮的呵欠声,好像有人在隔壁房间里打呵欠。我奇怪地瞧门后望了望,心里想:只有男人才会这样打哈欠。

“这是彼得·谢苗内奇的弟弟叶戈尔·谢苗内奇……”契卡玛索娃发现我很好奇,便解释道。“他自去年起就和我们住在一起。请您原谅他,他不能出来见您。他就是一个怕生的人……不敢见外人……他打算进修道院……他以前在供职时受了点委屈……到现在还很痛苦……”

晚饭后,契卡玛索娃把叶戈尔·谢苗内奇亲手绣制、准备日后献给教会的一件长巾展示给我看。玛涅琪卡也不再害羞了,她把绣给她父亲的荷包给我看。当我赞叹她出色的手工时,她的脸又红了,还凑在母亲的耳边小声地说着什么。母亲的脸一片灿烂,便请我和她一起去仓库看看。在仓库里我看见五口大箱子和许多小柜子、小盒子。

“这些……都是嫁妆!”母亲小声地说。“都是我们自己缝制的。”

我参观完那些阴沉沉的箱子后,便向慷慨大方的女主人们告辞。她们要我向她们保证,以后有空时一定再来她们家参观。P5-8

目录

小官员之死

嫁妆

胖子和瘦子

变色龙

厨娘娶亲

凶犯

哀伤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

苦恼

万卡

巫婆

磨坊外

爱情

丈夫

风波

歌女

第六病室

跳来跳去的女人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

带阁楼的房子

套中人

新娘

序言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出生于俄罗斯罗斯托夫省塔干罗格市。他的祖先是农奴。直到1841年他的祖父才以三千五百卢布的赎金换取了本人及其家属人身自由。他曾经这样说过:“在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早在1844年,他的父亲来到塔干罗格市做店员,十多年之后他自己开起一个小杂货铺,后因不善经营于1876年破产。为躲债他悄悄前去莫斯科科谋生,接着一家人相继迁居莫斯科,只留下契诃夫一人在塔干罗格完成中学的学业,他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辛。1879年契诃夫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成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

由于篇幅上的原因,本集选用了已故的翻译家汝龙的三篇译文,即《跳来跳去的女人》、《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和《新娘》,特此说明。

朱宪生

2012年7月上海

内容推荐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代表作《套中人(全译插图本)(精)》极为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对于人性的压迫与戕害。“套中人”既是那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同时也是那个吞没一切新鲜事物的黑暗环境的象征。这是契诃夫对那个吃人社会提出的最为严厉的指控。《套中人(全译插图本)(精)》收录的22篇作品跨越契诃夫不同的创作阶段,力求全面展现其短篇小说的艺术风貌。

编辑推荐

《套中人(全译插图本)(精)》收录的22篇作品跨越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不同的创作阶段,力求全面展现其短篇小说的艺术风貌。契诃夫的短篇创作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1880年,终于1886年,作品多以笔名契洪特署名,故又可称之为“契洪特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886年到1892年发表《第六病室》为止,《第六病室》是契诃夫创作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转折点。从1892年到1903年的辞世之作《未婚妻》可归纳为其小说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他艺术创作活动的顶峰时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套中人(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译者 汝龙//朱宪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61759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8
15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