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国际传播与媒介发展论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靠前传播与媒介发展论集》立足媒体实务前沿,对靠前传播与媒介发展的各种实践问题作出理论层面的探讨,涉及靠前传播策略、主场外交创新、媒体融合改革、数据新闻制作、深度报道采写、媒介经营管理、人工智能运用、网络舆情治理等论题。 目录 上篇 国际传播与对外报道 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聚焦《财富》全球论坛以来的国际传播工作 融媒体时代广东英文媒体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深度系列报道:被持续发现的溶洞 ——从中国新闻奖获奖报道“揭秘青蒿素与广东的故事”浅谈深度系列报道采写 广州中文媒体的对外传播研究 ——以《新快报》《Hi广州》栏目为例 运用境外社交平台创新新闻外宣的研究 ——以《今日广东》在脸书的传播创新为例 如何建立品牌,讲好广州故事 浅谈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现状及策略 浅谈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中的创新 ——跨媒体合作和“图书+”的几点思考 “优质国情教育读本”的国际传播何以成功 ——以《我的家在中国》丛书的多版本输出为例 镜鉴“资本出海记”版面 ——《21世纪经济报道》中企跨境并购报道特点和导向变化 外事新闻报道创新与转型 ——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传播探索 中国主场外交议题优化的创新思路 地市级纸媒跨国报道的困境与探索 ——以《佛山日报》“佛山制造·海上丝路万里行”系列报道为例 以侨搭桥 裂变传播:地方报业的国际传播策略初探 新媒体时代城市外宣网站转型探索 ——以“今日东莞”英文网为例 破除视野之殇壮大本土制造 ——浅析广东城市电视台栏目纪录片的外宣传播力再造 下篇 媒体转型与融媒实践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四重逻辑”审视 纸媒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策划与呈现技巧 ——以《羊城晚报》《数据控》栏目为例 美国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的新趋势和转型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 浅析历史纪录片的进行时态 ——以纪录片创作实践为例 微纪录片的传播特征及叙事美学 ——以《三分钟》微纪录片为例 新技术如何成为做好港珠澳大桥报道的重要“触媒” ——珠海特区报社融媒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地市级媒体的机遇优势和路径创新 浅谈地市级党报新闻客户端发展问题与对策 ——以“掌上梅州”客户端为例 新时期地市级媒体公众号运营策略 新媒体时代气象灾害报道的探索与思考 ——以“中山发布”对台风“山竹”的报道为例 地市报业推动“新媒体+会展产业”的实践与探索 ——以西江日报社举办“肇庆动漫文化节”为例 地方报社转型中的新闻传播路径探索 融媒背景下地级市党报全案服务模式的探索 ——以《清远日报》为例 地级城市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提升传播力策略初探 ——以潮州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为例 人工智能与贵州智慧城市建设 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舆情治理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际传播与媒介发展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颖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566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1000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